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前很多学校没有显微投影仪,给生物课的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利用显微镜改制成显微投影仪,改装简单,操作方便,一物二用,能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采用普通生物显微镜,如用 XSB—03型生物显微镜,把低倍率物镜(如用放大倍数为10、N.A.0.25的物镜)安置在物镜  相似文献   

2.
一、填空题1.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标本通过物镜成一个_______像,像成在目镜_______位置,通过目镜观察时,目镜再把这个像_______次.若物镜和目镜对标本的放大倍数分别为ml、m2,则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_______.2.望远镜镜筒两端各有一组透镜,靠近_______的叫目镜,靠近_______的叫物镜.物镜相当于一个_______,能成一个_______的_______的_______像;目镜相当于一个_______,能成一个_______的_______的_______像,因此,我们看到的是_______的虚像.3.人眼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物体对于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望远镜物镜所成的…  相似文献   

3.
高二生物实验,有四个实验要用到生物显微镜。作为一名生物实验员,除了能正确使用生物显微镜外,其中的一些常见数字也应了解清楚,这对于提高自己使用显微镜的能力会有帮助。1 物镜上的主要参数物镜上通常标有“40/0.65”,“160/0.17”等主要参数,其中“40”表示放大倍数,“0.65”表示数值孔径(numerical aperture,简写为N.A),“1601/0.17”分别表示镜筒长度  相似文献   

4.
在生物教学中,显微照片的应用极大的方便了理论教学和实验演示。常用的普通型生物显微镜配上显微摄影装置后,可以进行显微摄影。但在实际使用中却会遇到许多必须要考虑的实际问题。 1.照明问题 拍摄时可采用自然光或灯光,一般都用固定的电光源,这便于控制曝光。但在彩色摄影过程中应考虑偏色问题的出现;在用低倍物镜拍摄照片时会出现照明中像面亮度不均匀的缺点。解决办法是采用柯拉照明(即在其光源与聚光镜之间加一块毛玻璃),使得像面亮度均匀。而使用高倍物镜对此却要求不严格,因为高倍物镜的线视场小,用临界照明问题不大,稍为调整一下集光器即可使视场亮度均匀。  相似文献   

5.
生物实验是生物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讲究科学性,准确性。这里通过显微镜、解剖实验,罗列一些实验操作时易犯、易被忽视的问题,以引起大家的注意。一、显微镜实验 1.旋转物镜时,应用手旋物镜盘,不能直接旋物镜头。听到固定卡的响声或手感有阻力方为对好。 2.放置玻片标本时,注意片子的正反面,一定要使盖片面向上。3.在调节物距时,一定要用眼在外面直接看物镜, 调节粗准焦螺旋,使低倍物镜距玻片约0.5厘米,绝不  相似文献   

6.
生物显微镜是一类把光学原理应用于窥探微小物体的精密观察仪器,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在显微镜的各个部件中,以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最为重要,任何一个成像部件出现故障都将直接影响观察效果,而有些成像质量的下降肉眼不易直接观察到.对这类成像质量下降的检测方法我们可用观察物镜星点像进行判断.现将检测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光学系统是显微镜的心脏,而物镜又是光学系统的关键,它的质量如何决定了显微镜的光学性能,在一台显微镜上,物镜是主要部件。为了延长物镜的使用寿命,有必要延长加强保养。 物镜长期使用之后,镜片上会长霉或有灰尘,但使用者一般不敢自行折卸清洗,因为高倍  相似文献   

8.
单式显微镜是由单一透镜一次放大成像而得名,成正实像,构造简单.实质就是透射光观察高倍放大镜。16世纪荷兰学者德斯卡蒂斯描述过这种装置‘是用凹面反射镜照亮标本。相对应的如生物显微镜等是由物镜、目镜两次放大成像的叫复式显微镜.成倒虚像.构造复杂,是两次放大的高倍放大镜。单式显微镜(下称单镜)、复式显微镜(或生物显微镜·下称生镜)都是光学透镜成像.统称光学显微镜。两镜虽在外形、体积、重量、价格等方面差异大,但其基本构造、成像原理、性能、使用都基本相同。一切工具一是贵在实用·二是各有其K又有所短各有其用途…  相似文献   

9.
一、显微镜的镜头 显微镜的镜头分两种:目镜和物镜.二者在显微镜上的位置不同. ①如何区分目镜和物镜?(可以根据有无螺纹:目镜是套在镜简上端的,没有螺纹,而物镜是通过螺纹固定在转换器上的,有螺纹.因此,根据有无螺纹可判断镜头是目镜还是物镜.  相似文献   

