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绥远地区的灾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 184 0 - 1930年绥远地区的灾荒为研究对象。在此期间 ,绥远地区共发生三次大的灾荒 ,即1877- 1878年、1892 - 1893年、192 8- 192 9年。灾荒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 :人口大量死亡、流离 ,耕地荒芜 ,农业生产破坏 ,社会动荡。灾荒形成的原因可分为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绥远地区的自然条件恶劣 ,不利于农业生产是灾荒形成的客观原因。社会原因包括水利设施不完善、社会动荡、政府救灾功能减弱等。我们认为 ,灾荒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因素 ,近代以来历届政府对社会的控制、整合能力的逐渐丧失是造成灾荒及其严重后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1840-1930年绥远地区的灾荒为研究对象。在此期间,绥远地区共发生三次大的灾荒,即1877-1878年、1892-1893年、1928-1929年。灾荒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人口大量死亡、流离,耕地荒芜,农业生产破坏,社会动荡。灾荒形成的原因可分为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绥远地区的自然条件恶劣,不利于农业生产是灾荒形成的客观原因。社会原因包括水利设施不完善、社会动荡、政府救灾功能减弱等。我们认为,灾荒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因素,近代以来历届政府对社会的控制、整合能力的逐渐丧失是赞成灾荒及其严重后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20世纪40年代初,河南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大灾荒,旱、蝗、泛、疫多种灾害接连发生,历时两三年,遍及全省,致使200万-300万人死亡,是中国近代灾荒史上最严重的灾荒之一。造成此次灾荒的成因有自然原因、日寇的侵略、国民政府的腐败等几个方面,而日寇的破坏、掠夺则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清光绪初年,华北的山东、直隶、河南、山西和陕西五省,发生了近代史上罕见的灾荒。河南是其中受灾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光绪初年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河南的人口死亡率上升、灾民外逃、身体和思想意识发生极大变化,同时也使封建国家经济更加拮据,对农业经济及农业的恢复造成很大的破坏,进而引起社会骚动影响到社会治安。  相似文献   

5.
清光绪初年,华北的山东、直隶、河南、山西和陕西五省,发生了近代史上罕见的灾荒。河南是其中受灾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光绪初年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河南的人口死亡率上升、灾民外逃、身体和思想意识发生极大变化,同时也使封建国家经济更加拮据,对农业经济及农业的恢复造成很大的破坏,进而引起社会骚动影响到社会治安。  相似文献   

6.
20世纪40年代初,河南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大灾荒,旱、蝗、泛、疫多种灾荒接连发生,历时两三年,遍及全省,造成200万—300万人死亡,是中国近代灾荒史上最严重的灾荒之一。此次灾荒范围广,具有并发性、连续性、积累性等。  相似文献   

7.
灾荒,是社会史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从灾荒与经济、政治、军事、思想文化以及荒政、灾因等方面,综述近十年来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的成果和史学动态,并提出了关于加强和完善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家,连年的灾荒影响着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对于中国近代灾荒史的研究一直为史学界所重视。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社会史研究的复兴,关于中国近代灾荒史的研究更是呈现出了繁荣发展的局面。近代东北灾荒史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由于学者不懈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归纳总结的同时,结合现阶段近代东北灾荒史的研究现状,对未来该领域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郑观应,中国近代著名的早期维新思想家.纵观郑氏一生,他不仅在近代商业、外交方面等方面卓有建树,而且在灾荒救济和社会慈善事业上也有积极的参与和独特的见解.探讨郑观应的救荒思想,对于我国灾荒史研究及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山西离石话助词"来"、"得来"的特殊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汉语虚词系统中"来"作为助词的用法很普遍,随着语言的发展,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来"的这种用法已经消失,但在很多方言中尤有保留.前人已有关于"来"作为助词在吴语、四川方言、陕北方言等中的用法的论证.考察助词"来"、"得来"在山西晋语离石话中作为事态助词、结构助词、语气助词的特殊用法,以揭示其与近代汉语的关系,为近代汉语到现代汉语的发展演变过程提供一点线索.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两次鸦片战争后,"西学"传入中国原因的探讨,从而详细论述了"西学"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滨州学院学报》2020,(3):41-49
在历史上,黄河三角洲地区时常发生疫灾,尤以明清时期最为突出。其形成原因复杂多样,既包括水患、干旱、地震、蝗灾等自然因素,也与战乱、灾荒、经济状况、人口流动、卫生环境等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促使疫灾发生。疫灾造成大量的人口减耗,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但在客观上也促进了近代卫生事业的进步,为现代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近代山东人"闯京城"是一个重要现象.数目庞大的山东移民成为北京市第二大移民群体.究其原因,主要是两种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原住地的推力及移住地的巨大吸力.近代山东人人京的政治、经济、社会因素有着自身的特征,说明中国近代移民文化具有多元性,由此导致近代旅京山东人的社会分层更广,更加多元化,其多元性比山东人"闯关东"更强.大量的旅京山东人不仅缓解了本地社会矛盾,同时也对近代北京城市乃至全国的发展都起到了程度不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光绪初年的"丁戊奇荒"山西省损失尤为惨重,清政府由于中央政府的财政状况窘迫和常平仓仓储量的减少而失去了应有的救灾能力,再加上山西民众的日益贫困和鸦片的大量种植所造成的粮食储量的减少,造成了山西民众的大量流亡和山西近代社会的停滞不前。  相似文献   

15.
刘洪涛 《文教资料》2008,(13):44-46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辉煌灿烂的文化已被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和认可.近代以来,西方文化曾大规模全方位地传入到中国,并对中国文化和社会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中国文化也在源源不断地传入西方,并同样对西方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就"中学西传"与"西学东渐"的产生原因、具体表现及特点进行了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16.
<正>继1930年邓云特《中国救荒史》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灾荒视为"考察近代中国社会的另一个视角"[1]。迄今为止,学界虽然在近代中国灾荒史的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对在区域性灾荒史的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的民间赈灾组织,则研究很少。2014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青年学者叶宗宝著的《同乡、赈灾与权势网络:旅平河南赈灾会研究》一书。该书根据同乡组  相似文献   

17.
1929年和1937年甘肃省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灾荒,前者涉灾面积和受灾人口都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是灾荒造成的后果却有较大不同。前者对甘肃社会的打击程度远超过后者,其重要原因是1937年的民间物资积累远比1929年充足。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民间物资积累的多寡对于灾荒频发的民国时期社会应灾能力的强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十年来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灾荒,是社会史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从灾荒与经济、政治、军事、思想文化以及荒政、灾因等方面,综述近十年来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的成果和史学动态,并提出了关于加强和完善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中国自然灾害频发,灾荒与贫困加剧了各种社会矛盾。孙中山认为,反帝反封、建立贤良政府是救治灾荒的根本出路,并提出政府主导、振兴实业、发展交通、革新技术等具体措施。孙中山社会救助的思想及实践,体现了他作为民主革命先行者的远见卓识和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20.
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代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协办的"近代中国与近代文化"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6月30日至7月2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包括中国近代史学界金冲及、李文海、龚书铎、胡绳武、张海鹏、刘桂生、耿云志等著名学者在内的国内9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共提交学术论文70余篇.研讨会围绕着"近代中国与近代文化"这一主题,在"近代文化思潮与文化观念、近代学术、近代文化与近代社会、近代文化人物与知识群体、近代中外文化关系、近代教育等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