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文学形式。它对仗工整、韵律和谐、文字精美,“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巴尔扎克),是我国用途很广,使用频率很高,雅俗共赏的文学样式。现行小语教材大都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力作。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巧妙地把相关的对联引入课堂,联文相配,珠联壁合。促成优势互补,这对于弘扬民族文化,陶冶学生情操,开阔学生视野,优化阅读有很好的作用。下面略作论述。激趣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兴趣和愉快的情绪对认识起组织作用。教学中,抓住课文特点,精选与课文内容丝丝入扣的对联,以联引文,能有效地集中学  相似文献   

2.
对联,俗称楹联、联语、对子,是我国传统文化领域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它格律严谨,对仗工整,韵律和谐,蕴意丰富,深受人们喜爱。历史教学中如能恰当引用对联,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巧借对联艺术,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兴趣是知识入门的向导。利用对联,可以使乏味的知识变得妙趣横生。如在讲“袁世凯的独裁统治”一课中“护国运动”这一小节时,为了让学生对袁世凯有一个较为完整的印象,笔者给学生出示了一幅对联:“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然后引导学生从对联的基本常识入手分析:此联中的“千古”对“万岁”,符合对联要求,而…  相似文献   

3.
戴宇 《考试周刊》2011,(19):56-57
对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千百年来,前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立意深邃、言简意赅、情趣盎然、脍炙人口的名联佳作,这些对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有着积极作用。语文教师妙用对联,既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语文素质教育的重心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联作为一种特殊文学形式,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一定作用。周汝昌先生说,对联是一种“精粹”,一种“提炼”,一种“升华”。对联具有其他文学形式无法替代的优势,进行“对课”训练不仅能使学生的语言基本功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比如出联“酒能成事,酒能败事”,应对“情可醉人,  相似文献   

5.
“两行文字”——对联,是中国汉语言文学丛林中最具民族特色的一枝奇葩。这种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体裁,本身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底蕴正与当前语文教学所倡导的人文精神琴瑟和鸣。不仅如此,它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具有非同一般的作用。因此,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在中学语文试卷中时常能见到对联形式的题目,而在语文课堂中引入对联艺术,已成为许多有识之士的实际行动。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对联到底还是较为生疏的。那么如何将对联引入教学,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培养爱联兴趣,激活语…  相似文献   

6.
对联,是一种喜闻乐见、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的文学形式,语文教师恰如其分地选取对联,恰到好处将其介入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不仅可以浓厚语文课堂的“语文昧”,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兴趣,而且可以引导学生纵横拓展,谈古论今,提高语文素养。现以阅读教学的几个环节和作文教学的几种表达形式为宇,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7.
我是个酷爱对联的人,又是中学语文教师,故深感教学一些有关的对联知识,或引导学生学习欣赏一些古今名人名联,是语文教学适应社会需要的措施之一,也是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我所讲的引用对联,当然是紧密配合课文教学的,绝不是指油水分离,或节外生枝。多年来,我将学习欣赏对联与阅读课文熔于一炉,配合初中一百八十篇课文,给学生选读了五百六十副古今名人名联,分册分课选读,篇篇均有,并编印成册,人手一份。我的原则是:依据教材选联,针对需要教学,力求做到联语与课文在思想性、知识性和艺术性、趣味性等方面的最佳结合。几经琢磨实践,再实践再琢磨,我体会引联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有如下几点: (一)引联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所谓“寓学  相似文献   

8.
漫话对联     
对联,又叫楹(Yíng)联、联语、对子、联对子。作为中国的一种独特文学式样,从古到今,用途非常广泛。从前私塾专门设有学习对联的功课,叫“对课”,并且抓得很扎实。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道:“正午习字,晚上对课……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这是为日后写作对联、填词作诗打基础。今天的青年学生不必写古诗词,但对联还是经常要写,即使从欣赏名联佳作角度出发,也有必要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一、对联的来源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先秦著作中,对偶句多,如《尚书》“谦得益,满招损”,《诗经·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数理化》2007,(2):36-36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一块瑰宝,不少对联与数学结缘,成为佳联妙对,我们在欣赏这些对联时,既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又提高了文学修养,别有一番情趣。  相似文献   

10.
2004年全国高考的四套语文试卷中均出现了给春联对下联的试题;单独自主命题的浙江卷、福建卷、广东卷则将全国卷的给“春联”对下联分别延伸为给“行业场所联”、“思想修养联”、“植物瓜果联”对下联;上海卷也考查了对仗的有关知识。据此,我们有理由大胆预测,2005年全国卷将继续试行对下联,各地卷也将有可能流行对联试题。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阔的应用空间。而现在的学生,接触对联较少,对联的基本知识也相当匮乏,因而要他们对对联,显然存在不小的难度。如何增加学生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让他们…  相似文献   

