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发建老师《将相和》的课例,之所以引起如此热烈的讨论,虽有其教学旨趣不同常规的原因在,但更主要是因为这个课例的教学内容存在可争议处。他对教学内容选择合不合宜,作为一线教师究竟应该怎么来选择课文的教学内容。这是非常值得探讨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
王荣生教授指出:“教什么远比怎么教更重要。”他还说:“合适的教学内容是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语文课“教什么”永远是第一位的,它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和本质,也决定着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然而,很不幸,迄今为止,出现问题最多、最严重,又最不为广大语文教师所知觉的,恰恰就是“教什么”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拜读了赖配根先生的大作《2006:新课程行进的坐标在哪里》(见《人民教育》2006(23)),感到受益匪浅;掩卷遐思,觉得有话要说。三个思考一、课程改革:以什么作参照?赖先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课程改革,为课程改革鼓与呼。新  相似文献   

4.
盂萍萍 《学语文》2013,(6):75-76
近几年来。以王荣生、李海林先生等为主提倡掀起的有关语文教学内容的讨论,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人响应。对于语文教学内容的讨论,不仅言之者日众,而且有逐渐深化的趋势。下面我就以《琵琶行》这篇文章为例,来谈谈教学内容的确定。我选择了郭玉霜和于晓莉两位老师的《琵琶行》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聋校语文教学有了很大发展,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聋校语文作为一门学科,其教学内容应该具有确定性。聋校之间、平行班之间在教学内容方面应该有一定的趋同性。但是,笔者在对某市7所聋校进行的调查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随意使用语文教材。在  相似文献   

6.
余雪景 《现代语文》2014,(12):68-69
语文课程改革进行到现在,最突出的问题仍然是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问题。王荣生教授指出,解决语文教学内容的问题,关键在于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而合宜的文本解读要符合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对特定体式的文本,阅读取向要“常态”;另一方面是在特定的文本体式中要运用符合这种体式的阅读方法。本文主要针对第二方面展开讨论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王荣生教授说:"我国语文教学的严重问题,是语文教学内容的乱象。教学内容的不正确、不妥当乃至荒唐,在语文教学中大面积地存在着。"而《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语文课程以"核心素养为本,推进语文课程深层次的改革"。在语文教学内容的选定既要关注知识技能的外显功能,更要重视课程的隐性价值,还要关注语文课程在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新的内涵变化。然而,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学内容选定不确定性的弊病却越来越凸显,很多专家和一线老师逐渐认识到"教什么"远比"怎么教"更重要。为此,研究和探讨语文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8.
一次,我讲《将相和》这篇课文,我问道:“‘相’和‘将’分别指谁?”学生顺利作答:“‘蔺相如’和‘廉颇”’。我刚想顺势板书,可脑瓜像卡了壳似的,“蔺相如”的“蔺”字,想不起来怎么写了。心想:“瞎写吧,不仅会误人子弟,还会招来学生的嘲笑。翻书吧,又怕耽误时间,怎么办呢?”突然,我灵机一动,计上心来,“同学们,仔细观察板书,看老师写的‘蔺’字正确吗?”我刚一写完,教室里就沸腾了。“老师,写错了!”“那谁来教教老师?”“上边是个‘艹’,下边是‘门’。‘门’里面是个‘住’多一横。”同学们争着发言,一笔一画教得甚是认真,好像生怕教不会我这个老师似的。我认真地写着,很快,一个大大的、工工整整的“蔺”字就诞生了。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连声说:“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可以当我的老师啦!”同学们的脸上洋溢出胜利的微笑。我看大家意犹未尽。又使出一招:“‘廉颇’这两个字更不好写。哪位同学愿意上台教教大家呀?”话音未落,同学们就急匆匆地打开课本找“廉颇”去了。很快,一只只小手就接二连三地举起来了……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2005年11期,登载了刘国良老师的文章《(泪珠与珍珠)是思乡怀人之作吗?》。文中指出《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版)对该文的结构、内容及主旨的解读的种种错误,我以为意见是中肯的。在分析中,刘国良老师就文章的结构、主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这一点上我以为还有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0.
刘俊刚 《现代语文》2006,(10):23-24
《语教学之友》总第279期《〈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不宜入选教材》一,我认为观点欠妥当,现谈谈个人浅见,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1.
《将相和》课例的刊出,引发了“语文教学内容”的话题讨论。我认真学习了诸向阳等老师的评论后,再谈几点思考,与大家交流。目标决定内容?还是内容决定目标?有关语文教学内容的建设,是近年来语文课程建设与语文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以2004年7月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王荣生教授的《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一书为标志,  相似文献   

