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颜色词是极富表现力的语言,英汉语言在色彩运用以及赋予色彩的联想意义方面既有相同点,又有差异,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颜色词的联想意义也将具有新的内涵。本文用文化对比的方法,从色彩与喜庆、尊贵、色情、情感、经济、政治几方面就英汉颜色词的文化联想意义进行分析比较,以管窥英美民族与汉民族文化心理的异同,以期对消除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英汉语言中的基本颜色词具有相同的概念意义,但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这些颜色词的联想意义存在差异,“颜”外之意却有趋同之势.对比分析英汉色彩词的联想意义有助于加深对英汉两种语言渊源及其发展趋势的认识,并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3.
色彩词不仅表示客观色彩意义,而且还有丰富的联想意义.汉英两种语言中都有丰富的表示和形容颜色的词汇,但由于各自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文化传统,各种色彩词所产生的联想意义也不尽相同.本文试图从文化对比的角度,对汉英色彩词的联想意义进行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姜雪琴 《考试周刊》2015,(42):83-84
颜色常常蕴涵着丰富的联想意义。颜色词的联想意义受语言习惯、传统风俗、历史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有共同之处,但存在差异。因此,了解并掌握这些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差异,对英汉文化交流及翻译实践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牛国辉  肖莉艳 《华章》2007,(4):109-109
汉语和英语分别属于不同的文化价值系统,由于地理环境、民族风俗、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等文化背景的差异,英、汉两个民族对各种颜色词在视觉上和心理上所产生的联想、象征的意义、蕴含的寓意不尽相同,从而在中西文化之间产生联想碰撞.因此通过色彩词的对比研究,我们可以提示色彩词的联想意义中积淀的民族文化心理,以及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影响.  相似文献   

6.
陶驷腾 《考试周刊》2012,(73):96-97
一、引言 中西方中有不少颜色词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心态和感情色彩。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丰富多彩的颜色词。同样,在英语中,也有不少能够折射出西方文化的颜色词。但由于英汉民族政治体制、文化背景、社会制度、风土人情、自然环境等不同,其内涵意义有异同。因此,中西方颜色词所产生出的联想意义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正是由于文化的局限性,这种差异可能给英语学习者和翻译造成困难因而导致望文生义。本文拟从颜色词比喻在中西文化中之联想与翻译的视角人手,分析颜色词比喻之联想意义,探究比喻的翻译方法,以便更好地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7.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不同民族的人们对同一色彩会产生不同的语义和感情联想,从而折射出不同的象征意义,给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正常交际带来影响,这一点在英汉语颜色词中得以体现。文章通过分析、对比英汉两种语言中颜色词的象征意义,探索了英汉文化的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颜色词不仅具有表示颜色的指称意义,还具有丰富的联想意义。在汉英两种语言中,颜色词有着一定的相似含义,但更多的是文化差异性。颜色词的文化差异很容易导致东西方人理解的误区。通过大量的例证,对颜色词“红”与“白”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的的语义联想和使用进行比较研究,并从联想意义的角度考察,会发现红、白在汉英文化中可以构成反义关系。  相似文献   

9.
张珏 《考试周刊》2011,(52):48-49
在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领域中,各民族人民对颜色词的选用和语义联想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以最为典型的红、白两种颜色为实例,对它们英汉文化内涵上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0.
基本颜色词在中英文化中的联想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色词是语言中用来描写事物色彩的词.本文从广义角度来剖析词义,揭示基本颜色词在中西文化中的联想意义的共性和个性.  相似文献   

11.
原始的雅、俗都和“礼”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否遵循礼的规范,是区分雅俗的重要标准。礼最初是俗的一种体现.经过贵族加工和发展后.礼更加规范。约束力更强。雅依从于这种规范后的礼.最早在音乐领域诞生,借以和未经规范的、不能体现礼的精神的“俗乐”相区分。雅的观念产生以后。雅俗之间才开始有了区分。  相似文献   

12.
认为中学化学教材中关于元素周期表中"周期"和"族"的划分及定义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又容易造成教师和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和表达上的不准确,建议在中学教材中取消对"短周期"、"长周期"、"不完全周期"等概念的要求,将"零族"、"Ⅷ族"分别称为"ⅧA族"、"ⅧB族".  相似文献   

13.
“去行政化”与“纪宝成难题”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大学行政化趋势由来已久,典型地表现在行政等级越来越具有支配性地位,但要想立即去掉或完全去掉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大学发展要求必须去行政化,这就构成了著名的"纪宝成难题"。通过对大学行政化形成过程分析后发现,大学去行政化就是要去掉行政特权,回归学术本位,而非简单地去掉行政级别。在去行政化过程中首先需要走行政与学术系统并立的过渡阶段,只有这样去行政化才是可能的,这说明纪宝成难题并非完全无解。  相似文献   

14.
在继承前人对符号意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任何符号都有符号层、逻辑层、学科层、存在层这四个层面的意义。据此,从符号学与集合论这两个视角来看,空符号与空集合虽有着的不同意义,但其相互问存在既相异相通,又相互支撑的微妙关系。事实上,在逻辑层面、学科层面和存在层面上“任何符号系统都离不开空符号”。  相似文献   

15.
“人性”和“人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性”具有层次性,而且是多层次,变化发展的。“人性”和“人的本质”具有质的区别:涵义不同;反映人的深度不同;人性属抽象概念,人的本质属具体概念。  相似文献   

16.
侯方域分别以"壮悔堂"和"四忆堂"命名他的文集和诗集,有其深刻寓意。但对于"悔"与"忆"的真正内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作者并没有十分确切的文字说明,而这些问题对于我们解读侯方域的作品和评定他的名节至关重要。因此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成为后代研究者的兴趣所在。虽然前代研究者做了不少努力,但主要着力于侯方域名节的争论,在文本解读方面做的不够。通过对《壮悔堂文集》和《四忆堂诗集》的文本解读,对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以及对侯方域故居的走访,从多元化的文化视角进行分析,希望为这些问题找到一个更客观、更公正、更合理的诠释。  相似文献   

17.
苏华 《承德师专学报》2005,25(4):56-56,68
自由是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以及对必然性的利用,是主客观统一的过程;而实践也是同样包含着主客观统一的主客体的统一,即人们利用、改造客观必然性的活动:主体性也是在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克服、改造中得以确立起来.自由、实践、主体性三者为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形态,各有侧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是从自由和实践引发开来的,作为自由和实践的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认识、作用和改造中达到的与客体世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围城》通过方鸿渐的漂泊,借助看似"开放"实则"封闭"的空间转移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及中国知识分子作了入木三分的描绘,多侧面地对所谓文明社会的各种弊端作了无情揭露和嘲讽,使方鸿渐们在不同的世情背景下,呈现出既复杂又真实的人性、人情和人生。  相似文献   

19.
电影与电视的区别,通常用"梦"与"窗"来形容.文章从三个层面分析电影与电视的区别,即技术层面、艺术层面和接受层面.技术层面从制作技术、传播技术和呈现技术三个方面来论述;艺术层面从艺术综合、艺术选材和艺术表现三个方面来论述;接受层面从接受环境、接受主体和接受心理三个方面来论述.最后指出正是由于电影与电视之间存在的区别,电影才不会消亡.  相似文献   

20.
对法国作家司汤达《红与黑》一书“红”与“黑”的解释,众说绘纭。根据作家当初对书名含义的回答,“红”与“黑”的确切含义应该是:不成功便成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