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第21课《回声》中,说一只小青蛙在半圆形的桥洞里听到了自己说话的回声,这是为什么? 我们知道回声是指反射或散射回来而能同原发声相区别的声音。人耳能辨别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在1/20秒以上。根据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描速度340米/秒可知,障碍物至少要距人17米,人才能听到回声,而半圆形桥洞半径一般小于17米,  相似文献   

2.
×××同学问:《回声》选自《声学趣谈》。作者是怎样把回声方面的知识写得饶有趣味的?“回声”按照字典的解释是: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再度被听到的声音。这个解释当然是准确的,但毫无“趣味”可言。《回声》一文则不然,它也介绍回声的知识,却写得饶有趣味。其所以如此,得力于两个方面的因素。其一,饶有趣味的开头。文章的开头,引用了艾青的诗《回声》。这首诗用拟人手法把回声拟作一个女性,这样  相似文献   

3.
《回声》一文中的第四、五自然段写了青蛙妈妈投石击水,激起水波,以水波比声波,给小青蛙讲清了回声产生的道理。这部分内容是教材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如何让学生既能明白产生回声的道理,又能受到语言文字方面的有效训练?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如下的办法: 一、划句标词,读文想景。学生先自读第四自然段,划出表示河水变化的  相似文献   

4.
《回声》(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21课)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青蛙在石桥洞里听到了自己的声音,它奇怪地问妈妈,妈妈的解答使它明白那声音是回声。课文用童话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解释了《回声》这一自然现象。  相似文献   

5.
巧引善探真知实练——《回声》重点、难点教学及简评□四川德阳市中区教研室肖建康《回声》是小语第四册的新入选课文,也是一篇知识性童话。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难点就是引导学生知道什么是回声和回声是怎样产生的。为了让学生理解、掌握这一重点、难点知识,教者根据教...  相似文献   

6.
激演迁练——《回声》听课录○张娟《回声》是第四册新增的一篇知识性童话。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难点就是引导学生知道什么是回声和回声是怎样产生的。教者设计了“激、演、迁、练”四步教学环节,精巧、恰当、严密、紧凑,很有特色。一、描述激趣以绘声绘色的描绘导入:...  相似文献   

7.
比较于一般说明文,科学小品更注意说明的生动有趣。丁时祺在《回声》一文中就善于通过多种手法,使行文妙趣横生。顺手牵羊“回声”是一种自然现象,是文章的说明对象。什么是“回声”?为了避免从科学理论的角度进行阐述而带来的抽象  相似文献   

8.
一、着眼自主,创设轻松愉悦氛围,激发自主学习兴趣课堂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主阵地,课堂气氛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例如教学《回声》一课,我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了这样的动画:在一座美丽的山谷中,伴随着电影《应声阿哥》中节选的回声,让学生认真看,仔细听,问:你听到什么?然后呈现精美的画面,画面上悠扬的声音“我们是好朋友—我—们—是—好—朋—友”山谷回荡:“我—们—是—好—朋—友”。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这是回声。”“这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请自由读课文《回声》,…  相似文献   

9.
我是这样设计《回声》第二课时的□大连甘井子区教师进修学校张岩《回声》这篇科学童话共教学三课时,第二课时学习课文的四到六自然段和三个生字,重点是理解第五自然段中青蛙妈妈对小青蛙说的话。为了解决这个重点,我重视了直观手段的合理运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  相似文献   

10.
《发声和传声》是《自然常识》第三册的第十四课。课文首先通过铜锣发声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固体、液体、气体振动都能发声。接着通过空气振动实验,说明声音是靠媒介物来传播的,然后讲到声波的概念和回声的产生。本课可分为2课时来讲。第一课时讲发声和传声,第二课时讲声波和回声。重点是振动发声和声波概念。  相似文献   

11.
在“读”中理解课文──“九义”教材小学语文第四册第21课《回声》教例评析广西小学教育研究中心史思之(教例)教学要求:1.读懂每个自然段,理解内容。知道什么是回声及回声是怎样产生的。2.理解词句。掌握5个生字和有关词语,会按课文内容填空并读句子。3.正...  相似文献   

12.
日本作家星新一的《喂——出来》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文章以奇妙的想象、细腻的描写深受广大教师喜爱.文章为什么以“喂——出来”为题?“喂——出来”是谁的呼喊?他究竟喊了什么?这些问题是文本解读的关键.“喂——出来”是一位年轻人的呼唤,它在文中共出现两次.第一次是年轻人根据回声判断洞的深浅,却不闻回声;第二次是建筑工人听到头顶上传来的奇怪的叫声,这叫声来自于前面年轻人的呼唤,也是对人们的一种警醒:回声传出来了,小石头从天上飞了下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作者并没有告诉我们,但不难想象,原先倾泻进洞里的所有东西都将接二连三地倾泻到人们头上.“喂——出来”前后两次出现,使文章前后呼应,构成了事件的前后因果关系,揭示了破坏环境,终会自食其果,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生活哲理.  相似文献   

13.
《回声》是一篇科学童话。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要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应引导学生边读边悟、以做促读。可采取如下教学策略:一、课前体验,课上质疑课前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体会回声,丰富学生的感知,也可以让学生查阅关于回声的资料。课上,可以先让学生表达自己对回声的认识,联系课前实际,拉近课文内容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表达愿望,自然地引入课文学习。此时教师要适时揭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回声》,那么关于回声你还想知道什么?”二、创…  相似文献   

14.
《回声》一文讲的是,小青蛙在石桥洞里听到了自己的声音,它奇怪地问妈妈,妈妈的解答使它明白了那声音是回声。细读课本,认真分析琢磨,文章的第4、5节是全文的重点,也是全文的难点所在。第4节讲的是青蛙妈妈投石击水给小青蛙讲水波的运动过程,第5节是讲青蛙妈妈用水波来类比声波,给小青蛙讲回声的道理。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是水波扩散和荡回的运动以及回声的形成过程,重点要理  相似文献   

15.
《回声》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讲的是小青蛙在石桥洞里听到自己的声音,它奇怪地问妈妈.妈妈的解答使它明白那声音是回声.课文用童话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解释了回声这一自然现象。教学难点是理解第五自然段中青蛙妈妈对小青蛙说的话.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单元安排了一组科学小品文,包括《我是什么》《回声》《太空生活趣事多》《活化石》《农业的变化真大》几篇文章。笔者听过许多老师讲类似的课文时,大多将语文课上成了科学知识讲解课,或者是科学知识探究课,给人以不伦不类的感觉。  相似文献   

17.
[教例]第四册《回声》第四、五自然段.(之前,教师已在黑板上用简笔画先后画出了“石桥”、“小青蛙”、“青蛙妈妈”)  相似文献   

18.
一篇训练到位的好教案——评《回声》一课教学设计□天津特级教师靳家彦山西省太原市青年教师李晓红设计的二年级第四册《回声》一课的教案,具有鲜明的特色。有一点特别值得称道,这就是训练到位。我曾反复听过李老师讲这课书,并和她研究探讨。现在把我的几点看法简述如...  相似文献   

19.
画龙点睛     
苏教版教材第九册第六课《成语故事三则》中的《画龙点睛》这篇文章你读过吗?这里有一则文言文《画龙点睛》,你有兴趣读一读吗?请往下看——  相似文献   

20.
初一册第七单元:科学世界[单元课文]《大自然的语言》《回声》《影子的故事》(下面比较时均以课题首字代之)[知识点比较]1.开头比较。《大》以时间的推移为序,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叙了大自然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语言精美,用词典雅。《回》引诗开头,不仅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