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戴建荣老师的课若用一个词来形容,我列举不出来,但听过很多节《揠苗助长》的课,唯独这节课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一、文本解读,细致入微不同人对文本的解读有所不同,教师的文本解读直接决定了课堂的趣味。听了戴建荣老师的课,我觉得戴老师的课有两个字值得我回味。1.揠《揠苗助长》在过去教师的教学中,教师也许开头就会问:"同学们,揠苗助长还可以说成什么?"孩子回答:"拔苗助长。"于是一个原本与"拔"有区别的字从此之后让学生再无咀嚼之意。而戴老  相似文献   

2.
听了很多低年级语文课,我感到“搭桥”工作十分重要。所谓“搭桥”,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为回答问题不准确、不完整的学生做诱导,启发工作,以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比较注意做“搭桥”工作,使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教学《小猴子下山》一课,在学习“掰”这个生字时,老师让一个学生说说怎么记“掰”字,那个学生说:“掰”字是左中右结构,左边是手字变形,右边是个手字,中间是个分字,合起来就念掰’把一个东西掰成几半几的掰。老师又问:“书上说小猴子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就顺手掰了一个。掰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这个学生回答不上来了。老师没有马上让他坐下,而是启发说:“在这里还是  相似文献   

3.
上一次我们说到,因为憨憨上的作文班挺有意思,跟屁虫、丁点儿也报名读作文班了。这一次,老头老师(憨憨就这样称呼指导老师的)一上课就说:“我们这堂课边看图边写作文。”跟屁虫嗤了一下鼻子,老师斜了他一眼,继续说:“什么是看图作文呢?用文字把画上的内容写出来,让人看懂,明白画的意思是什么,就是看图作文。”说完,老师拿出一幅画挂在黑板上。画的最上面有一个大大的“家”字,下面是一头老牛,老牛的背上蹲着一只猴子,在猴子的前面站着一只小鸟。跟屁虫连忙说好玩,丁点儿甜甜地笑着,憨憨却两眼发直。老师见了马上指了一下画上那个大大的“家”字,问憨憨:“这个字你认识吧?”“当然认识,念jiɑ(家)。”跟屁虫在一旁直撇嘴,心里想:这还用问?“既然是家,那么,老水牛、猴子、小鸟他们就是———”还没等憨憨回答,跟屁虫就抢着说:“是一家人。”大家都觉得奇怪,怎么跟屁虫的胆子这样大?憨憨白了跟屁虫一眼。“好,那大家再看它们都是谁呀?”老师偏偏问也是第一天来的、胆子像小猫的佳欣———丁点儿。丁点儿站起来,像蚊子似的一字一句地说:“一个是妈妈,一个是爸爸,一个是孩子。”“你怎么看出来的?”“看那上面的样子啊!”丁点儿一坐下,老师又问上了:“猴子、小...  相似文献   

4.
2002年11月24日,是我难忘的一天。那天我们上英语补习班。课间活动时,我们玩得特别疯,直到补习班汪老师叫我们回去上课。我们往回走时,却发现汪老师正和一个同学争吵。那个同学是另一个班的,是个“刺头儿”。汪老师让“刺头儿”罚站,“刺头儿”却说:“我咋了?你为什么罚我?”汪老师说:“咋了?你和别人打架还有理呢?”他脖子一歪:“那是他该打。”老师说:“你打架就得罚站,我一个老师连你都管不了?你说,我罚你对不对?”“不对,我又没有错,你凭什么罚我?”“刺头儿”很蛮横地说,“谁让他骂我,该打。”老师没办法了,就把他往另一边拉。“刺头儿…  相似文献   

5.
我们每天都在接触和学习汉字,学习一个汉字,就要知道这个字的形、义、音,没有音,这个字你就念不出来,好像在路上遇到一个人,你说认识他,但是你连他的名字都叫不出来,谁相信你真的认识他呢。学习一个汉字,知道了一个读音还不够,因为有许多字不止一个读音,就是我们说的多音字。多音字在与不同的字组词时会有不同的读音,它表示的意义也不同。比如,“土地”的“地”和“飞快地”中的“地”读音不同,一  相似文献   

