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许连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27(6):101-104,108
采用录像分析、数据统计等方法对中国男子篮球队及对手在第29届奥运会快攻战术的运用情况(包括快攻战术的发动次数、参与人数、发动形式、推进形式、完成效果及防守快攻参与人数等6个快攻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男篮存在着快攻发动机会掌握较对手少,参与快攻积极性不高,发动形式过于单一,成功率较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运用录像观察、文献资料、对比分析等方法,对北京奥运会中国男子篮球比赛的得分、投篮命中率、篮板球等防守能力的技术指标与对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中国队在投篮命中率、失误、抢断、快攻等方面与世界强队存在明显差距,为此提出了增强防守意识、加强身体素质训练、更多参加国际重大赛事等措施.以利于中国男篮实现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比较等研究方法,从阵容结构、进攻能力、防守能力、体能与素质四个方面,对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的差距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男篮整体实力不均衡;进攻上投篮次数不足,命中率偏低,快攻得分与二次进攻得分较少;防守上抢断球能力偏弱,全场紧逼运用较少,防守强度不对等,是影响中国男篮成为世界强队的主要原因。建议:中国男篮应优先补强后卫线,促进中、前、后三位置的均衡发展;加强防守预判,积极利用同伴协防;重视速度、力量等爆发素质训练,提高强对抗下运用技术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运用比赛实况录像观察法、技术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男篮在第27届亚洲男篮锦标赛中国男篮与其竞赛对手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出其失利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在对手紧逼防守时表现出进攻得分能力弱,与亚洲强队差距明显;外线队员特点不突出;攻守转换节奏慢。快攻得分能力差;特别是在对阵强队时表现出防守整体质量差,拼抢不积极。除此之外,队员新老交替与更新问题也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观看比赛录像和数理分析对比等方法,对中国男篮在29届奥运会上对欧洲篮球队的比赛进行常规技术的比较分析,指出中国男篮目前与欧洲强队的差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中国男篮在2006年世锦赛与参赛对手比赛的技术统计,对中国队在得分能力、助攻、快攻、前场篮板球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中国队进一步确立了高空优势,但进攻战术简单,过分依靠内线,存在"内强外弱"的格局,分析说明中国男篮与对手在进攻能力上有着明显差距.  相似文献   

7.
从雅典奥运会男篮比赛看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的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录像观察、技术统计、文献资料等方法对雅典奥运会中国男篮七场比赛进行分析与研究,揭示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的差距.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和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男篮与对手的进攻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男篮与对手在进攻能力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篮板球、助攻能力方面差距最大.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采用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分析对比法对第30届伦敦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的比赛研究分析。研究表明,中国男篮在本届奥运会缺少姚明的情况下,进攻和防守等方面暴露出与世界强队的差距,建议全面提升中国男篮进攻及防守能力,尽快确立适合中国男篮特点的打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16届男篮世锦赛上中国队的进攻能力,制定相应的数据统计指标,通过录像观察法,得出各指标的准确数据,把中国队和对手的6场比赛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力求找出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在进攻方面的优势和差距,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提高中国男篮的训练水平和比赛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取文献资料法、比赛录像对比分析法、观察与技术统计法、综合比较法、逻辑推理等方法对2006年第15届男篮世锦赛中国男篮所进行6场比赛的防守技术指标和进攻技术指标几个方面进行比较,找出中国队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和供比赛参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与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国男篮在第25届男篮亚锦赛上与对手的攻防技术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进攻上,简单投篮较多,集体进攻方面单一,突分、传切等配合不够流畅;防守上,防守懈怠,对篮板的挡抢不够积极.另外,年轻教练员临场经验不足以及场上队员心理因素影响等方面的原因,导致本届亚锦赛中国男篮的失利.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录像观察和逻辑分析法,对中国男子篮球队在2006年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上持球突破技术和与赛队及最后夺取前4名的强队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男子篮球队在比赛中运用持球突破技术的场均次数、场均突破分球次数明显少于与赛队,与最后获得前4名的世界强队相比差距更为明显;通过持球突破直接投篮得分也明显不如与赛队及世界强队;但在突破分球战术运用上,中国男子篮球队以突破后分球到内线为主,通过突破后分球到内线的得分率优于与赛队及世界强队。说明中国男子篮球队在突破分球战术运用上,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但由于持球突破总次数较少,限制了其战术实力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观察统计及归纳推理等研究方法,对世界男子篮球防守技术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当今的男子篮球在防守上都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同时以我国男篮的防守技术特点与世界强队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5.
宁峰 《三明学院学报》2006,23(4):466-468
查阅文献资料对进攻成功率进行了新的定义,通过录像观察和数据统计方法对第28届奥运会上中国男篮的进攻成功率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分球投篮命中率过低和失误过高是造成中国男篮进攻成功率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以第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队参加所有比赛的技术指标统计为依据,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国队与对手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比较分析。针对中国队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与建议,旨在为提高中国男篮的竞技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第15届男篮世锦赛中国队参加的6场比赛和前8强之间的12场比赛的录象进行反复观看,统计分析抢攻战术运用指标。中国队与世界强队相比,在整体快速进攻意识和队员个人进攻能力上存在着差距,而这两因素是抢攻战术实施是否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运用SPSS17.0软件对28、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比赛的技术统计结果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比较分析检验结果发现:中国男篮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对手的差距正在缩小,但也暴露出年龄结构不合理、大赛经验不足、竞技状态不稳定的弱点;在激烈比赛中连续完成技、战术的能力不强;掌控比赛,特别是在把握比赛的关键场次和时段的能力较弱;传统优势"快、灵、准"特点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欠缺。对此为中国男篮备战伦敦奥运会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中国男篮在第14届世界男篮锦标赛和第28届奥运会的全部13场比赛的各项技术指标的统计资料作为切入点,对比分析我国男篮进攻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我国男篮运动技术风格的形成、发展和提高以及在以后的世界大赛中取得好成绩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研究表明,中国队对篮球比赛理念的理解存在差异,进攻节奏控制不合理、战术单调,后卫的进攻技术素质不高。今后要加快比赛节奏,提高快速攻防能力;加强外线队员的三分球练习,扩大进攻区域;提高教练员、运动员的谋略;强化在高对抗下的技战术水平;提高后卫的身体与技术素质。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录像观察法分析北京奥运会中国男篮表现,指出影响中国男篮身体对抗能力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提出建议,为提高中国男篮身体对抗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