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家汪曾祺69岁的时候,写了一首有趣的打油诗,概括了自己一生的所作所为。虽然语带调侃,但也还有真实的一面。他这样写道:我事写作,原因无它。从小到大,数学不佳。考入大学,成天“泡茶”。读中文系,看书很杂。偶写诗文,幸蒙刊发。百无一用,乃当作家。  相似文献   

2.
可爱汪曾祺     
注:汪曾祺《端午的鸭蛋》见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①作家汪曾祺曾经这样评价自己“:我觉得我还是个比较可爱的人,因为比较真诚。”不是真诚的人,说不出这样坦诚的话。汪曾祺确因真诚显得可爱,而他的可爱又往往以幽默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体现在他的文章里,更体现在他日常的言谈举止中。②风趣幽默,不只是一种性格特色,更是一个人的人生态度、道德品质和智慧修养的具体反映。汪曾祺在《谈幽默》一文中认为“:富于幽默感的人大都存有善意,常在微笑中。左派恶人,不懂幽默。”汪曾祺在与青年人交往中,常常自然地流露出善意的幽默,…  相似文献   

3.
西南联大是汪曾祺文学创作起步的地方,其现代性与乡土性杂糅的特性奠定了汪曾祺文学创作的底色,这所战时大学的特殊情状为作家汪曾祺的成长提供了机缘与温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西南联大就没有日后的汪曾祺,但很少有文章专门论述西南联大与大家汪曾祺的关系。论文从西南联大的教师构成、授课内容与形式、独特的学习方式三个方面论述西南联大对著名作家汪曾祺文学创作道路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西南联大是汪曾祺文学创作起步的地方,其现代性与乡土性杂糅的特性奠定了汪曾祺文学创作的底色,这所战时大学的特殊情状为作家汪曾祺的成长提供了机缘与温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西南联大就没有日后的汪曾祺,但很少有文章专门论述西南联大与大家汪曾祺的关系。论文从西南联大的教师构成、授课内容与形式、独特的学习方式三个方面论述西南联大对著名作家汪曾祺文学创作道路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论者、读者都对汪曾祺作品中田园牧歌的抒情色彩和梦幻情调达成共识,人们普遍认为汪曾祺与悲剧、忧愤无关,因而牺牲了对这样一个风格独特的作家的丰富性和矛盾性的认识和理解.实际上,对汪曾祺的小说创作进行整体观照,便会发现在“和谐与美”的表象之下隐藏着的“怒”与“哀”.笔者将在对《汪曾祺全集》的细读基础之上,联系当时社会语境,对汪曾祺的文学创作轨迹进行一次重新梳理,以期还原一个完整而真实的汪曾祺.  相似文献   

6.
有一个冬天 ,在京西宾馆开会 ,好像是吃过饭出了餐厅 ,一位个子不高 ,身着灰色棉衣的老人向我们走来。旁边有人告诉我 ,这便是汪曾祺老。当时我没有迎上去打招呼的想法。越是自己敬佩的作家 ,似乎就越不愿意突兀地认识。但这位灰衣老人却招呼了我。他走到我的跟前 ,笑着 ,慢悠悠地说 :“铁凝 ,你的脑门上怎么一点儿头发也不留呀 ?”他打量着我的脑门 ,仿佛我是他久已认识的一个孩子。这样的问话令我感到刚才我那顾虑的多余。我还发现汪曾祺的目光温和而又剔透 ,正如同他对于人类和生活的一些看法。不久 ,我有机会去了一趟位于坝上草原的河北…  相似文献   

7.
汪曾祺小说总有挥之不去的乡愁旧梦。《故里三陈》中的几个小人物,陈小手、陈四、陈泥鳅,就好似作家的乡里乡亲,作家借助作品为他们宝贵的精神、芬芳的人性喝彩,对他们的不幸和痛苦寄予深切的悲悯。汪曾祺是一个独特的作家,他的无比丰富的文学世界提供给我们无限解读的可能。小说《故里三陈》也不例外。小说似乎在写风俗,但言在此而意在彼,我觉得人性是作家笔下永恒的命题。不过,没有抽象不变的人性存在,汪曾祺致力于家乡这块土地上的那些小人物的可歌可泣的故事的书写,来探求人性的幽暗和光明。  相似文献   

8.
正1939年,汪曾祺19岁。这一年,他考上了西南联合大学。正当好年龄的汪曾祺,与彼时中国最好的大学相遇,是多么美好。恰恰这位来自高邮世家的才子,念的又是中文系。在这个当时中国顶尖大学的中文系里,有着众多的大牌作家、诗人:朱自清、闻一多、杨振声、陈梦家,当然不能不说的,还有他的恩师沈从文。当时的中国战乱频发,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大学被迫南迁,西南  相似文献   

