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岸》是一部关于"革命时期"个人认同危机和自我救赎的故事。小说借助于库文轩、库东亮父亲的遭遇,揭示了极左主义的"革命"理念对于生命的戕害与褫夺以及造成极其严重的个人精神危机,并对那种极其虚伪的"革命浪漫主义"进行无情嘲讽,因为它不仅无视个人尊严还教唆人们主动放弃对真善美的坚持与追求。  相似文献   

2.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是儒家伦理和男权文化压迫下的"他者"。对女性"他者"存在的批判显示了张爱玲的自主性意识,对日常生活中女性的欲求和疯狂施虐背后变态自主的描写,彰显了张爱玲的女性自主性话语权。她的小说追求婚姻道德中的两性平等,改写了传统文化中主从、尊卑、太阳与月亮式的男女关系,解构、颠覆了传统的两性关系,在性别认同中建构女性平等的话语权。女性个人意识逐步增强,开始争取自我权利,实现个人价值和自我尊严,成为工具性和目的性相统一的主体性人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女性写作的过程本就是一个女性自我求证的过程.本文以五四时期女性作家的婚姻、爱情题材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从主体身份建设、认同的视角对此时期以小说为代表的女性叙述类作品展开解读.五四时期,女性情爱叙述类文本透露出来的女性自我认同主要显示为五四新文化运动试图建构的现代国家范式下的“个人”主体地位的认同,但在丁玲的个别作品中,女性意识在“个人”主体地位的追求下已然催生.  相似文献   

4.
流散文学很重要的表现内容是对自我身份的探索和文化身份认同。印裔美籍流散作家裘帕·拉希莉的小说《同名人》描写了两代印度移民自我身份探索中的困境、文化融合等问题。在"第三空间"的视角下,文章分析该小说中第二代印度移民面对家庭内家国文化与家庭外异质文化之间冲突与抉择时,通过与异族青年婚恋这种方式,在多种文化间进行自身身份的探索,从而获得身份认同和文化归属感。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小说中,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相当多的作品都呈现了知识分子自我的身份认同与革命、与民众的密切关系,并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种身份认同存在一个逐渐演变的轨迹:"五四"及20年代前半期体现为自我认同,在认同中又有危机;大革命前后及30年代体现为革命认同,在认同中又有左倾;抗战及四十年代则体现为人民认同,在认同中又有困惑。总之,知识分子自我、革命、人民是我们理解现代知识分子小说的三个关键词,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特定历史时期的中国知识分子形象以及精神特征,体现了知识分子身份的不同与地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小说的自我认同的建构与中国现代性内部的注重悖论和冲突有着密切的内在关联。从"新时期"初期小说将人道主义话语、个人主义话语与人民话语的纠缠,到中期以民族、文化为中心的群体性寻根话语,都是中国现代性及其困境意识在人学和文学两方面的具体表征。作为审美现代性的集中体现,"先锋小说"既是"新启蒙"思潮的深化,又是对它的彻底反叛。"新写实"等"新"字号小说同样显示着中国现代性文化逻辑对主体认同建构的深刻规约。  相似文献   

7.
共产主义信仰正确处理了个人与集体、理性与信仰的关系;大学生党员在追求自我利益中增强主体意识和历史使命感,实现自我主体和社会主体的融合以及自我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统一;大学生在入党过程中追求自我利益,符合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和共产主义信仰的内在逻辑关系,有利于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增强党员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新写实主义“代表作家池莉小说的人道主义写实视角和文化内涵.通过与传统现实主义作品对比,认为池莉小说的人道关怀的写实视角体现有二:一是对普通人物的书写和塑造;二是还原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和生存本相.池莉小说的文化内涵,实质是对新兴市民文化的认同和宣谕,是对精英文化的解构.它肯定和传播市民文化中追求平安富足、确认个人的价值、尊严、平等,自我实现、自我满足的世俗化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9.
主要从个人体验、抒情主人公形象两个方面比较郁达夫和安妮宝贝"自叙传"小说,发现了小说形式自五四时期到当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是"表现自我"的目的从五四时代为社会启蒙到现在的纯粹作为个人话语言说方式。阐释了变化的原因和变化后的危机。  相似文献   

10.
小说《井》是澳大利亚当代著名小说家伊丽莎白·乔利的一部重要著作,反映了边缘化人物的生活和思想状态。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从三个方面对小说进行解读:女性与父权的对立和屈从,女性与男性的对立和反叛,女性与自我的认同与分裂。小说的社会意义在于揭露了男权中心文化体系对女性的压制和迫害,表达了女性追求平等和自我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