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校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实验室是进行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结合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实践,对实验室条件建设和实验室人员、仪器设备、安全与环境、实验室开放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2.
高校实验室是重要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场所。为了牢固树立学生实验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安全实验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解决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难点,从课程总体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学安排、教学方式与方法创新、考核方式创新探索等4方面,结合时代发展需要,课程中融入思政要素,开展实验室安全课程建设实践。实践表明,实验室安全课程的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构筑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基础防线,发挥了积极作用,为高校建设类似课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实验室是高校进行教学实验、开展科学研究、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是高校稳定和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是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实验室安全建设的重要性,结合我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一些做法,提出了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是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对于地方高校加快“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福建师范大学为例,从地方高校生物实验室危险源、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进而从管理机制、安全教育、巡查机制、危险废弃物管理、信息化管控等方面提出了构建实验室安全保障体系的设想和意见,以期有效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助推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校生物实验室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安全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安全隐患日益凸显。针对我国高校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现状及问题,借鉴国外实验室安全管理先进经验,对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高校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进行探索。根据生物实验室的特点,将生物实验室的安全隐患分为:生物安全、化学品使用安全、实验设备使用安全和消防安全四类。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具体措施包括:学校建立实验室安全考试系统、实验室安全培训、完善生物实验室安全制度;学院建立实验动物中心、开设生物学科实验室安全课程;系所建立"实验室安全承诺书"制度、建立学生实验室安全档案、现代信息技术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6.
高校生物实验室是高校开展实验教学、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活动的重要场所。只有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才能确保生物类实验室的正常运行。首先对高校生物类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因素进行简要阐述,并分别从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化学试剂和药品管理等多个角度,对高校生物类实验室安全管理提出相应对策,以便进一步提高国内各高校生物类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7.
浅析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室是进行高校实验教学和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理论联系实际、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必要场所.本文分析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强调了"以人为本"和"预防为主"的安全观念是建设和管理高校实验室的基本思路,也是实现高校实验室安全的基本原则;并调强实验室安全管理也是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实验室是高校进行教学实验、开展科学研究、培养人才和创新科技的重要基地。实验室安全管理是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实验室的安全对高校乃至全社会的安全和稳定都至关重要,当前高校实验室建设高速发展,安全管理面临诸多新的问题,并引发不少安全事故。本文就目前高校实验室特点、易产生的事故和危害、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若干建议。强调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是实现高校实验室安全的基本原则;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加大安全投入、加强安全教育等是做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9.
高校实验室是供学生学习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场所。以人为本,构建适合生物类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是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根据SWOT分析思想,结合生物实验中心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总结了生物类实验室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内外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根据工作目标和可操作性,提出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包括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与监督执行,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安全环保教育,与网络化和可视化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并在实际工作中具体实施。研究结果可为生物实验中心的科学化、制度化和人性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生物安全学是研究各种生物风险因素发生发展机制与危害评估、防御能力建设与应对措施,促进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和平发展与应用,维护和保障国家利益和国民健康的科学。实验室是高校从事实验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基地,因此,保证实验室生物安全建设是当前高校发展的重要课题。笔者对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加强生物实验室安全的必要性进行了说明,阐述了该实验教学中心面临的安全形势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最后,遵照《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提出下一步将继续进行的生物安全建设,加强规范管理,提高实验室安全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教学中,文史知识的丰富对读写能力的提高,其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学生懂得文史知识越多,就越能促进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反之,文史知识很贪乏,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就会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2.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12):253-256
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了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的概念内涵、政策依据及其在仪器设备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仪器设备维修价值的评判依据及数量标准,探讨了仪器设备维修价格的计价形式、内在构成及定价方式,概括了仪器设备维修的实施方式和机构选择,梳理了仪器设备维修项目的申报和审批流程,界定了仪器设备维修经费的筹措渠道及其使用范围,为提高仪器设备维修的管理质量、确保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提供了一种理论概括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3.
理论分析框架的整合不仅是比较教育学理论发展的基础路径,也是当代比较教育研究不断完善自身体系的价值追求。比较教育研究中的两大理论分析框架——实证主义和相对主义,前者强调运用科学实证的研究方法概括出整个教育系统的一般普遍规律,后者侧重采用本土化的研究方法为特定教育对象的发展提供决策服务。二者的比较加强了比较教育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利于建立包容、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不断促进比较教育研究体系的整合。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做到"八个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是思政课的内在属性,二者相统一是办好思政课的必然要求,对推动思政课程改革创新具有重要价值.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必须坚持思政课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但在思政课实际教学中经常出现去理论化...  相似文献   

15.
从词源学考证,异化是一个含义丰富且有争议的概念。而到了黑格尔、费尔巴哈和青年马克思时期,异化理论主要有三种形态:外化、异化和对象化。从异化观中引申出来的美学观点在异化与对象化关系、人的本质和审美层面等问题上表现出不足,因此可以从历史和唯物的、自由和实践的角度提出:美是具体的肯定的价值在社会关系中最自由的显现,其显现过程就是自由的实践,显现方式就是形象。  相似文献   

16.
“生死学”是由著名的美籍华裔学者傅伟勋教授于1993年所创立。傅教授将中国心性体认本位的“生命学”和西方对死亡现象做客观研究的“死亡学”统合为“生死学”。为了使每个活着的人、尤其是离死亡尚远者都能从对生死的研究中获得教益,提升现代人之生活与生命的品质,还需要大力开展生死哲学的研究。本文将从生死学、生死哲学产生的学术及社会背景入手,分析生死学与生死哲学的学科特征、主要研究的议题,并阐述其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浅析高校科技产业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科技产业的创新,实行“两权分离”、“校企分开”是前提,建立新产权关系,理顺管理体制是核心;加速改制,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关键;资产投入与辙出机制的创新是重要内容;人力资本激励与约束机制创新是保证。  相似文献   

18.
论高校体育与高校体育产业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高校体育、高校体育产业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明晰了各自概念的范围 ,给出了高校体育和高校体育产业结构图 .  相似文献   

19.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文章介绍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坚持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把培养服务于以大化工为主体的工科专业和自动化过程控制重点学科为代表的电类专业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大力推进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7年评为北京市实验室教学示范中心。  相似文献   

20.
老庄美学中的重要范畴“虚静”,与中国古典美学“天人合一”的传统密不可分,是达到物我两冥的审美境界从而达到自由生命的前提条件。它肯定着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表现着自由生命特别是内在精神生命,充分荡漾着生命之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