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生命而为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如今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和终极目标.生命既是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的统一.又是科学基础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所以,在我看来,学校教育应该是“为生命而为”的教育,教育要把“为何而生”和“何以为生”作为教育的最基本内容.促进学生完整性发展.关注学生个体生命完整性建构。  相似文献   

2.
<正>生命是一切活动的起点,教育就是对学生的每一次生命活动进行关怀。这种关怀是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和教育自身发展价值在"生命活动"实践中的统一。卫生高职校护理专业的德育课程应当以润泽生命、人文关怀为己任,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并丰富生命教育的相关内容,将生命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在德育课程教学中增强生命教育意识,使护生在关怀病患生命价值的同时学会珍惜自己.创造生命的价值,提升生命的质量。在职业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关于生命教育的理念是"以人为本"。生命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生命教育的内涵,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育和实践的过程中,坚持生命教育和科学知识教育的统一,生命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4.
郭思乐教授创立的"生本教育"是从"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引申出"以人为本,以生命为本",揭示了教育的真本.强调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本性,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教育价值原则.生本教育的目标"以学生的生命价值为出发点",其目的是"以学生的生命价值为体现".  相似文献   

5.
生命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核心价值是引领学生达到知行合一的教育。当前高校生命教育仍存在信奉"拿来主义"、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解读、割裂个体完整的生命、忽视生命教育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等问题。为此,应携手合作,开发有特色的生命教育通识课程;走向他人,以生命体验生命;协同教学,引领学生对生命的反省;外引内培,打造专业化的生命教育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每个人的一种独立的生存方式,不仅具有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与生存价值的意义,而且具有创造人的社会生命与精神生命的意义.作文教学的四个要义,就是促进每一个学生个体生命的和谐发展、自主发展、健康地发展和创造性地发展.学生作文个性化应体现"情感"与"认知"自然和谐的统一;作文教学若能为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构建宽松环境,缔造有利条件,创设相关情景,提供必要引导,则就是个性化作文教学.作文个性化是个性化教育的一部分."个性"存在着多种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价值判断.个性化教育是一个不断实现,又不断推进,以使受教育者的优良个性不断向完美发展的过程;作文个性化则指以学生作文和教师的作文教学从非个性色彩的统一化、模式化、强制化向个性色彩的多元化、个体化、自主化不断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生命化教育,简单地说,就是"融于"生命、"成全"生命的教育.受"工具性价值"思维的影响,在教育中,即便是在幼儿园教育中,把人当作工具,普遍存在着严重的遗忘与漠视生命的现象.生命化教育要求我们要直面儿童的生命,直面儿童生命的完整性与独特性,尊重每个生命,为每个生命潜能的充分发挥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一、贯彻生命教育是语文学科的显性目标 <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语文学科"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这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明确了语文理应以人为本,语文教学其实就是通过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并使学生充分认识人的生命价值,最大限度地挖掘生命潜能,充分调动生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展示生命个性,从而最终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关注学生作为主体的价值。地理学科是一门融合性课程,它包含着科学性和人文性,是两者的统一。初中地理课程中"生命教育"理念的深入,让更多的中学生从科学、客观的角度认知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文章立足于中学地理教学实际,深入探究了"生命教育"理念渗透下的中学地理教学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在诸多累于外骛的措辞黯然失色后,教育再度返回人生的亲切处寻找它的原始命意。教育的职分就在于诱导人的价值自觉,把握好多维度的价值间的张力以陶冶人的生命。凭着这一职分,教育过程理应生命化,关照学生生命的完整性,尊重学生生命的独特性,理解学生生命的生成性,善待学生生命的自主性。班级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也理应实行生命化的管理,关注学生生命发展,提升学生生命质量。一、意识层面:班级管理要树立起“生命人”的理念在班级管理理念体系中,起着基CLASS ADVISER2006.NO.7管理方略础作用的核心理念是对学生观的假设。学生不是…  相似文献   

11.
关注生命:新课程评价的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是教育的原点,教育与生命共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人的生命诉求予以了高度重视,作为课程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课程评价的改革,把"以人为本"、"尊重主体"、"追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其基本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新课程的灵魂和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然而审视过去的教育教学,学生被看成是活动的客体,其生命发展的自主性、开放性、无限可能性与超越性在我们的教育和评价中几乎丧失殆尽.为此,在新课程评价理念下,笔者试图通过对课程评价中生命缺失的深层反思,倡导生命本体观照下的课程评价应坚持在评价中关注学生的生命,关注学生生命的完整发展,强调评价的自主性,突出评价的开放性,注重评价的发展性,重视评价的超越性.  相似文献   

