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德育要想增加其亲和力,取得最优化效果,道德体验是必由之路,是其亲和力之源。笔者试图以道德体验为切入点,对道德体验是高校德育亲和力之源的原因进行解析,并探讨增强高校德育亲和力的五种行之有效的道德体验模式。  相似文献   

2.
高校通过各种途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意欲将大学生在德育中长期失落的"主体人"归位,但却遭遇大学生主体沉默的回应.原因在于高校德育内容偏虚、道德体验与道德实践不足,无法与大学生"主体"产生共鸣.只有重新定位高校德育目标,树立"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德育观,优化德育内容,注重道德体验,强化道德实践,加强大学生道德智慧的培养与生成,才可以使高校主体性德育真正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3.
道德体验:高校德育亲和力之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德育要想增加其亲和力,取得最优化效果,道德体验是必由之路,是其亲和力之源。笔者试图以道德体验为切入点,对道德体验是高校德育亲和力之源的原因进行解析,并探讨增强高校德育亲和力的五种行之有效的道德体验模式。一、道德体验是高校德育亲和力之源的原因解析1.道德体验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的学习观道德体验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教学主张,强调人的自我纯主观意识,着重探讨个体的自我觉知和自我对事件的解释,他们认为,人在争得需要的满足过程中,能产生人性的内在幸福感和丰富感,给人以最大的喜悦,这种主观的感受是对人的最高奖赏和鼓舞力量。…  相似文献   

4.
在对大学生道德现状和高校德育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指出高校德育困境的症结在于目前高校德育停留在道德认知教育阶段,不能使大学生的道德认知进一步内化为道德情感,并提出高校德育的出路是从道德认知教育转变为道德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5.
论高校情感教育的缺失与完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许浩 《教育探索》2006,25(10):114-116
情感教育不仅是高校德育的一种手段,而且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都应坚持“以情育人”。高校情感教育的缺失现象应当引起高度重视,要从教育理念、课堂教育、实践教育、环境教育上采取相应的完善措施,从而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情感”的社会主义新人。  相似文献   

6.
加强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是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关键,是高校德育的重中之重。在论述了道德情感培养在德育中的作用基础上,分析了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的现状及原因,就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高尚而又强烈的道德情感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7.
论高校校园道德文化建设的时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大学生的道德实践作为大学校园道德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部分,围绕文明理性的习惯和风尚、优良浓厚的学风和校风、独具亲和力的道德实践活动、具有渗透性和一体化的德育测评、公正的道德评价激励机制等方面,针对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知与行"脱节的矛盾,把提高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缩短知行距离作为道德实践环节探讨的突破口,重视在实践环节上营造大学生校园道德文化氛围的独特个性,结合当前高校道德教育困境,让大学生在感受和感悟"发现道德"、"体验道德"、"道德选择"的过程,提升人文精神和道德价值目标,达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日常道德认知和行为水平的目的.使道德教育具有亲和力,将是道德教育成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和主流.  相似文献   

8.
高校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但高校德育实效性欠佳是近年来困扰高校德育的一个重要问题。究其原因,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的脱节是其症结之一。本文结合高校德育现状,以强化道德实践为突破口,以促使道德活动落到实处,真正帮助大学生提升道德品行为目的,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希望以此为契机推进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实效性研究的深化、具体化。  相似文献   

9.
德育不仅具有限制性、规范性功能,还有发展性功能。发展性理念在高校德育中的运用不仅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时代要求,也是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发展性德育是以发展人为目的,注重人的主体觉醒与主体发展,要求主体道德认知能力和道德情感能力协调发展的德育。文章通过发展性德育的理论依据、涵义、特性的分析,对高校发展性德育的实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因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而成为高校学生德育实践的重要载体。一方面在道德认知和意志上,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能正确引导他们的权利意识,培养其积极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在道德情感和行为上,亦能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行为方式。要搭建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这一载体,首先应将德育实践的实效性作为高校德育工作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其次应完善高校民主管理思想,促进大学生公民化。再次应完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健全学生权益保障制度,切实保障学生管理的参与权。  相似文献   

