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中的Logo语言教学原为六年级选修课程,随着Logo语言教学的普及,现已改为五年级必修课程,这一改变更加显现Logo语言的重要性。Logo语言是一种十分适合儿童学习的编程语言,它的命令接近口语。通过观察,我发现很多学生初学Logo语言时兴趣不浓,还有的学生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兴趣渐渐减退。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语言?语言理所当然地是词语对现实事物的直接表达吗?语言的每个要素背后部有一个实在的本质与之相对应吗?或者说,语言主要是与现实事物一一对应的词语的集合吗?抑或我们换一种提问方式:语言的价值和意义来自哪里?它决定于语言之外存在着的某种客观本体?还是来自于它自身的某种自足的构成?这些问题,正是索绪尔的语言学所要回答的,并且他把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浓缩在一句简短的话中:“语言是形式而不是实质。”从这里,我们能看到索绪尔独特而影响深远的语言观。  相似文献   

3.
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下任务的分析和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务型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做中学”的语言教学模式。而其中的“做”指的就是“完成任务的过程”。那么到底什么是任务呢?是“传统教学法”中的语言练习吗?“任务”又和哪些因素息息相关呢?教师又应该怎样来设计这个所谓的“任务”呢?其实“任务”就是“做事情”,而这些事情可以说就是日常生活中所做事情的翻版。但是值得强调的是:这种任务指的是用“目的语”来做事情,在做事情当中习得语言,所以“任务”强调的是语言的意义,而不是语言的形式。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语言是一种工具,因此,必须熟练地掌握它、使用它。这只是从语言的交际功能出发的一种认识,从语言和“说话人”的关系上看,语言是个“多媒体”———既可作为工具,同时也是心智能力的一种反映。比如,同样发出声音,同样要表达一种意思,同样说一个长度相等的句子,为什么有的人会“妙语连珠”,而有的人却“辞不达意”?这就是心智能力的差异。有人不一定同意这个观点。他们举例,不是有的人不善言辞,可照样成为作家、科学家吗?你能说他们心智不优吗?其实,这些人固然很优秀,但问题是,如果他们抓住了幼儿期对…  相似文献   

5.
反思:“为什么加法可以借而减法不行呢?”执教者的解释能解开学生的疑惑吗? “276借2给98,98就变成了100”是学生眼中两个加数之间的“互借”。这种“借数”的生活语言中蕴涵着数学中的“凑整”思想。  相似文献   

6.
从上期开始,奇奇虫带领同学们进入神奇的Logo世界,和小海龟成为了好朋友!有些同学马上去学习和研究Logo语言了(赞一个^-^)。也有同学向我求助:奇奇虫,我的命令输进去怎么没有反应呀?奇奇虫,我输入左转命令,怎么会有一串英文提示?……  相似文献   

7.
Logo语言是小学信息技术的必学课程,这个语言相对于其他软件的学习是枯燥的,如何使学生在Logo语言世界中快乐地翱翔呢?一个"趣"字非常重要,以"趣"为眼,教师要用生动有趣的各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体验Logo语言带来的趣味感和成就感。  相似文献   

8.
张晓玲 《父母必读》2010,(10):155-157
文字的美,在于它能够组成语言;语言的美,在于它可以承载文化。一个优美动人的故事.一首含义隽永的诗,当被肢解成一个个单一的文字时.它就什么都不是。那么,孩子的阅读.真的要从“大、小、多、少、人、口、手……”这种识字过程开始吗?先识字还是先阅读?有点像在问“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阅读可以达到识字的效果吗?让我们一起来找找答案吧!  相似文献   

9.
在最近出版的苏教版信息技术选修教材中,收录了Logo语言的教学内容,对于一部分教师来说,这可能是第一次与Logo语言相识,也许只知道这是一种适合儿童学习的计算机语言。  相似文献   

10.
以Logo语言为背景程序设计教学并不是强化Logo语言知识本身,而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深度和抽象认知能力。引导学生使用logo语言将解决问题的算法落实在与计算机的对话中,初步认识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华读书撤》消息,“格涩”、“幺蛾子”、“咕棒槌”,这一句句天津话您会读吗?为挽救保存地方语言,今年天津市档案馆将启动天津乡音记忆工程。用两年时间建立天津方言语音档案,  相似文献   

12.
说明文是中学生应学习和掌握的三大基本文体之一。大家都知道,教学说明文要抓住说明的对象、说明的顺序和说明的方法这三个基本要点。然而,这三者都是凭借着文章的语言来体现的。离开了语言的表述,说明的对象、顺序和方法便成了徒具其名的空壳。试想《死海不死》一文讲死海的“成度很高”的特点,离开了有关死海里多处矿物质数据统计的语言表述能说明白吗?《向沙漠进军》一文里,“我们向沙漠进军,不但保护了农田,开辟了绿洲,而且对交通路线也起了防护作用”。这一过渡句中的“不但”、“而且”两个连词不是把上下两段说明的内容及其层次突出得清清楚楚吗?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歧视、讽刺“差生”的语言“软暴力”倾向,在一部分教师身上时常表现出来,且屡禁不止,渐成积习。诸如像“碰上你这种学生算我倒霉了!”“你真塌脑,吃错药了吗?”“你再这样下去就没救了,整个就是个猪脑袋!”等,不当语言导致学生辍学或自杀的新闻经常见诸报端或网络。每每闻及此事,我都会扪心自问,警钟长鸣。  相似文献   

14.
除去Logo,你还剩下什么?产品的颜色、语言、形状、名字等这些碎片化的组成部分,是否能让你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5.
语教学的核心是“语言”的教学。这一思想正得到越来越多的语教师和学的认同。而作为语言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语法知识的教学和考试却仍让不少专家学和一线语教师狐疑.甚至反对。语法知识的教学和考试真错了吗?在对语法知识的教和考大加挞伐的同时。我们丧失了什么?这些问题不得不令人深思。[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错别字小侦探”全新出动!只要“咖啡”们将生活中发现的错别字和不规范用语拍下来,并注明正确的写法,就有机会加入到“错别字小侦探”的队伍,将错别字“一网打尽”,为语言规范,城市文明尽一份力。“咖啡”们,准备好了吗?Let’s go!  相似文献   

17.
张志公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任务不是单一的.但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语言学习.是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语文新课标也指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在阅读感悟中学会表达.逐步形成“言语能力”。那么,老师们将言语训练放在应有的位置了吗?言语训练是否切实有效呢?带着这些问题.笔者深入课堂.对相关细节进行切片分析.希望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8.
王君 《文学教育(上)》2010,(14):140-140
语言的音义具有任意性,在表达春天的意思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夏”或者“冬”这个词来指示春天,那么当我们看到“夏”的时候,想到的将是现在称之为的春天。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请看:  相似文献   

19.
一位老师在课堂上问道:“什么是圆啊?”学生回答:“篮球是圆的!”“月亮是圆的!”这很出乎老师的预料.圆是一维的曲线,篮球和月亮都是球体,因而不是圆.可是篮球不是圆的,难道是方的吗?显然,数学语言和日常生活用语之间发生了冲突.  相似文献   

20.
面试语言不同于平时的聊天、对话,它要求面试者在回答问题时,语言必须做到准确、规范,忌用含混模糊的语言和自以为时髦的词汇。例如,考官问面试者“你知道你父母亲的生日吗?”有的面试者不知道,不回答又觉得不好,于是就说,“可能是‘几月几号’”;“大概是‘几月几号’”。“可能、大概”这样的词语就不够准确,模棱两可,含混不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