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说在文化情感上表现出矛盾心态。作者创作的特殊背景影响了他的文学表达。在朱先生和白嘉轩这两个文化典型身上,在革命与文化。性与文化,乡民与文化关系的具体展现上,都给人留下一言难尽的体验。  相似文献   

2.
文化认同既是民族认同存在的根基,也是国家认同的核心要素。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认同已然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中华文化认同也面临新挑战。大学生作为精英群体,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主力军,因此以凝聚中华文化精髓和当代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加强文化认同教育,成为当务之急。文章通过对文化认同的可控性因素研究,提出利用多样的文化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认同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定位是全球化背景下实现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在这个历史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具有超稳定结构的中国传统文化遭遇到了现代性的冲击和消解。如何构建当代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将是一个紧迫而又复杂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的提速,各民族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全球化解构和重塑着传统社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这为各民族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平台。与此同时,全球化又无情地侵占和挤压着民族国家的发展空间,尤其是侵占和挤压着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空间,从而使各民族国家又面临着认同危机。各民族国家既要持守本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要面向全球化;既要认同传统社会,又要不断重建新的认同。本刊特约了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的几位教师撰写了一组文章,他们分别从认同危机的涵义、人学视野中的共识及认同、文化认同的根源以及认同的未来重建等方面发表了各自的看法,现发表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关注人的情感发展规律,重视情感教育理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是通过对青少年在平时有意的活动中情感熏陶的认可,培养和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刘凤英 《高教论坛》2014,(3):30-32,3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在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面临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以及大学生的逆反情绪的影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分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探讨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坚持的教育原则。  相似文献   

7.
俞弘 《鸡西大学学报》2014,(10):139-141
小说《喜福会》塑造了四个在美国长大的华裔美国女人。她们挣扎在母亲传授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成长环境熏陶的西方思维方式之间,建构了双重的、相互矛盾的种族和文化认同,成为美国主流社会边缘化的华裔美国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们逐步找到了自己身上东方和西方两种文化元素的融合点,重新塑造了理想化的双文化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8.
郁达夫《故都的秋》点明了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三个特征。历来赏析文章对“清”“静”特点的阐释比较清晰,而对“悲凉”的阐释多是从景物描写中去理解和概括,深层原因有待我们更深入探究。从“生命认同”“文化认同”“审美认同”三个角度来探讨“悲凉”产生的原因,解答作者愿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的疑问。  相似文献   

9.
大学的价值观教育与文化认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大学的价值观教育与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为核心,主要以美国为例,描述了大学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和手段及其所认同的文化,并且从文化生态与教育理念两个关键层面比较了中美两国大学的价值观教育,旨在理解其中存在的根本性问题与危机,从而使大学能够改善其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心理学视角出发,探讨了民族认同的相关概念、主要研究对象、影响因素、研究主题等,并提出了当前阶段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未来民族认同研究提出全面整合民族认同概念,丰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以及拓展研究主题的建议,用以指导民族认同研究和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11.
形成全社会认同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情感支撑,无论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要增强情感认同,唯有如此,方能深入人心。基于此,本文从情感认同内涵出发,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作用机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缺失的现状、现实后果,探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实践旨归,以期为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着力点与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然是做人的工作,那么,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效果就有必要从人的情感角度找突破口,以情感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入行的关键环节。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研究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到实践均具备情感认同的动力基础。因此,在实践中,应注重从敬畏感、信任感和责任感的情感路径上,培育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小说《狼图腾》内在意蕴的分析,力图挖掘出在"狼"意象表征背后所蕴涵的以"狼图腾"为文化内核的草原游牧文化精神,从而揭示出在人类学视域下,小说《狼图腾》所彰显出的文化认同理念。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下,文化身份是一个不断改变的动态过程.在多元化的语境中,人们必须以开放的心态追寻和构建起新的文化身份,才能和谐的发展.在整合李安拍摄的电影<推手>所包含的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围绕影片中的冲突探讨中西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华裔移民个体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在多元化的社会语境中构建起植根于中国文化基础之上的新的文化身份,达到有效的跨国界和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5.
加强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澄清不同层次上对党的情感认同、组织认同和价值认同的关系,对于增强大学生对党的认同教育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高校应切实关心并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增强大学生对党的感性认知;强化高校的党建工作,增强大学生对党组织的形象认知;大力宣传党的执政理念,促成大学生对党的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16.
"五个认同"即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它们之间相互链接、依次递进、循环论证,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五个认同"内涵丰富,实践形式多样,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应从情感认同、价值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四个实践向度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17.
学生对一门课程的情感认同深刻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如何设计出让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如何引领学生深入思考以及将课堂所学投入实践这是教师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本文从教师亲和力的构成要素入手根据教学实践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8.
关于“全球化”与文化认同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中国知识分子对于全球化有两种比较典型的态度与回应方式,一种是自由主义与普遍议的,认为人球化将导致经济的市场化,政治的民主化,文化的宽容与言论的自由,春结果是中国将变得更加民主自由,人民将有更大的政治与文化权利,这是8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批判话语以及五四启蒙主义现代性的延续,它瞳点依然是在民族-国家的框架中分析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在官方/民间的关系中争取政治文化的自由与民主,它是反民族主义,是世界主义的,它的批判矛盾指向国内的文化霸权-主要是官方的文化霸权,认为全球化有助于打破这个霸权。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社会前行的道义基础,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撑,其培育是一个逐步积累、形成共识的过程。理性认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想基础,情感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本要求,二者的有机结合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创造的红色文化,是思政教学宝贵的课程资源。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学,不是贴标签、喊口号,而是用"红色"浸润学生心灵,增强学生对党的领导必要性的认识,厚植学生家国情怀。需要发挥情感认同的催化作用。本文在此基础上,探索思政课教师调动、激发学生情感来促进学生认同红色文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