11.
开展德育的载体与有效途径的不足是当前困扰德育工作者的重要问题。在高校实施音乐教育是实现德育的重要途径,优秀的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力量具有育人的功能,优秀音乐作品中所反映的时代内容也具有德育功效。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大学生的音乐感;通过音乐学习促进大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改革教学模式,开设以音乐实践为主的课程;通过多元文化音乐内容的渗透培养大学生的世界观以及提高高校音乐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改革的能力是实现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国际化的推进将高校大学生的德育建设带入了一个新的环境。国际化的基本价值观蕴含着较高的道德人格要求,冲击着传统的爱国情感,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国际化所带来的激烈文化冲突冲击着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同时,国际化的负面效应也影响着高校德育的效果。人们应该从新情况出发,强化工作力度,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摸索新形势下大学生德育的新规律、新对策。  相似文献   

13.
道德学习:高校德育的理性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学习包括认知学习、情感学习和行为学习等三种基本类型的学习.大学生道德学习的发展水平与中小学生存在诸多差异,进而在道德学习的诸方面独具特点.具体表现为:道德学习思维的发展和道德学习内容的丰富;道德情感体验形式的变化和道德情感稳定性的增强;道德行为习惯基本定型和道德行为呈现二重性.把握大学生道德学习的特点,是提高我国高等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前提和基础,是高校德育的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14.
个人伦理、道德都来源于情感,我们自身的情感系统的多数会在社会语境中得到发展而成为道德信号。情感道德教育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对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具有支撑和保障作用。大学生情感道德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筑建以情感道德体验为基础的个人人格、养成以情感道德交往联系为核心的个人态度、建构以情感道德积累为保障的个人认知、形塑以情感道德关怀为发展的个人品德,潜藏情感关怀育人、精神塑造成人、价值引领做人的价值意蕴。大学生情感道德教育通过人格图式、态度同化、认知顺应、品行平衡的实践路径,优化并完善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生德育的文化内涵,提高大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助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迈向新台阶。  相似文献   

15.
文章指出程颐和程颢的思想中包含了大量的德育心理学内容,蕴涵着道德信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心理阶段,而诚敬、玩味自得、蒙正于养等德育方法,更是符合人的心理特征与心理过程。为此,高校要针对当今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特点,合理借鉴二程的德育心理学思想,实施理论教育,提高认知水平;增进团体互动,增强情绪调节;注重道德实践,培养高尚人格。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性的消解和对"知性德育"的反思和批判,转型时期的高校德育需要新的本体理解,需要面向大学生作为主体的道德生活实践,需要关注大学生在道德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和德性发展。高校德育情感性缺失现象应当引起高度重视,要在情感德育理念指导下,在德育价值、德育目标、德育过程、德育环境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实现高校德育创新。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精神需求:高校德育的出发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精神需求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出发点。要增强高校德育的亲和力和实效性,必须关注大学生精神需求的现实状况,以学生为本、转变德育理念;继续优化课堂教学,增强德育过程有效性;积极深化课外活动内容,提升德育的联动效应。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校的德育工作在许多方面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出现了效果不佳,收效不大的现象。社会现状和教育者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不当等将会对大学生德育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高校德育重点应放在引导大学生勤于思考、发挥其它能动性、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上,并加强德育实践,使共达到表里如,真正发挥高校德育工作之功效。  相似文献   

19.
强化学生情感体验 增强高校德育实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当长的时间里,高校里关于德育的课没少讲,工作没少做,但效果不甚理想,质可否认的,那就是,我们在高校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对德育情感的体验重视不够。具体地说,这种状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枯燥与空洞的德育内容,和陈旧的教育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大多只重视大学生掌握理论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以思想品德知识的认知为主,忽视教育内容和现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复杂联系,忽视大学生的道德困惑、精神和情感需要、思想难题的分析和解决,缺乏对大学生人格发展和道德生活中面临的…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道德缺场,与高校德育有着密切关联。高校德育存在着观念滞后、内容欠缺、方式单一等问题。为此高校应当更新德育理念、丰富德育内容、拓展德育方式,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