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黎丽 《山东教育》2004,(23):56-57
一次美术活动,张标小朋友的纸画脏了,他对周围的孩子说,我想把纸洗干净再画,雯雯附和着,画布能洗画纸也能洗,欣悦却说,不能洗,纸会烂……听着孩子们的讨论,我想:既然孩子对”洗纸”有这么多疑问,我们何不走进童心世界,抓住孩子自发生成的问题.组织一次科学探索活动.让孩子的奇思妙想,在与材料交互作用中明达,让孩子在实际操作中自己发现答案.自己整理经验,自主获得发展.使他们的学习更为主动积极,培养好学.探究的品质。  相似文献   

2.
随着幼儿园主题性探索活动的开展与研究,孩子们对这种能充分发挥主动性的活动越来越喜爱,他们三五成群,围绕着某个主题饶有兴趣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进行着研究,也许,他们会花上几天或是几个星期来从事自己的研究。可以说,这样的活动是最能体现孩子自主性的。在主题性探索活动中,孩子们尽情地驰骋在自己的探究世界中,而且,还有许多话想说,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想法、愿望与要求,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一、“我带来的,我喜欢”在主题性探索活动中,许多主题都来自于幼儿的日常生活,甚至是其中的一个点、一个陀螺、一个皮球、一条小金鱼……  相似文献   

3.
正"幼儿园是宝宝的围城,有的宝宝想进去,有的宝宝想出来。幼儿园也是我的围城,我一边盼着她能通过幼儿园,融入这个庞大的世界,一边又难分难舍,别过脸去,比孩子哭得还要伤心。"这是一位家长在孩子刚入园时告诉我的,当时,她正悄悄躲在教室外面,透过窗户的一角往教室里张望,搜寻着自己宝宝的身影,脸上挂着大写的焦虑。而此时,她的宝宝已经在娃娃家的角落里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与游戏,乐此不疲地往碗里舀着各种色彩缤纷的纸  相似文献   

4.
西子姐姐     
西子姐姐:我有个缺点,就是懒,自己的事情总要让别人帮着做。比如,我看见妈妈在洗衣服,我就会想,妈妈洗衣服很辛苦,明天,我自己的衣服要自己洗。可是到了第二天,我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还时不时地让妈妈帮我做这做那的。西子姐姐,我怎样才能改掉这个毛病?浙江桐乡市乌镇镇民合中心小学403班陆雨时你知道自己有这个毛病,如果一心想改掉,就一定能够改掉。现在你还需要一些帮助。比如,你可以和妈妈约定,让妈妈不要给你洗衣服。当然啦,你要一步一步做:1.先洗一些小衣物;2.一次洗1~2件小东西;3.每星期洗1~2次。等你能够做到以上几点后,再给自己增加…  相似文献   

5.
活动背景在日常活动中,我发现很多孩子的交往能力有待提高,合作意识也比较淡薄。特别是当我请他们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完成任务时,孩子们总是会显得有些不知所措。在正常的交往活动中,往往也会遇到很多不会解决的问题。因此,结合我园开展的关于“幼儿行为问题研究”这一课题,生成了本次活动,希望能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交往、合作的乐趣。活动目标1.在轻松的环境中敞开自己的心灵,快乐地交朋友,学会和伙伴交往的正确方法,并且乐意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2.在游戏过程中探索与同伴合作的方法,使幼儿喜欢合作,有一定的集体意识。活动准备1.从中、大…  相似文献   

6.
"魔术"止哭     
已是小班开学的第二周,以王琛为首的几名幼儿来园时仍大哭不止.为了让他们感受上幼儿园的乐趣,我找来了几张白纸对他们说:"你们谁不哭,我就变魔术给谁看."一个孩子听说变"魔术",马上不哭了,好奇地看着我.我学着魔术师的样,神秘地抖了几下纸,然后将纸按在墙上,嘴里不断说着"变",手里很快地叠出了飞机.我又拿出第二张纸对他们说:"你们还想让老师给你们变什么?"有的孩子说小猫、有的孩子说小鸟、有的孩子说小狗,还有的说军舰等等,我一一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对孩子们来说,"运动即是生命".可以说,作为教师的我,最先喜欢的肯定是爱说爱动的孩子.因为,经验告诉我:大多爱说爱笑爱动的孩子反应快、爱动脑、接受力强.于是,在工作中,我不断地探索、寻找、总结,然后尝试着去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我充分利用孩子的这一天性——爱动,让他们在课堂上也动起来、笑起来,让知识在他们的玩笑中、活动中灌输到心田,让这些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轻松愉快地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8.
在实施课程课改的十多年里,我与学生一起成长,与新课程共同进步,感受颇深.每一课课后的教学随笔记录着我与学生成长的点滴,激励着我充满希望地前行,课程改革真正给我和孩子们带来了一片自由宽广的晴空. 解放孩子的肢体,让他们在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 新课改带来了适合于儿童学习的数学,这种数学是现实的、生活化的、活动的、可操作的,能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索的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获得自信、成功,使学生具有成就感, 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  相似文献   

9.
在实施课程课改的十多年里.我与学生一起成长,与新课程共同进步,感受颇深。每一课课后的教学随笔记录着我与学生成长的点滴.激励着我充满希望地前行.课程改革真正给我和孩子们带来了一片自由宽广的晴空。解放孩子的肢体,让他们在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新课改带来了适合于儿童学习的数学.这种数学是现实的、生活化的、活动的、可操作的.能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索的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获得自信、成功,使学生具有成就感,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活动最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人的生命力和丰富  相似文献   

