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语文教学原则既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观念性存在,更是语文教学规律的客观性存在,它来源于语文教学实践又反作用于语文教学实践,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语文教学原则作为语文教学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它必须体现语文学科固有的性质特点和教学规律,能正确处理好语文教学中各种矛盾关系,对语文教学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这是我们研究语文教学原则的逻辑起点。回忆过去,我们的语文教学陷入盲目性和随意性之中,无不与语文教学原则的不科学的提法有关。新世纪是素质教育的时代,是创新教育的时代。在这个背景下,继续贯彻过去流行的语文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是整个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先导性和启蒙性的特点,是初等教育的重要分支。要想实施好小学语文教学,注重小学语文教学的原则是首要任务。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教学原则,它是根据学科性质、教学目的和学习规律,从丰富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指导教学的基本法则。小学语文教学原则反映了语文本身的规律。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和教师教学语文的规律。只有正确掌握反映以上规律的教学原则,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不论教哪一部分内容,不论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或组织语文课外活动,都要认真地加以贯彻。所以掌握了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上好语文课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规律以客观性、稳定性、普遍性为特征,语文教学艺术则以主观性、个体性、独创性见长;语文教学规律是创造语文教学艺术的基础和依据,语文教学艺术则是把语文教学规律的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价值的桥梁;完整意义的语文教学活动,是语文教学规律与语文教学艺术巧妙结合、辩证统一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教师施教,主要依靠教学口语。它是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符合教学需要,适合教学对象,遵循语言规律,具有审美价值的课堂语言,也是带有教师个人创造风格的个性化语言。教学口语技能之于语文教师,是必备的重要技能。一、语文教学口语技能运用的基本原则语文课堂教学,受制于语文教材的内容、学生语文学习的程度,也受制于课堂教学的情境,因此,运用语文教学口语技能必须遵循如下原则:(一)确保精确性的原则精确是教学口语符合科学性的标志。其中,首要的是“确”,就是传递的知识信息科学、严谨,丝毫不爽,经得起推敲。它来自于对教材…  相似文献   

5.
阅读,是人们一项高级的认知活动。它和其他实践活动一样是具有规律的。阅读教学规律产生和存在于阅读教学的大量实践中,具有客观性和实践性,它不是某个人脑中的主观产物,而必须接受客观实践的检验。但由于阅读是一种十分复杂的过程,要完成这个过程,需要经过认知、感受、记忆、分析、综合、判断等等诸多程序。这就使得阅读教学规律的探索和研究非常困难却意义重大。然而,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教学原则的确定与教学方法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必须指出的是,无论小学语文的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都必须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只有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相应的学习方式,才能更大程度地实现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等师范语文教学的现状难以令人满意。改变这一现状的根本办法之一就是从理论上探寻,并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优质课教学评价标准。 规律性。教学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在教学过程中应予遵守。教学的适应性规律,指中师语文教学必须与当今社会发展对小学教师语文知  相似文献   

8.
林润之 《高教论坛》2002,(5):98-100,112
语文教学论是高师中文系学生必修的教育学科课程之一。它在培养学生 成为合格的语文教师方面,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目前相当部分高师院校语文教学论课程的教学与实践仍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难以达到培养合格的语文教师这一目标,必须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及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9.
语文综合性学习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综合性学习虽已历经八年的教学实践,但无论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对其理解仍然存在较大分歧。要准确把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本质,必须厘清它与综合课程的关系,并从语文学科自身发展的角度历史地看待它的发展脉络。坚持语文性应当是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变的追求,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要坚持以语言活动为中心。  相似文献   

