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淮阳“泥泥狗”的文化渊源 淮阳,古称陈州,中国历史“三皇五帝”之伏羲氏建都地,也称“太吴之墟”。相传上古伏羲氏在此建立了“画八卦、制图腾、做琴瑟、定官职、教化先民”等6大功绩。据说,埋葬伏羲氏头骨的陵园在城北,史称“太昊陵”,又叫“人祖庙”。当地广泛流传伏羲和女娲结为夫妇,捏土做人,繁衍人类的传说。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太吴陵隆重举行“人祖庙会”并有传统娱乐活动和贸易交流。  相似文献   

2.
“关羽现象”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出现的以关羽信仰和关羽崇拜为内容特征的文化现象。它在中国盛行了一千多年,至今仍有比较广泛的社会基础。但迄今所见,对这一文化现象的研究仍嫌薄弱,尚欠深入,主要表现在对关羽由武将到武圣的演变过程缺乏系统的梳理,对“关羽现象...  相似文献   

3.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從夏商周的“王國時代”到秦漢至明清的“帝國”時代,是中華五千年不斷裂文明史的兩個最爲重要歷史階段。作爲以“物質”遗存研究歷史的考古學,如何“界定”二者的“歷史分期”是重要研究課題。而“王國”與“帝國”其都城之“宫殿”與“宗廟”是各自時代“國家”最重要、最具政治特點的“物化載體”,從王國時代、帝國時代的“宫殿”與“宗廟”在都城之中二者空間位置變化、各自建築形制不同,是探索王國時代與帝國時代走進與退出國家歷史舞臺的科學技術路綫。  相似文献   

4.
关羽是刘备集团的头号大将,对刘备一片忠心。刘备西取益州,便命他“董督荆州事,”①为时九年(建安十六年—二十四年),是他一生中的重要阶段。在他镇守荆州的最后一年,襄樊战役一开始,接连胜利,“威震华夏”,②使他的功业达到了顶峰。但是,最后却丧失了荆州。从当世到现代,评论关羽者指责他失荆州之过,却不全面检讨他镇荆州期间的活动,看不到他的功绩。关羽失荆州,原因是多方面的,陈寿则归之于关羽“刚而自矜”,③便定下了评论关羽的基调,后世论者多从这个角度发挥,几乎成了千人一口。当然“刚而自矜”是关羽的一大缺点,但是仅仅从这个角度考…  相似文献   

5.
张人元 《寻根》2004,(6):109-113
张姓的起源与黄帝部族有着直接的关系,张氏始祖挥公就是黄帝的孙子,颛顼帝的胞弟。河南濮阳古称帝丘,是传说中的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活动的主要地区之一。濮阳是颛顼的都城所在地。颛顼帝和帝喾均葬在“顿丘城南台阴中”(今河南内黄县境内),称为“二帝陵”。1987年8  相似文献   

6.
舜葬九疑释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九疑 《寻根》2000,(5):75-77
中国上古五帝,是国史公认的中华民族始祖。在《史记·五帝本纪》篇中,指实“五帝”葬所的,惟有舜帝。但对于舜帝的死葬,因历史上一些典籍的记载相左,古今人对一位杰出“帝王”葬在远离“帝都”的“江南九疑”,均有一些持疑者。本文试以史料、历史文物作依据,为舜葬九疑辨疑。一、舜葬之地《尚书》缺载其详,引来众说纷纭《尚书》被认为是中国最古老的史籍之一,其对舜帝的记载极为简洁。在《尧典》篇中,仅记为“陟方乃死”。缺乏详细具体的记载。按“陟方”的词义解释,即巡狩方国的意思,这里可以认定的是,舜死于巡狩途中。正因为…  相似文献   

7.
周文华  徐桦 《寻根》2014,(5):64-67
豆沙关,位于云南省北部昭通市盐津县之西南20公里。昭通位于云、贵、川三省接合部。秦开“五尺道”,汉筑“南夷道”,为中原文化入滇和“南方丝绸之路”的要冲。昭通是云南与中原接触最早的地方,是华夷交融与民族凝聚的缩影。盐津县东北与四川交界,距昆明市560公里,距昭通市145公里,是云南通往四川的北大门之一,人滇的第一关便是豆沙关。  相似文献   

8.
关羽信仰的文化内涵刘莲在我国的祠祀庙宇中,数量最多的是关帝庙和城隍庙;在人们崇祀的各类神明中,与广大民众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关老爷和灶王爷;在儒家树立的精神楷模中,理想典范是文圣孔子和武圣关羽。关羽不仅以"武圣"之尊与驾驭中国礼制二千年的文圣孔子同称并祀...  相似文献   

9.
关羽现象与儒、释、道三教蔡东洲"关羽现象"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出现的以关羽信仰和关羽崇拜为内容特征的文化现象。关羽本为蜀汉政权一位功过参半的大将,自唐朝起关羽开始被神化,至元代已成为"宇祠遍九区"的尊神①,形成了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的信仰和崇拜。明清时代...  相似文献   

10.
柴氏探源     
祝治平  柴存才 《寻根》2006,(2):114-116
柴氏源流柴氏源于三支,其一始于祝融之孙会人。史载,黄帝之孙颛顼帝有两个曾孙,名重黎和吴回。帝喾时重黎在轩辕之墟(今河南省新郑市)任火正,称谓祝融。祝融食邑于新郑一带,《左传》云:“郑,祝融之墟也。”共工氏作乱,帝喾命重黎诛之而不尽,被诛,以其弟吴回为火正。吴回死,子陆终继为火正。  相似文献   

