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日益严峻,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加入到隐性就业的行列。对大学生隐性就业的现状及成因进行分析,对大学生从事隐性就业的利弊进行探讨,并提出若干对策建议,从而推进当代大学生隐性就业的显性化、正规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隐性知识具有内隐性、不完全竞争性、无限延展性、行动导向性,是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基石。大学生隐性知识的学习,需要国家和企业两方面努力解决学生获取隐性知识外部动机不足问题;通过改革人才评价机制,为主体获取隐性知识提供长久的激励和制度环境;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4.
基于隐性知识培育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性知识是科学创新的重要源泉。把握隐性知识的内涵与特征,揭示隐性知识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从而建立促使隐性知识升华的有效途径——培育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对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和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校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对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内涵、理念以及对大学生个体发展的积极作用的基础上,提出高校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对策: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机构;二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大学生志愿服务浓厚氛围;三是发挥高校优势,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四是健全各项制度,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许多大学生求职困难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却普遍反映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且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这种供需矛盾的困境主要是由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存在问题导致的。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命题。通过对在四川省内就职的3000名大学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不足,从高校视角探究导致这些不足的原因所在,提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隐性知识的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育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隐性知识的内涵与特征,论述了隐性知识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进而提出了基于隐性知识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我国大学生就业心理和就业能力现状,探明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通过采用资料收集分析、理论演绎分析和逻辑推理的方法,从心理资本理论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结果表明:大学生可以通过提高自身包容、感恩、乐观、韧性和自我效能感等五个心理资本维度来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相关研究结论可作为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培训和大学生自身素质培养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其发展状况将会对社会的稳定产生深远的影响。结合天津工程师范学院职教学院学生的发展状况,对大学生的知识能力进行较为全面的调查了解,有助于掌握学生能力发展的现实状况,了解他们在学习、择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大学生就业竞争压力的进一步加大,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日益引起高等教育研究者和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文章从择业教育的角度入手,首先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容以及通过择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必要性,进而基于择业教育视角指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所要实现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四条主要途径:合理安排课程、增加职业规划方面的教育指导性内容,增加就业指导的宽度和深度,有意识地引导大学生参加与就业相关的社会实践,丰富心理疏导方面的教育手段。  相似文献   

11.
就业是民生之本。引导大学生获取自我管理、他人管理、任务管理的就业隐性知识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和企业隐性知识共享不同的是,大学生就业隐性知识共享具有“大学生知识基础差异性小”、“传播者垄断知识的心理不明显”等优势。及时介入自我传播、开展平等的人际传播、利用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引导组织传播,可以推动个体隐性知识被更多的个体获得,最后成为组织成员共同的财富。  相似文献   

12.
面对知识社会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各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更多源自于隐性知识的生成与获得,大学创业教育的实质就是探索有利于创业隐性知识生成与转移的环境,有效促进创业隐性知识的生成、转移与共享。  相似文献   

13.
当前知识失业的状况广受关注,坚持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方向无疑是正确的,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大学毕业生是一种特殊产品——准公共产品,不但大学生的培养和生产需要政府依靠公共财政机制进行干预,大学毕业生的配置和安排也需要政府积极介入。该文就当前形势下知识失业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当前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就业能力不足已成为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核心问题。本文探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当我们一直关注着大量城市工人下岗、农村失业劳动力增多的同时,近两年来,在各大城市的公共场所, 稍细心的市民和旅游者都不约而同地发现,公共汽车上的售票员中大学生多了,开出租车的司机也有了研究生,就连给酒店拉开大门的门童,也是某大学的高才生,这种现象就是经济学家,特别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学者们,称之为的“知识失业”。所谓知识失业,又叫“知识性劳动力失业”(Educaced Unemployment),是指受过较高教育的知识劳动力处于不得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难之所以在短期内难以解决,除却诸多宏观因素外,还在于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性别、户籍与工作经历等各种隐性的歧视。相比较于显性就业歧视而言,隐性就业歧视存在的方式更为隐蔽,对大学生求职的影响更大,其解决的制度设计成本也更高。  相似文献   

17.
浅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芳 《现代企业教育》2010,(22):186-187
就业是高校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课题,就业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大学生事业的成败。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规模逐年扩大,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短时期内不会减弱。文章从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搭建多重实践平台、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和提升综合素质能力等方面,阐述了高校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经验和做法,以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困境,实现自己的就业目标。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职业能力需要显性职业能力和隐性职业能力的融合。以隐性课程、文化传统和环境情境为载体的隐性教育,因其所具有的教育途径的间接性、教育传递的渗透性、教育接受的自主性等特点,对在校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影响无处不在。加强隐性教育建设是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9.
就业是民生之本。引导大学生获取自我管理、他人管理、任务管理的就业隐性知识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和企业隐性知识共享不同的是,大学生就业隐性知识共享具有“大学生知识基础差异性小”、“传播者垄断知识的心理不明显”等优势。及时介入自我传播、开展平等的人际传播、利用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引导组织传播,可以推动个体隐性知识被更多的个体获得,最后成为组织成员共同的财富。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高校应从自身做起,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着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从而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