10.
<正>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原则。这项原则是根据语文思想内容和语文形式统一的规律,根据语文训练中智育、德育统一的规律,根据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的特点确定的。这体现了语文的特征和本质,反映了语文教学的目的。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它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阵地。笔者在此谈谈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的粗浅体会。一、教师的示范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李海林在《言语教学论》中说:“语文能力这种非传递性和内在性决定语文教学方法必须以言语的实践为最基本的方法,它必须有学生主体的操作实践,才能最后实现语文的教学目的。”可见语文课是学生的语言实践课,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活动学习祖国语言,获取语文知识,掌握语文规律,提升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2.
教学原则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教学规律提出的对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和行为准则,它是客观教学规律在人们主观上的一种反映。语文教学原则是为了解决语文教学中的特殊矛盾关系而提出的学科教学原则,它与一般教学原则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也是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在教学中的表现。根据语文教学中的五种特殊的矛盾关系,可相应提出语文教学的五条原则:语文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听、说、读、写相辅相成全面发展的原则;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原则;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原则;语文教学的情感性原则。这些原则相互制约,形成一个完整的语文教学原则体系。其中的情感性原则是依据语文教学的目标、特点及语文教学整体功能发挥的需要提出的,对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交际的重要工具 ,它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个方面。在教学中 ,书面语言的训练和培养固然重要 ,但口语的重要地位也是不能低估的 ,对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千万不可忽视。目前语文教学中严重地存在着“重文轻语”、“有文无语”的现象 ,对加强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轻视甚至排斥口语训练。以下笔者就口语交际训练的语文教学规律和原则 ,口语交际训练的语文教学策略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一、口语交际训练的语文教学规律和原则(一)口语交际训练的语文教学规律1 主导与主体相互统一。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主导和主体的合作关…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着自身的特殊规律。根据其需要,探索阅读教学的规律,总结广大语文教师的教学经验,使我们认识到,阅读教学只有遵循树标定点、引导自行、着眼迁移三条基本原则,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只有重于言语的实践,才能回归语文的本色。李海林在《言语教学论》中说:“语文能力这种非传递性和内在性决定语文教学方法必须以言语的实践为最基本的方法,它必须有学生主体的操作实践,才能最后实现语文的教学目的。”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张世禄先生就提出:“如果我们把语言和言语看作两种不同的研究对象,那么.就应该认定语文教学的本质特点是注重于言语活动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艺术情感空白美是语文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育理念。它包括语文教学艺术情感引课空白美、语文教学艺术情感过程空白美以及语文教学艺术情感结课空白美三种类型。“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的原则、适时“嘎然而止”的原则、“融洽师生情感”的原则.是语文教学艺术情感空白美必须遵循的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17.
黄守法 《文教资料》2009,(22):87-90
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语文教学的历程,概括为"成绩卓著","教训颇多".特别是改革开放的30多年里,语文教育界思维活跃,语文教学流派纷呈.他们致力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以便大力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他们的探索为当代语文教学理论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积累了极为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但所提出的教学原则还存在淡化、窄化现象.中学语文教学原则研究亟待加强.构建中学语文教学原则体系是符合语文教育发展规律的,是语文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怎样来听课     
左士光  袁琼 《现代教育》2003,(17):68-68
听课是一种立体性综合技术,可以说同备课、上课一样,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术,还是一门艺术,它能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它既是一个验证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操作,升华为理论的过程。听课有其本身的原则、规律和方法,值得很好的研究,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认为要想听好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教学日志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经历予以归纳、概括、反思和评价,从中觉察存在的问题,明示改进思路和措施。它是反思性教学最主要和最便利的形式。教学日志的内容不是预设的,而是经过教学实践和反思后生成的。教学日志的生成应遵循具体性、客观性、经常性和批判性原则。分析教学设计、回顾教学过程、观摩同行教学和反复教学实践,可使教学日志得以进一步丰富和升华。  相似文献   

20.
字理+心理=合理——依据字理,析形索义,因义记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基础教育的根基。要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首先就必须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要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就必须“进一步研究小学识字教学的规律,包括学生的汉字学习的认知规律和汉字本身的规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李连宁司长语)。大量的教学实践亦证明,识字教学机械记忆容易遗忘,意义识记则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