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构建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良好的情境中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容易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  相似文献   

2.
曹健 《家教世界》2013,(8X):38-38
<正>《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巧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的体验数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变得生动形象,  相似文献   

3.
曾瑞金 《考试周刊》2012,(67):62-62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逻辑发展的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因此,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重要策略之一。作者认为,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从创设趣味性、生活性、疑障性、活动性等问题情境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新时代的中学生已经普遍掌握现代的信息技术,我们已进入了网络时代.作为新世纪的数学教师,必须顺应时代要求,在把握《数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自己的每一堂数学课.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结合不同教学内容,尝试创设出不一样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5.
情境是指激发学生认知发展和参与行为的情景、场景、问题的背景、条件等。创设一定的情境,提供富于情节的、丰富的、现实的案例,除了能够吸引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外,还能比较准确地把握学生在不同情况下如何活用所学知识或技能处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历史与社会》教材编写的综合性、简约性、板块式、主题式,使本来生动形象感人的历史等知识内容的情境性有所逊色。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有必要根据学生、知识内容的特点和教学目的,多方面创设形象、生动、感人、直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做到以境导情、情境交融。  相似文献   

6.
李丽贞 《福建教育》2007,(12):49-49
情境如一把钥匙,只要教师善于运用,就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好的情境不仅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要有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7.
作者认为情境犹如一把钥匙,只要教师善于运甩,就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职财会专业学生的特点,从社会生活中挖掘与财务管理课程有关联的东西,主要从社会财经热点、家庭生活、职业规划三个方面寻找激发他们兴趣的"原动力",巧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参与的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达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正>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的教学离不开问题,在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只有引导学生不断地在问题情境中探索、发现数学课才会有趣,不枯燥,才会充满活力.否则,数学课堂就犹如一潭死水,缺少生机,因此,在数学课的教学中,我们应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引领学生探索,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例如,我们在讲椭圆时,可以插入一个动画,让学生发现其与圆的不同点,探索总结其定义,鲜明的动画从感官上影响着学生,吸引着他们对图形的特征进行探索,自己去  相似文献   

11.
刘瑞英 《小学生》2013,(11):20-21
教学情境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境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学生学习数学是一种有意义的行动,需要激发他们学习的内部驱动力,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而这种内部动力产生于学习需要,只有当学生有了学习的需要和愿望,才会出现一种激励,产生学习数学的需  相似文献   

12.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疑、激疑、质疑,巧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维,并通过巧妙的释疑,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而如何巧设情境,引入新课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从巧设问题情境,巧设生活情境,巧设认知矛盾情境这几个方面做一个初步的研究.一、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这一节时,一开始我就提出了与本节课关系密切、学生用现有的知识可初步探索却又解决不好的问题,去揭示本节课的探究宗旨.  相似文献   

13.
颜妮 《山东教育》2010,(7):86-86
在实际教学中,我尝试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因此,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5.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师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努力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让数学走进生活,在生活中感受数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数学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情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16.
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心脏,是思维的体操,是思维的起点,是思维的动力。亚里士多德说过:人的思想是从疑问开始的。巧设问题情境,可以引发出学生认识中的矛盾,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它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数学教学中只有做到以问题为载体,教师才能抓住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这个魂,才能构建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7.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的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探究精神,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成为众多  相似文献   

18.
19.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年龄特点及教材内容,创设一种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这样在教学中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