11.
对联是世界上唯中国所独有的文学样式和实用文体,是我国文艺园地和应用写作中的奇葩.对联的语言生动凝炼,内容高度概括,形式极其工整,音节非常和谐,具有美的属性。在丰富多彩的对联中,数词的艺术运用极其广泛.许多有名的妙对佳联,恰当而巧妙地运用数词,产生了各种不同的修辞作用和艺术效果,使联语情趣横溢,诗意盎然.  相似文献   

12.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我国文学百花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我国,对联可以说是相当地普遍。作为中学生,也应该继承和弘扬这一优秀文化传统,熟悉并掌握对联的一般知识,并且要能书写出独特、新颖、精彩的对联。对联不仅能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能考查学生的知识面和文学素养。因此,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中,全国卷、广东卷和浙江卷中都出现了对联试题,让人耳目一新,并且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谈对联的复习备考。  相似文献   

13.
活动目的1 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课内交流 ,知道对联是我国独特而宝贵的文学遗产 ,是我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枝奇花异草。2 丰富、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 ,了解对联的特点 ,并尝试练习对简单的对联。3 激发学生语文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说话和思维能力。活动准备向学生推荐一些谈对联的书籍和文章 ,并要求学生摘录一些对联故事、知识 ,搜集精彩的对联 ,准备课内交流。活动过程第一课时一、讲对联故事主持人 :同学们 ,这段时间 ,我们都读了一些关于对联的书和文章 ,知道了一些有关对联的知识 ,长了不少见识。今天 ,我们就来随便聊聊对联…  相似文献   

14.
对联作为我国独有的文学形式,具有诸多的美学特点,在语文教学中适当运用古今名联进行教学,以吸引学习兴趣、加深课文理解、提高鉴赏水平、培养语感能力、积累写作知识.本文论就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联的运用谈几点个人的尝试和看法,求教于大方之家。一、运用中学语文课文中现成的对联,把握文章中心语文课文中有不少文章直接引用了前人的对朕,而且这些对朕在文章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学时,抓住这些对联讲情讲透,也就抓住了全文的思想脉搏.例如《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毛泽东同志引用解缙的一副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  相似文献   

15.
对联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学样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短小精悍,能表达复杂的内容,说明深刻的道理。近年来,对联题已成为考查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题型之一,它可以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分析、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但是对联在现代语文教学中一直是个盲点,鲜有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对联,故学生对对联知之甚少。对对联这一传统文学样式进行渗透教学,就显得十分必兽.  相似文献   

16.
对联趣谈     
郭艳红 《下一代》2011,(3):17-17
对联是一种集诗歌、书法为一体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对联的种类繁多,可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谐趣联等。  相似文献   

17.
第一课时活动目的1 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和课内交流 ,知道对联是我国独特而宝贵的文学遗产 ,是我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枝奇花异草。2 丰富、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 ,了解对联的特点 ,并尝试练习对简单的对联。3 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说话和思维的能力。活动准备向学生推荐一些谈对联的书籍和文章 ,并要求学生摘录一些对联故事、知识 ,收集精彩的对联 ,准备课内交流。活动过程一、讲对联故事主持人 :同学们 ,我们都读过一些关于对联的书和文章 ,知道了一些有关对联的知识 ,长了不少见识。今天 ,我们就来聊聊对联。如果我们在聊…  相似文献   

18.
诗歌、对联是我国重要的文学形式,是人们喜闻乐见、广为流传的文化传承器,在民间有广泛的基础,如对联中的春联、装饰联、专用联(挽联、寿联、婚联、喜联、座右联等)、交际联在民间曾广泛使用。通过这些文学形式,人们可以状景叙事,抒情寓意。以精练的语言文字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9.
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学底蕴和人文素养,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指导学生正确筛选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发挥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这四个方面对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语文素质教育的重心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联作为一种特殊文学形式,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一定作用。周汝昌先生说,对联是一种“精粹”,一种“提炼”,一种“升华”。对联具有其他文学形式无法替代的优势,进行“对课”训练不仅能使学生的语言基本功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比如出联“酒能成事,酒能败事”,应对“情可醉人,情可伤人”,“烟可提神,烟可伤神”、“书可医人,书可害人”、“水可载舟,水可覆舟”,这可以说得上是哲理思考后的“精粹”;再如出联“修业勤为贵”,体育爱好者对“锻炼恒是金”、文静的学生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