10.
前几天,趁天气好,我们幼儿园在体委大草坪里举行了一次集体放风筝活动。活动中,大多数孩子玩得都很尽兴。只是由于风筝是由孩子们自己准备的,质量有好有差。有的孩子的风筝没玩多久就飞不起来了。他们就坐在草地上,抬着头,仰望着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别人的风筝;有的低着头,看着自己手上那不争气的风筝发愣。这些孩子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他们多想和别人一样继续玩下去呀!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放风筝的乐趣,我想到了一个办法,决定  相似文献   

11.
崔文红 《辅导员》2013,(2):68-68
<正>在实施课程课改的十多年里.我与学生一起成长,与新课程共同进步,感受颇深。每一课课后的教学随笔记录着我与学生成长的点滴.激励着我充满希望地前行.课程改革真正给我和孩子们带来了一片自由宽广的晴空。解放孩子的肢体,让他们在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新课改带来了适合于儿童学习的数学.这种数学是现实的、生活化的、活动的、可操作的.能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索的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获得自信、成功,使学生具有成就感,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活动最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人的生命力和丰富  相似文献   

12.
低年段的孩子能自己主动探求知识吗?教师能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去选择,去发现吗?孩子在学习中的第一步都要靠教师引领吗?基于这样的思考,我想以我的实践求证.我决定以苏教版第三册<小鹰学飞>为依托,组织学生来一次自主阅读下的"发现".  相似文献   

13.
从2008年第一次参加海峡两岸科学教育论坛活动后,每年都翘首期待着新一届论坛活动的到来。因为每次论坛的研讨主题,不同区域教师的观摩课,都如同给我打开了一扇扇新的窗户,让我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静心思考自己的教学理念,理性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本次论坛主题是宇宙和天体,我想孩子对宇宙、天体是好奇的,对它们有着了解的渴望,但他们这方面的已有知识是零散的  相似文献   

14.
金海宁 《山东教育》2003,(18):35-35
设计意图在以往的操作活动中,我发现幼儿对编纸很感兴趣。因此,我从幼儿兴趣入手,引导幼儿在参照图示的基础上自己编出小乌龟,并能大胆设计画面,利用辅助材料合理布局。让幼儿在主动的探索活动中发展观察力、想像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活动目标1.学习向左编纸(符号图示:L)的基本要领,会看编纸符号示意图()编出小乌龟。2.幼儿能根据自己的想像,创造性地利用各种辅助材料布置小乌龟的家。3.激发幼儿热爱小动物的情感。活动准备1.教师教具:录像机一台,录像带一盘(儿童剧《小乌龟的家》)。编纸符号示意图一张,示范用纸条2根,编好的成品乌…  相似文献   

15.
三年级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的写作要求,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半独立性写作实践,引导其摸索作文的一般规律,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神秘感,从而引导三年级学生作文起步.现在最需要给孩子的就是自由的空间,多让我们的孩子在自由的空间里说自己想说的话,多让我们的孩子在自由的空间里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为了让孩子能在自由的空间里说话、写话,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尝试着.  相似文献   

16.
课题生成 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孩子们对小枕头很感兴趣,午睡时他们一会儿抱抱小枕头,一会儿又抛接小枕头,非常开心.我想:何不收集一些靠垫,组织一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获得一些认知经验,得到一些动作发展呢?为了让孩子能更加快乐地玩,我设计了蚂蚁妈妈带蚂蚁宝宝玩"面包"的情节,增强了活动的游戏性和情景性.  相似文献   

17.
吕燕 《学前教育》2005,(1):20-20
在一次想像画活动中,我让幼儿根据半个西瓜皮进行添画。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我提供了不同层次的材料,一种是用颜料刷画出半圆形的物品,一种是用半圆形纸拼贴,还有一种是合作画半圆形的物品。提供这些材料的意图是希望幼儿能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但是,在选择的过程中,出乎我的预料.很多能力强的孩子选择了简单又省力的用颜料刷画。而剩下来的合作画则留给了能力弱的孩子。在操作的过程中.用颜料刷画的孩子很快完成了作品.而能力较弱的孩子在构图、添画活动中遇到了很多困难。经过老师的指导。这些能力较弱的孩子才最终完成了作品。  相似文献   

18.
生成游戏是指教师根据幼儿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兴趣、需要,及时组织与引导幼儿开展各种相应的游戏,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问题和发现去探究、拓展与延伸活动,丰富和深化有关经验,来促进幼儿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及其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在生成游戏“儿童乐园”中,我尝试和幼儿一起构建游戏网络,下面,想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一、捕捉兴趣,诞生游戏主题在自主性游戏中,哪些游戏更适合孩子?应该确定什么样的游戏主题?我认为:l.游戏主题要新颖、有创意,能引起大多数幼儿的兴趣。2.是否注重幼儿创造性、主动性、独立性的培养,是否能促进幼儿身心全面…  相似文献   

19.
袁敏 《教育文汇》2012,(1):25-26
为了养成积极向上的班风,我在教室墙壁上布置了"花儿朵朵"专栏,每个孩子都有一朵吹塑纸剪成的大花贴在专栏内。"小红花"每周评选一次,凡是能严格要求自己、各方面表现较好的孩子都能得到一朵小红花贴纸,对成绩进步明显、表现突出的孩子则随机奖励一朵。孩子们把象征着荣誉的小红花贴在自己的大花栏上,那高兴劲儿就甭提了。  相似文献   

20.
有效教学要求老师能发现和注重课堂自然生成的资源,让生成走向有效.从一次课堂生成的教学案例讲起,这是复习关于连带体运动分解的习题课,课前我准备了几道例题,想让学生自己解题、说题、并评题,把课堂还给学生,其中第一题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