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周晓寒 《考试周刊》2010,(43):36-37
翻译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中的核心理论。本文从翻译目的论的视角,对《大卫·科波菲尔》部分段落的三个中文译本进行比较分析,并从翻译目的、连贯法则、忠实法则方面简单探讨目的论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翻译目的论理论主张,译本预期目的决定翻译的方法和策略,在翻译过程中应遵循三个总体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结合实例分析了商务英语文本翻译的本质,探讨了目的论翻译理论对商务英语文本的指导作用,主张应以翻译材料使用者的目的为出发点,灵活选择翻译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3.
翻译目的论倡导者认为翻译应该从源语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译者应根据译文的目的来决定自己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从翻译目的论角度对薛涛诗词两种译本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揭示翻译目的论对两种译本的翻译的策略和方法的影响,以探讨目的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人类的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从翻译文本的选择到翻译策略的使用,无不受到翻译目的的影响。本文尝试从目的论视角出发,对鲁迅的翻译目的和翻译选择作了重新阐释。  相似文献   

5.
根据目的论从翻译委托人、译文读者、原文地位等方面分析了《红楼梦》两种英译本的翻译目的,阐明了翻译目的对译者策略选择的影响。霍克斯为了使英美读者欣赏小说,享受阅读的乐趣,倾向于归化;而杨宪益夫妇为了介绍中国文化,主要使用了异化策略。最后从宗教文化、习语和典故三个方面为例对比分析了两种译本翻译策略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杨宪益、戴乃迭译本和霍克斯译本)中的典故翻译进行研究,对比和分析杨译本和霍译本对于典故所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和方法。通过研究表明,两个译本体现了翻译目的对翻译策略的影响,不同的翻译目的决定了译者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和翻译原则。  相似文献   

7.
"目的论"主张译本预期目的决定翻译方法和策略,在翻译过程中应遵循目的法则、连贯性法则、忠实法则和忠诚原则。通过举例分析商务英语翻译的特点,并以"目的论"与商务英语翻译的关联为切入点,探讨了"目的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人类有意图的跨文化的互动活动,译者决定翻译目的,而翻译策略的选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译者的翻译目的。通过对Uncle Tom’s Cabin和《红楼梦》各自两个译本的分析,得出不同历史时代、社会环境、国度和文化等,都会照成译者翻译目的不同,从而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以实现其各自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9.
翻译目的论包含三个基本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本文以目的论为指导,通过对《红楼梦》的两个英文译本进行对比研究,进而总结出文学翻译中的一些翻译策略,从而促进跨文化交际和中外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0.
翻译过程中使用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是由翻译目的决定的,翻译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浅述傅东华先生的译本《飘》。  相似文献   

11.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存问题及应注意的环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翻译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实际教学过程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上比较单一、片面,缺乏横向的、纵向的联系。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抓好应注意的环节,才能提高翻译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翻译事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佛经翻译开始,至今已有1700多年。我国翻译理论的形成,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东汉到唐宋的佛经翻译阶段、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至“五四”的西学翻译,以及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后掀起的第四次翻译高潮。经过无数前辈翻译家的探索与实践,已形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翻译理论系统。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我国近现代的翻译理论谈起,回顾了我国有代表性的翻译家的翻译理论,阐述了对翻译的理解、翻译的标准和对译者的要求,并对翻译实践中出现的误译做了深入浅出的评议。  相似文献   

14.
对托马斯·胡德(ThomasHood)的《缝衣曲》(SongoftheShirt)在近代中国的三个译本作比较分析,可以勾画出近代英诗汉译的变化轨迹。从翻译目的来看,马君武强调“新文明之输入”、胡适“不作无关世道之文章”,而刘半农则关注原诗“刻画贫女心理之周至”,体现了近代译者从注重原文社会效果到原文艺术特色的变化;而从翻译方法来看,“豪杰译”到“直译”的变化则体现了近代译者对原作的逐渐尊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翻译史上的“文”“质”之争.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史上“文”“质”之争原因的阐述.对其派别和特点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直译”、“意译”是英汉翻译中的两种基本方法,在实际翻译中也各有所长。本文分析了这两种方法的不同特点,阐述了在具体翻译中灵活运用的重要性,并探讨了一些相应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7.
语用翻译原理对培养大学生翻译能力有重要启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不仅在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也要注重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既注重教授语言本身的知识,又注重教授语用知识才能更大地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18.
近代翻译史的发展呈多元化,推进了翻译学的学科建设与翻译研究的发展,90年代翻译研究的文化学派倡导的文化指向为翻译研究及翻译课程的设计开拓了新的研究视角。从教师角色、教材角色、课程内容角色这些方面能够反映出文化学派的研究维度对提高学生的翻译学习效果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佐良先生重视翻译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强调翻译对社会思想意识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影响;认为对外文的翻译需要了解其文化背景,只有确切的文化理解才能得到正确的文化翻译;诗歌的翻译要注重诗的韵脚、意境、形象、气势、字数、句式等方面,诗歌翻译需要译者的诗才;翻译既是一门老艺术,又是一门需要继续研究和探索的新学问,必须在实践中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陆秀英  周灵 《培训与研究》2009,26(9):122-124
回译是以译文为原文的翻译,曾被广泛用来检测译文的准确性以及研究对比语言的特征。除此之外,回译也是培养翻译能力,尤其是提高翻译应试能力的重要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翻译能力以及相关检测翻译能力的一些翻译考试,围绕着翻译能力各个方面的培养,着重强调了回译在针对测试翻译能力细节的各种考试中的应用性和实践操作性,认为回译训练能够很好地促进与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