11.
许竟成  李新堂 《寻根》2008,(3):123-127
皋陶李氏本为“理氏”,源于尧帝时皋陶之理官。《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新唐书·宗室世系》记载:“帝颛项高阳氏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皋陶,字庭坚,为尧大理。”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西夏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羌族,黄河母亲养育的中华儿女,早在公元6世纪时已生息在今青海东南部黄河河曲折支之地。隋唐王朝辖下的部分党项羌族,在唐朝中期从原居地向西北大迁徙。在今宁夏历经一个半世纪的发展,成为雄踞一方的藩镇势力,与中原王朝一直保持臣属关系。宋初,李元昊始建西夏王朝,定都兴庆府,号大夏,史称西夏。境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方二万余里”。奄有今甘肃大部、宁夏全部、陕西北部和青海、内蒙古部分地区。西夏自元吴立国,共传10帝,历时190年,1227年为蒙古成吉思汗所灭。西夏王朝在中国中古历史上处于重要…  相似文献   

13.
文昌帝君,又称梓潼帝君、保德宏仁大帝、元皇大帝,民间奉为天上掌管文化教育的尊神。道教将民间信仰的“文昌”与四川地方大神“梓潼张亚子”合而为一,文昌帝君即张亚子。(明史·礼志)说:“道家谓,帝(玉皇)命梓潼掌文昌府及人间禄籍。”道教有《元始天尊说梓潼帝君本愿经》、《文昌大洞仙经》等道经。其中民间流传最广的是文昌《阴鸳文》。《阴骘文》以通俗的语言,阐发了道教的理想和追求,即建立一个公平、和平的世界,人人安居乐业,延年益寿,年无水旱之灾,人无伤病之忧。《阴骘文》浅显易懂,深为老百姓接受。数百年来,梓潼…  相似文献   

14.
外媒导读     
《世界文化》2014,(7):56-56,F0003
韩国人减压使妙招 监狱放松精神好 监狱是大多数人都避之不及的地方,普通人恐怕没有谁会对它产生兴趣。但最近一位韩国律师却发现了它的另一功用——减压。他在首尔东北部58公里处建造了一座名为“将我关起来!”的主题减压中心。与监狱不同的是,“关”在这里的人们都是自愿的。他们被统一安排在“监舍”内,并且必须交出身上的手机等通讯设备以及其它私人物品,从而便于其在里面心无旁骛地进行自我反思。  相似文献   

15.
卢焱 《寻根》2020,(1):38-42
正月初五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节点,宋代苏轼有“泛泛东风被破五”句。明谢肇《五杂俎》谓“闽中俗不除粪土,至初五日,辇至野地,取石而返,云‘得宝’”。清中期以后,初五逐渐被重视:北京风俗,初五以内不得以生米、生面下锅,妇女不得出门,至初六规矩方破;山西解州“正月五日,缚纸妇人,夤夜出之街衢”,叫作“送穷”;山西冀州正月初五一早起床,剪五个纸人同少许炉灰置筐中送至大门外,焚香放爆竹或者点燃纸人,称为“掐五穷”;豫东地区,正月初五一早擀面片,整张下锅煮熟作为早饭,谓之“补窟窿”。  相似文献   

16.
刘克 《华夏文化》2010,(2):46-50
南水北调源头的南阳,在西汉就以发达的农业和工商业“富冠海内”,是列侯士大夫争相谋取寄食之所。东汉时由于“帝乡”、“南都”的特殊背景,更成为皇亲、国戚、王侯和富商们的依附汇聚之地,贵族阀阅甚盛。据史载,东汉时有5位皇后、位贵人出自南阳,封在南阳的公主前后共达7人,封在宛地的列侯也多于西汉。这些人凭借雄厚财力,“生不极养,死乃崇丧”,大造地宫,将坟墓建得异常豪华气派。在他们的带动下,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古代的君主一般称为“皇”、“帝”、“王”等。而人们通常不太了解,在遥远的上古时代,君主一般被称为“后”。例如,《韩非子·五蠹》中有:“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句中的“夏后”即“夏王”之意。  相似文献   

18.
“大一统”并非儒家学者的编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司马迁《史记&;#183;五帝本纪》,早在远古黄帝时期我国已经形成了大统一局面。因为:(一)经过大规模的部落战争,如炎、黄,、帝与蚩尤之战,炎、黄二帝之战,其后“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说明黄帝已经建立全国性部落大联盟,大统一不但是可能,而且是必然的。“披山通道”,说明已经建立交通管理网络;  相似文献   

19.
李寸松 《寻根》2007,(1):68-75
淮阳泥玩具总称“泥泥狗”,叠用两个“泥”字,是对泥玩具的爱称。淮阳有座“人祖庙”,每年从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有历时一个月的大庙会。省内省外,各地前来“朝祖进香”的人,人山人海,每天有三五万人次。“泥泥狗”是庙会上最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品。它好看又好玩,价格便宜,“朝祖  相似文献   

20.
郭新生 《寻根》2002,(3):16-19
每年阴历二月二到三月三,河南淮阳都要举行大型的祭祖活动“二月人祖庙会”,“泥泥狗”就是庙会上的民间祭物。“泥泥狗”造型古朴,刻绘幼稚,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民间深受喜爱,被专家、学称做中国古代化的“真图腾”、“活化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