6.
祁翠焕 《青年教师》2009,(11):41-41
“杨老师罚跑圈了……”两个三年级男生神秘兮兮地耳语着,见校长过来就跑开了。那天校长已经是第三次听到学生谈论这个话题了。他犯起嘀咕:“我三令五中禁止这种变相体罚学生的做法,难道小杨老师还在干这种事?他把杨老师叫到了校长室,严肃地问:“有罚跑圈这回事吗?”杨老师支支吾吾地说:“有,不过我罚的不是学生,而是……是我自己。”校长有点发蒙,皱着眉头问:“此话怎讲?”  相似文献   

7.
笑料     
《初中生》2014,(7):48-48
猜不出来 中学时我们班里有个同学,叫李偲。偲字念“猜”的音…… 某老师头一次点名,点到他时,老师拖长了音说:“李……”坐在第一排的女生知道老师不认识这个字,于是一起大声地说:“李偲……”老师很难为情地抬起头,说:“我猜不出来……”  相似文献   

8.
李凌 《师道》2006,(3):35-36
我在一个学生的周记里看到了『捆绑』这个词他。把学校和家庭对他的种种约束用这个看起来有点可怕的词儿来形容后。来在,班会上我,让同学们写出了对这个词的看法结。果我,得到了这样一些答案---老师给我们这么一个题目的时候还真的吓了我一跳呢。经他解释,我还觉得挺贴切的,现在的家长其实就是希望我们所有的劲儿都使在他们认为值得的事情上。他们让我们周末学琴、学画、学英语,稍有时间就给我们讲一大堆社会现实。我觉得老师说的更多是学校、家庭对学生形式上的“捆绑”,其实重要的还是精神上的捆绑。我不知道大人们会怎么想,总之我和很多…  相似文献   

9.
记得小学时,老师总爱问什么“中心思想”啦,“文章的大意”啦,诸如此类的东西。到了中学,就换成了“这句话放在这里好不好,为什么?”“这个词与那个词之间是否矛盾,为什么?”多得不得了,哪怕是一个极普通的词,都能说出个所以然来。我记得那时候我们学过的一篇文章,最后一句是“可以说的当然不止这些,在这里就不多写了”。在我看来,这百分之百是废话,可我们亲爱的老师不这样想,她把这句话提出来,又问这句话是否多余,为什么。我说是老师说不是,接着就什么铺垫烘托对比之类,一大堆。考试时,总会有些题问哪个标点是错的。我们选出来的,老师说是…  相似文献   

10.
今天上午第四节是英语课,同学们都在积极配合老师进行英语对话,只有吴镔洋走神了。临上课前他用自己的“私房钱”买了一大兜子糖,离下课的时间还远着呢,他这个急性子哪里等得了,只好在课堂上偷着吃。他的举动不一会儿就被老师发现了。老师问他:“你在干什么?”他吞吞吐吐地说:“我……我在……吃……”还没等“糖”字说出来,那块糖早就“走到了门口”,一下子从他嘴里掉了出来。老师又问他:“‘糖’用英语怎么说?”他只顾摇摇头,看都没看老师一眼。老师告诉他:可他好像没听见似的,过了一会儿,又偷偷摸摸地打起了“地道战”。没过多久,他闲得…  相似文献   

11.
课堂上,学生正在做练习,一个学生问同桌:“你记不记得‘攀登’的‘攀’字怎么写?”“当然记得啦。”同桌兴奋地回答,“这个字是上个学期学的,那次写生字和单元考试,‘攀’字我都写错了,老师还罚我把那个字再多写5行呢!他还再次告诉我怎么去记这个字,‘大手举起两根木和两个X’,你看,容易记吧。”  相似文献   

12.
有几位家长在一起,谈自己的孩子。甲:我家那小子,全班都没洒水扫地,老师问时,别的孩子都说洒水了,就他红着脸说没洒水。结果,罚他把教室的课桌全抹一遍。  相似文献   

13.
菁灵姐姐:最近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在上政治课的时候,老师念错了一个字,我们班上很多人都小声地说她念错了,她没看见别人说,就看见我在说,于是凶巴巴地说:“这个字不念‘xī’,那念什么?请教一下你,谭蕾老师!自己乱说还说我念错,你的普通话有多标准啊?”随后,她又要我念一段话,可是因为我有两个字不认识,念错了,她捉住我这个错不放,把我给训了一顿,说我不尊敬老师,我觉得我的自尊被严重地伤害了。是不是我点出了她的毛病,她就来报复我,我该怎么办?谭蕾你同政治老师所发生的小小的冲突,你们两个人都有值得反思的地方。老师读错一个字,算不…  相似文献   