9.
父亲和我     
在我童年的印象中,父亲一直是不苟言笑的。他管教我很严厉,倒不都是动手打,有时一个眼神就足以令我害怕。当然,在他特别高兴的时候,比如我考了好成绩,他也会和我亲昵一番,满足我的各种要求,但大多数情况下,我见了他就像老鼠见了猫。记得老作家汪曾祺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多年父子成兄弟》。  相似文献   

10.
张选军 《学语文》2010,(3):37-38
“我有一好处,平生不整人。写作颇勤快,人间送小温。”这是汪曾祺自己写的一首诗。的确,作为大器晚成的作家在历经社会人生的各种艰难和磨炼。品味生命的各种况味后,“人间送小温”成为他创作的恒定主题。汪曾祺本人曾这样说过:“我接受了什么影响?道家?中国化了佛家——禅宗?部很少。比较起来,我还是接受儒家的思想多一些……”  相似文献   

11.
汪曾祺是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和"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这展现了他文学创作的纯粹性。汪曾祺善于创作短篇小说,其笔下的人物也独具特色,是当代文学中关怀平凡人生、体察冷暖世界最多的作家之一。本文简要探析了汪曾祺笔下的文学人物塑造,特别是以市井人物为主,体味了他创作中下层平民的悲苦与无奈。  相似文献   

12.
作家独特的个性与创作特色,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考察汪曾祺创作风格的独特性,就不能不关注童年记忆与教育背景对汪曾祺创作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汪曾祺是一个美的追求者和创造者。“我认为作家的责任是给读者以喜悦,让读者感觉到活着是美的,有诗意的,生活是可欣赏的。作家就是要把生活中美好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别人,使人们的心得到滋润。”闭汪曾祺六十多岁写的小说抒情味最浓,写的美,《鉴赏家》是他六十二岁时的作品,主人公叶三的确是汪曾祺小说中最具抒情味又最美的一个常见的小人物,但却不平常。  相似文献   

14.
汪曾祺是现当代小说史上一个具有独特风貌的作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清新质朴的艺术风貌仍是汪曾祺小说研究的重点,其成果主要集中在"文体特色"和"艺术渊源"的探讨上。思想意蕴的发掘是汪曾祺小说研究取得较多成果的又一个领域。研究方式的多样化,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丰富与拓展了汪曾祺小说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汪曾祺是一个保有赤子之心的平民作家,《鸡毛》《辜家豆腐的女儿》《黄油烙饼》等作品,关注人在卑微中的生存、落魄中的温暖,揭示旧时代百姓无从解脱的苦难境遇,蕴涵着作家真切而深广的悲悯情怀.汪曾祺对于旧时代民俗风情的表达,激活了民族传统在今天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汪曾祺之所以在现当代文学史中别具一格,原因有许多,汪曾祺独特的审美倾向是其重要方面.审美倾向既与作家的个人审美经验有关,又与作家的人格范型、人格境界紧密相连,是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形成,通过作家塑造的各种文学形象体现或折射出来的,表现了作家对某种理想的艺术境界的向往和追求.以此观照汪曾祺小说,平实美、和谐美、淡化美三种审美倾向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7.
作家汪曾祺抗日战争时期曾在有名的西南联大读书,是大作家沈从文的得意弟子。他从沈从文那里学到很多关于文学写作的学问。据我个人看来,汪曾祺的散文即使不能说超过他的老师,也不比老师的差。我以前细读过汪曾祺的小说,也写过几篇关于汪曾祺小说的研究文章。关于他的散文我没写过,但是我知道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很了不起。我写汪曾祺小说文体特色时说过,他的小说是“散文化”的。当然这话也不止我一人说过,评汪氏小说的人大都这么说,因为这个特点很鲜明。“散文化”就是不依靠情节,不编排故事,淡淡写来,味在其中。接着说到他的小…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揭示汪曾祺与昆明有关的散文、小说和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历史文化风貌的内在联系。本文认为汪曾祺难能可贵之处在于汪曾祺作为一位客籍作家,而能在其有关昆明的作品中所流露出的作家个人感情,不是居高临下的审视、猎奇,而是平等的、无隔阂的情感交流,这源于汪曾祺对昆明的眷恋之情,同时也源于昆明人对外地人的无排外心理。  相似文献   

19.
九十年代以来汪曾祺小说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曾祺是现当代小说史上一个具有独特风貌的作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清新质朴的艺术风貌仍是汪曾祺小说研究的重点,其成果主要集中在“体特色”和“艺术渊源”的探讨上。思想意蕴的发掘是汪曾祺小说研究取得较多成果的又一个领域。研究方式的多样化,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丰富与拓展了汪曾祺小说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败笔不败,新义不新——汪曾祺《聊斋新义》得失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的确不同凡响!艺坛趋势已由各具面目的千姿百态走向各种艺术形式的移植、变异、综合。小说名家汪曾祺的《聊斋新义》(《人民文学》,1988年第3期),改写于《聊斋》故事,可谓具有现代意识,别开生面。蒲松林与汪曾祺是我所崇拜的两位一古一今作家,当我一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