10.
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一种精密的光学仪器,而物镜是光学显微镜最重要的部件。本文介绍光学显微镜物镜的标示、使用和维护,为中学生物学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光切法显微镜是以光切法为测量原理,测量表面粗糙度的专用光学仪器之一。文章主要就光切法显微镜物镜放大倍数确定问题加以阐述,解决了显微镜的使用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物教学》2016,(8):53-54
<正>显微镜是生物学科必备的实验器材。而多数学生对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只是一知半解,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本文主要解释了高倍目镜为什么比低倍目镜短,高倍物镜为什么比低倍物镜长,高倍物镜的镜孔为什么比低倍物镜的镜孔小,高倍镜下的视野为什么比低倍镜下的视野暗,  相似文献   

13.
光的衍射有近场衍射和远场衍射两种情形。近场衍射如小孔成像,当孔的尺寸比较大时,光线沿着直线传播,当孔小到一定程度,光线偏离了直线传播发生衍射,孔越小,衍射越显著,物体的几何像失去了清晰的轮廓,而且在边缘附近出现一系列明暗相间的条纹,从而影响了成像的质量;远场衍射如望远镜、显微镜,在物镜的像面上形成的几何像点由于衍射效应变成了一系列的衍射斑,衍射斑重叠越多,像越不清晰,严重影响了成像的质量,使得光学成像仪器的像分辨本领也有了限制。  相似文献   

14.
1误区:通过不断增大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来看清更微细的结构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放大率)和分辨率是显微镜性能的重要指标。显微镜放大物体,首先经物镜第一次放大成像,再经过目镜在明视距离内第二次放大成像,因此,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的放大倍数和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但这  相似文献   

15.
在选配物镜和目镜时,主要考虑两个问题:第一,类别上的匹配。即所有的平场物镜,都要与特制的平场目镜配合使用。第二,放大倍数的合理匹配。在一定的放大倍率下,物镜和目镜可任意组合,但其组合的前提,主要是考虑有效放大率,这是正确使用显微镜的一个重要法则。显微镜的有效放大率,为所用物镜数值孔径500~1000倍,即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等于该物镜数值孔径的500~1000倍。假如你使用数值孔径为0.65的40X物镜观察标本时,应选多大的目镜与物镜合理匹配呢?首先依据有效放大率求出有效总倍数,再被40除…  相似文献   

16.
本刊83年第1期介绍了一种方法,我们在教学中作如下改动,实验效果也很好。用学校生物显微镜,目镜镜头15×,物镜镜头5×,仍用碳料做实验(要求见参考书)只是把水  相似文献   

17.
一、显微实验课的不易操作性 1、显微镜是精密仪器.操作不好就不易看清,所以老师要不停地巡视、指导;仪器较贵,目镜、物镜、反光镜都是可拆卸的。不自觉的学生一时糊涂就会私自拆下带走:手脚多的同学到处摸,很容易弄花目镜、物镜的镜头:操作不当,很容易冲破载玻片或永久装片:制作的临时装片。由于操作不当也会使物镜的镜头受到污染:装显微镜的箱子很容易被走来走去的学生碰翻、碰掉:如此等等都是老师昕要担心的.而学生的好奇心强.  相似文献   

18.
生物课,要做观察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的实验。做这项实验的基本仪器是显微镜(图1),怎样学会使用显微镜呢?首先要知道显微镜能显微的缘由。这就得从显微镜的两组凸透镜(物镜、目镜)的成像规律(见初中物理)说起。把物体(如玻片标本—细胞)置于物镜的焦距附近,  相似文献   

19.
牛顿式反光天文望远镜,是一种比较高级的望远镜。由于其物镜是反射曲面镜,因此,这种望远镜能消去影响最大的像差——色差,如果适当的控制镜面形状,还可以控制另一种影响较大的像差——球差。而且其物镜对玻璃要求不高,不必采用价值较贵的光学玻璃,用一般普通玻璃就可以了。故这种望远镜是一种较好的普及仪器。一个50倍到150倍左右,口径10~15公分的牛顿式反光望远镜,用它不但可以观测太阳黑子、月亮的环形山、大行星的大卫星、火星的极  相似文献   

20.
显微镜是生物实验中必不可少的观察用具。作为一名实验工作人员 ,对普通生物显微镜的保养工作应不容忽视。a .将显微镜编号。为了保管的方便 ,将所有显微镜用 1,2 ,3……编成序号 (用油漆将编号写在箱外醒目的位置 ) ,然后将每台显微镜内的目镜、物镜的个数以及各自的放大倍数对应写在一张小纸片上 ,贴在箱门的内壁。每次实验将显微镜对号入座 ,这样 ,就避免了学生在实验中东抓西扯 ,实验完毕 ,检查仪器时也一目了然 ,节约时间。b .做好防潮、防尘、防腐蚀、防热等保管工作。①防潮 :在箱内放上一两袋变色硅胶或其它干燥剂 ,柜子内底部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