14.
另类老师     
这学期,我们班的语文老师换了。新老师姓李,中等个子,相貌很平常,但听他教过的学生讲,这个李老师有点另类。相处一段时间后,我们确确实实感觉到了他的另类。学《船长》这篇课文时,李老师要求我们用“曼”这个字组词。在沉默了十几秒钟后,一位同学举着字典说了“轻歌曼舞”这个词。李老师点了点头,示意他坐下后,又问:“还有什么词?”“刷刷刷”,教室里响起一阵翻字典、翻《课课通》的声音。响声结束了,没有一个人举手。李老师显然有点不高兴,他扁了扁嘴说:“大家仔细想想,这个字很好组词,我们经常碰到!”又沉默了十几秒钟,我们班的调皮大王吴…  相似文献   

15.
寻找烦恼     
今天,老师要我们写一篇作文,把自己的新发现写出来。我一直在想,该写什么好呢?我忽然灵机一动,对了,我就写“我发现了烦恼”吧!老师听后,还称赞这个题目有新意。一回到家,我就问读二年级的表弟有没有烦恼。谁知表弟高兴地说:“今天真带劲,玩‘打仗’游戏,我打败了何佳耶……”瞧他那高兴的样子,哪里有一丝烦恼。看来我是不能在表弟这儿找到烦恼了。对,问爸爸去。他工作非常忙,经常要加班加点,一定有很多烦恼。谁知,爸爸正在工作,没有空,让我吃了个闭门羹。嘿,问妈妈去吧,她是我们学校的校长,工作忙不说,回家还得做家…  相似文献   

16.
念啥     
小强刚读一年级,上语文课阅读课文时.遇"啥".不认识了.就去问正在批作业的老"这个字念啥?"老师看了一眼说:"念'啥'。"小强又问:"是呀,它念啥呀?"教师又重复一返;"念'啥'。"小强还是没变过弯来,于是又问道:"老师,我问的就是它念啥?"老师有些不耐烦了  相似文献   

17.
樊老师     
樊老师带我参加语文知识竞赛那回,是我第一次上县城。时间还早,我们在桥头的新华书店翻书。老师买了本明人笔记。我拿来一翻,字是直排的,繁体,句子怎么读也不懂,书里还有股浓浓的异味。我问樊老师买这种书干嘛。樊老师吸吸鼻子说,要写好文章就得看这。竞赛有16张卷子,我不间歇地做下去,完了出来,樊老师一拉我的手就往大操场跑,他领到了试卷和答案。操场空荡荡的没有一丝人影,午后阳光灿烂,知了尖声在叫。我们像两粒石子呆在角落。老师念一遍题目,然后问我ABCD选了哪个。有时他懊丧地摇摇头,有时猛地一拍大腿。我望着他的脸,在想,老师为什么对我这么好呢? 应该说我不是个好学生,调皮捣蛋出了名的。欺负新生,把男生往女生堆里推,在女生铅笔  相似文献   

18.
看不清     
老师在黑板上写"模糊"两个字,然后问小红:"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小红小声说:"我没戴近视镜,看不清。"老师没听清,又说:"请大点声!"小红说:"看——不——清。"老师说:"对了,请坐!"  相似文献   

19.
小学四年级时,老师问我们:“你们有什么梦想?”那时我们都是10岁左右的农村孩子,对“梦想”这个词还很陌生。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什么是梦想。老师又补充了一句:“长大后你们想干什么?”这回大家踊跃起来,有的说想做警察,有的说想做科学家,有的说想做老师。轮到班里一个叫周强的同学,他说:“我想做一个神通广大的农民。”同学们哄堂大笑。老师止住大家的笑声.问他:“你为什么想做一个农民?”周强说:“我看爸爸种地太累了,所以想长大后帮他,让他清闲一些。”老师点点头,  相似文献   

20.
一、案例描述 和往常一样,我把<识字2>中的14个生字集中在一起学.在完成了"读读字音--分析字形--给生字组个词"这几个机械枯燥的步骤后,我对学生说:"生字就学到这里,接下去我们一起来学习……"我的话还没说完,突然,浩浩高高地举起了手,还没经我允许,他就迫不及待地说:"老师,我可不可以说说‘父'这个字怎么记住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