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有机马克思主义是西方新兴的马克思主义流派,是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新阐释。与其他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相比,有机马克思主义除了从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方式阐明生态问题的原因,还将怀特海的过程哲学引进马克思哲学解读,从现代世界观和思维方式层面追寻生态问题的根源。此外,有机马克思主义非常重视生态教育,主张通过教育培养人的整体性、开放性生态思维。与思想政治教育一样,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教育具有强烈的实践取向,即以转变人的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这对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教育的有机结合而言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柳州师专学报》2020,(3):85-87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关系,强调在追求生态正义的基础上,正确处理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在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坚持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技术创新理念,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3.
日本核事故让科学技术再次站到了风口浪尖上备受质疑,究竟科技带给人类的是福利还是灾难。反技术主义者认为技术的发展直接主宰社会命运,必然给人类带来灾难。为了探究生态危机背后的真正根源,我们试从生态马克思主义角度分析生态危机背后的生态价值观,并结合科学发展观理论尝试提出应对生态危机的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一种中国理论,也是一种世界理论,它的主题就是生态文明。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实现生态文明的基本路径是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5.
实践观视野下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从未间断的实践过程,中共历史的不同时期都有其大众化的时代诉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特定的科学内涵,包含实践主体、客体和途径三个基本要素。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遵循“五结合“的实践原则,即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基本理论和社会实际、内容深透性和形式有效性、先进性和广泛性、学术研究功能和普及教育目的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征之一,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置于实践视域考察,才能准确把握其内涵。实践视域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其主体特征体现着人的中心地位的无法动摇,其本质属性体现着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其路径体现着社会制度与科学技术变革的统一,其目标体现着自然与历史的相互生成。  相似文献   

7.
8.
随着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国内外对于生态文明观的研究越来越多,马克思经典著作中有许多生态文明思想值得我们借鉴,为了响应我们党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强国"号召,分析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将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同当代生态文明领域的研究进行结合,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总结出生态文明观的主要内容,将生态文明观分为生态自然观、生态伦理观、生态法制观、生态科技观、生态消费观和生态价值观,有利于为生态文明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生态问题日渐严重的情况下,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在马克思哲学与现代科学有机融合的基础上,运用唯物辩证的生态学思维批判资本逻辑统治下社会新陈代谢的断裂现象,在反思夸大人的绝对主体性和否定人的主体性的二元对立的过程中,寻找克服生态危机下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主体性理论困境的现实途径,但由于未能找到超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现实途径,其主体性思想存在自身难以克服的理论局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部署,依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为基础凝聚各阶层人民的利益共识,贯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理念,从而为克服福斯特主体性理论困境找到现实途径,为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0.
伴随国家经济体系的迅猛发展,暴露出较多的环境问题。"十三五规划"加入"生态文明建设",可见中国政府愈加重视生态建设。文章经过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理论内涵解读,针对全球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状态下中国社会呈现的生态环境状况,给以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利本文从现代科学遵循的一般范式,即公理化形式主义和实证主义等视角入手,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根本性差异,并进一步从哲学基础上、方法论认识论上的阐释两者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在对近代哲学思维范式的扬弃中,现代哲学思维范式凸显出两大典型代表,即马克思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虽然二者在对传统哲学的批判上具有“家族相似”性,但马克思哲学从“现实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出发,展开对传统哲学和现实世界的批判,与现代西方哲学相比,更加具有彻底性、科学性和颠覆性.随后的后现代哲学虽然在反基础主义、反本质主义、反绝对主义的口号中进一步发挥了马克思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批判”维度,但其“批判”与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相脱离,仍然没有克服其先天的不足.关注和研究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维范式,通过剖析马克思哲学对近代哲学、现代西方哲学和后现代哲学的批判、超越及对话,揭示马克思现代哲学思维范式的历史原像.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思想成长经过了理想主义、黑格尔主义、"费尔巴哈派"、科学实践观形成四个不同的阶段。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强调实践主体性,是指引中国青年思想成长实践的方向标。当代中国青年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地丰富自己的人生实践经验,将个人价值实现与社会进步发展密切联系,自觉地服务于国家、社会和人民。  相似文献   

14.
多侧面、全方位地引导学生理解哲学的含义,消除学生对哲学的神秘感;摒弃说教以理服人,超越熟知达到真知,激发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兴趣,是上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发展,是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对人、自然与社会三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以人与自然关系为核心的生态思想,为我们今天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立足于思维范式的视域,我们可以把西方哲学的整个发展历史分为两种思维方式:一是以追求外界的永恒实体和超验本质为根本旨趣的本体论思维方式,一是专注于现实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为根本目的的实践论思维方式。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就在于实现了一场思维范式的根本转换:即从西方传统哲学的本体论思维方式转变为实践论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汉语实词虚词分类问题谈起,深入剖析了汉语副词的特殊性,尤其是副词的重叠问题,并认为一般所说的副词重叠是语素重叠,是汉语词汇复音化的结果,不属于句法范畴的构形重叠。最后,从语法化角度总结全文,得出结论——汉语副词归为虚词符合汉语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有利于为今后副词研究确立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造福社会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不安定因素。人类要想规避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使其为自身造福,就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文关怀审视科技的社会价值,探寻科学技术人文关怀的现实进路,促进科技与人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是植根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如此,本主要论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构建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育人是当今高等教育的趋势,实践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高校教学质量的全局,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把握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完善创新型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建立实践教学运行管理决策机制、制定易于操作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是构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主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