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弥补工程教育短板,需要理工科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加强大学生工匠精神和工程意识的塑造,强化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文章立足于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从落实立德树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阐述理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性,从学校、教师、学生等层面分析理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从完善课程设置、优化师资力量、丰富活动载体、加强网络宣传、整合校外资源等方面构建理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得到重视并被积极弘扬。工科高校肩负着培养"大国工匠"的历史重任,而"工匠精神"正是其应有的精神品质。然而,现代学徒制下工科高校"工匠精神"的培育,在学徒、师傅以及制度等方面均面临重重的教育发展困境。工科高校可以在全社会营造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在学校与企业中营造渗透"工匠精神"的文化环境,在各行为主体中增强培育"工匠精神"的自觉意识,以探寻现代学徒制下工科高校"工匠精神"培育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山西省8所高校不同学科2154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自然科学类、工程技术类和人文科学类大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程度存在差异。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工匠精神教育重广度轻深度、未充分利用好各种教育渠道、学科普遍缺乏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对我国工匠精神缺乏自信等。需要从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效联动、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的有效转变等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4.
5.
本文笔者旨在以培育高职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为研究目标,通过对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的职业素养的现状进行剖析,分析当下大学生职业素养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工匠精神提出相应的举措,发扬工匠精神,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大学生是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迫切需要,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是高校基本职能的时代溢出与应然回归。人才培养的职能表达高校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的本质规定;科学研究的职能澄明高校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具象生成;服务社会的职能彰显高校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的价值取向;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能蕴含高校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应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是不可或缺的精神底色。工科院校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有助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以及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为此,需要工科院校更新教育理念,整合教育资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把工匠精神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8.
杨军 《江苏高教》2017,(11):81-83
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大学生是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迫切需要,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是高校基本职能的时代溢出与应然回归。人才培养的职能表达高校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的本质规定;科学研究的职能澄明高校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具象生成;服务社会的职能彰显高校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的价值取向;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能蕴含高校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应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学徒制下培育工匠精神,是应对"中国制造2025"对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是实现现代学徒制技术传授和文化传播功能的重要途径。现代学徒制下培育工匠精神,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在课程中融入工匠精神,以规范化的管理为培育工匠精神创造条件,在校企文化融合中加强工匠精神的渗透。  相似文献   

10.
"工匠精神"是一种爱岗敬业及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在工科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顺应了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是培养高端技术型人才的需要,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1.
蒋琼  刘悦  马艳  方莉  罗琳燕 《教师》2022,(26):126-128
文章随机选取九江市卫生学校2021级的两个班级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护生的授课教师和学时数相同,且在校成绩、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护理实训教学前、后的测评,比较两组在组织教学前与教学后的差异。结果显示试验组实训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文章认为在护理实训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有利于培养护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品质,增强护生对护理职业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效能感,培养与临床护理岗位需求相适应、具有较高综合职业能力、能投入临床一线服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现代学徒制为当代"工匠精神"培育提供了体制基础。当代"工匠精神"是在传统"工匠精神"基础上的传承与发展。从分析古代学徒制的历史意蕴,到归纳现代学徒制"工匠精神"的时代表征发现,当代"工匠精神"的培育必须"扎根"于现代学徒制之中,企业作为协同培育主体,充分发挥师父角色的作用,制定学徒实习规范及"工匠精神"考核标准;职业院校通过开展思政道德素质教育,组织职业精神实践教育活动;政府要引导转变社会就业观念,制定奖励政策激励工匠;社会力量要继续大力弘扬大国"工匠精神",搭建信息平台提高工匠的职业尊重。  相似文献   

13.
“工匠精神”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核心精神品质,建设技能型社会必然要强化工匠精神的培育。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高技术技能型人才既是职业教育的育人目标,更是使命担当。当前,职业院校培育学生工匠精神面临积极观念缺失、体系不完善和有效培育实践缺乏等困境与挑战。积极心理学的教育理念、原则与策略为职业院校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提供了新视角。从“知情意行”等四个维度入手,通过意识植入、体系深化和实践拓展等三维驱动,让学生做到“知其意、通其情、攻其难、坚其行”,最终育成具有“匠心、匠情、匠志、匠术”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以高质量人才育成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刘庆根 《职教通讯》2019,(24):11-15
自从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倡"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一词持续走热,研究工匠精神及工匠精神的培育是职业院校教育工作应有之义。本文从为何要弘扬工匠精神、什么是工匠精神以及职业院校如何培育学生工匠精神三个方面思考并回答,阐述了弘扬工匠精神的原因,回答了工匠精神的内容,提出了工匠精神培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厘清"工匠精神"的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意义,并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了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途径,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注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做好顶岗实习的组织与管理,校企双重培育"工匠精神",注重文化育人,不断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作为“工匠精神”培育的主要阵地之一,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重任。“工匠精神”与“职业素养”存在内在耦合关系,构建以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为保障的“一体两翼四驱动”育人模式,探索将工匠精神融入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全过程,有助于实现铸“匠”心、立“匠”魂、育“匠”人的教学目标,进而深入提升办学质量和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工匠精神是手工艺匠人所传承的一种严谨、专注、敬业的职业精神,具有业境、艺境和心境三种传统意蕴,具体到医学领域则表现为精于专工、匠于仁心和品于端行三种现代表征。培养医学生的工匠精神有利于达成医学教育目标,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和谐有序发展,故应设计医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体系,并实施具体培育策略。  相似文献   

18.
理工科高等院校是培育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的摇篮,用工匠精神作为一条纽带把职业发展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连接,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更可以培育出大量的能工巧匠。目前,理工科大学生还十分缺乏工匠精神,需要采取一系列培育措施。同时理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破解我国经济发展遇到的难题,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创新强国跃迁,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来引领。加强对理工科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将成为理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的要务。文章从理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内在需要和社会发展的外在要求探究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性;从理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定位探究工匠精神培育的特征;从理工科院校的教育理念、教学实践、校园文化等方面探索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从理工科院校加强工匠精神培育对提升大学生职业精神、自身素质以及增强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研究工匠精神培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受传统理念束缚、认识程度不足、知识体系缺失、教育发展失衡等因素影响,我国工匠精神的培育遭遇瓶颈。从协同发展视角看,我国工匠精神的培养主体亟需根据自身的角色定位与职能属性,共同承担培育使命,形成整体培育系统。政府层面要强化市场管理制度,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社会层面需培育高品质消费市场;企业要不断完善技术技能人员薪酬体系,建设工匠精神激励机制;学校需构建三站互动机制,发挥主体性培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