12.
李海林老师在"沪港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研讨会"上,以独到、尖锐的眼光给中学作文教学指出了一条"新路":中学作文教学从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教什么呢?这个问题一直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在面对不同教材时不可回避的问题。对于《(论语)选读》来说,从教材角度分析,有人以“语言文字”教,有人以“语言文章”教,也有人以“语言文化”教。可见,我们在教材教学内容的确定上有着很大的分歧。王荣生教授在《语文课程论基础》中,根据文本的功能类型将语文教材分为“定篇”、“样本”...  相似文献   

14.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在追问,“语文”到底指什么?我们认为: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门课程,语文教育是指祖国语言的教育,即作为中华民族通用语的汉语言的教育。“语文”所指可以概括为“一体三维”:“一体”即语文本体为语言;“三维”即这个语言包含三个维度的意义指向。  相似文献   

15.
新编《小学语文教学论》教材在教育思想及教学观念上应构建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全新的理论框架。新编教材的教学内容及方法应具有开放性,要拓宽有效信息量,密切联系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从纯客观的角度对那些新的教学内容及方法进行系统地介绍,符合素质教育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僵化与随意性过大并存,是我国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痼疾。当前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的重心,一是为达成语文课程标准,重构语文课程内容,核心是语文知识的除旧纳新;二是树立国家课程的概念,努力强化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性。这两者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7.
《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1期刊登了《时间和空间旅行》的课堂实录.这堂课的主要创新之处是将理科老师请进科普文阅读课堂,新是很新颖,但其目的和手段却有许多可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8.
无意间翻阅到原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名誉校长、教育专家王企贤老师执教的《将相和》一课的教学实录,感觉就像打开一瓶陈酿老酒一样透着喷香,不禁啧啧称赞。是的,母语教学不管时代如何更迭变迁,总有一条血脉在延续。追溯先师教学之风范,回顾语文教学改革之历程,我们更清醒地看到时下语文课改该继承什么样的教学精髓。本人和大多数教师一样远离王老师生活的年代,拙文只能撷取他的几个教学片段来作一番感性认识,如隙中窥月,浅陋之处在所难免。[镜头一“]将相和”师《:将相和》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国战国时代的赵国。那个时代,在赵国有两个威望很高…  相似文献   

19.
选择、确定适宜的语文教学内容,是进行有效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我刊曾从课程、教材、教学以及课堂教学中的预设和生成四个方面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性”的基本理念进行了阐述(见我刊2008年第5期王荣生教授《从四对关系谈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性》一文),我刊本期又约请李海林、曹明海、韩雪屏几位老师就选择、确定语文教学内容的具体途径进行讨论,以期对读者有更多的启发。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教学》(语文版)2011年第12期刊载了黄元虎老师的《三教(金子)一课的行与思》一一文,笔者拜渎之后.钦佩于黄老师取得的成绩,史为黄老师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逐步书盈史本解读、切实调整教学设计的执著努力所折服。,但在文章“三教《金子》:大胆创生者”板块中,黄老师呈现的关于文本解读之后的等式“坚持不懈+善于发现+改变思路=成功”,本人觉得不太妥当。这一等式并不能概括出成功的切实内涵,也未能真正体现文本内容所涵盖的要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