12.
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对象,是灵活的生命个体。现代教育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要关怀学生的生命个体,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但由于高考分数的硬性要求,在高中教育阶段,现行的教育往往过多的关注分数,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生命、精神、个性、理想等方面的关怀和发展,从而导致学生对生命的漠视,对生命价值的迷惑。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生命教育"的价值内涵的论述和对当今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生命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对高中语文课堂中渗透生命教育提出相关的建议,从而引导学生珍爱生命,追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促进学生个体生命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生命双重内涵的协调发展,即作为"人"的教师和作为"教师"的人的统一发展过程,也是教师不断地实现其职业外在的社会工具价值和个人内在的主体价值的统一发展过程.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就要关怀教师的生命,关注教师对其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追求,澄清对教师专业发展和生命价值的模糊看法.  相似文献   

14.
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原则与方法探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校开展生命教育,既是对传统高等教育弊端的反思,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取向.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具体实践必须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教育的基本原则.在生存价值与生活意义相统一、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相平衡和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等原则的指导下,通过培养师资队伍、合理课程设置、追求个体的真善美等途径有效进行生命教育,使每一个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学会与人相处,尊重和珍视他人和自己的生命,从而拥有丰富精彩的人生.  相似文献   

15.
幼儿发展过程中的"危机事件"具有独特而丰富的教育价值和意义.从非连续性教育理论视角看,常见的幼儿发展过程中"危机事件"具体呈现为分离焦虑、交往冲突、竞争失利等类型,其中:分离焦虑是生命早期环境转换引发的适应性危机,交往冲突是社会性发展初期统一关系的形成危机,竞争失利是自我意识发展初期积极自我的形成危机.这些"危机事件"具有增加有益经验、培育乐观态度、开启成长新起点、增强生命韧性等独特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命教育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生命的唯一性和有限性,能够深入思考个体生命的价值,以便能够更好地在实践中实现其生命价值。生命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应该体现出生命教育的载体功能,通过学习,拓展学生生命的长、宽、高。本文将通过一篇散文《淡竹》的教学案例来解读生命教育在具体教学中的细微体现。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是课堂中生命的对话和交流,是平等主体间的沟通与默契,是对彼此生命价值的终极关怀.教学过程本身就是生命展现与提升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两种生命在课堂教学中展示与对话的状态.而现实课堂教学却背离了学生的生命价值,片面追求教育的工具价值.因此,所谓高效的好的课堂教学往往是低效甚而是无效的.人们急功近利的心态遮蔽了教育教学的生命的本质,课堂教学变成了现实的奴婢,从而丧失了应有的生命力.有鉴于此,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使课堂教学不仅仅表现为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与发展,也不仅仅表现为教师教学生命的展示和张扬,而是"教师和学生"这两种生命的共同发展与进步.唯有如此,课堂教学才会焕发出应有的生命活力,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人的生命是其生物性、社会性与精神性的统一.生物性、社会性与精神性这三种生命属性对应着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这三种生命的存在形态.生命教育作为"为了生命、通过生命、关于生命"的教育,应该以尊重生命主体的尊严和价值为前提,以高度关注人生命的六大特性为基础,从而有的放矢地成全完整的人的发展,努力成为有生命在场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审美旨趣应体现在对生命完整性和可能性的维护,教育通过个人的情感生成与传递,审美体验的兴发与表达,进而引领人的价值追求,成就人的生命幸福。新时代,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的追求正是基于对学生生命完整性的呵护,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价值出发,探寻师生全部教育生活的审美表达。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6,(16):72-73
本文遵循倡导关注生命完整性的教育理念,试图从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三方面探索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学生的外语教学问题:外语教学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针对继续教育学院学生的特殊性,外语教师遵从学生的生命发展规律,关怀自然生命、尊重生命特性,唤醒精神生命、提升价值境界,关注社会生命、完善全面发展,从而使学生得到学习能力方面的提高、所学知识在实践中有效转换、自我价值最大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