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龙应台老师的名字早有听说,却迟迟未看她的书,一直到这个暑假,才和母亲聊起龙应台。母亲很高兴,因为这是她很喜欢的一位作家,她告诉我,龙应台是一位了不起的作家,也是一位很好的母亲,看龙应台老师的书,会很有收获。但,没有看过,我没有感觉,直到母亲把她的书递到我的手里,我才真正走进了这位作家。《孩子你慢慢来》,是她当母亲的时候和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  相似文献   

2.
龙应台是从台湾走到海外,影响全球的知名女性作家。受其早年经历的影响,她接受了西方女性主义思想的熏陶。她继承并超越了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文化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的思想,批判社会生活中的男权意识,提出女人首先是完整的人的观点,书写作为母亲的幸福与代沟的煎熬,提出母亲教育理念的公民意识,展现作为女儿的柔情与担忧,呈现女性真实、立体的形象。  相似文献   

3.
龙应台的创作表现出一种可贵的文化自觉。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民族文化的自觉,她的创作以国际化的视野,对民族文化进行了坦诚的批评与深刻的反思,表现了华夏儿女对传统文化的自尊自省意识;二是性别文化的自觉,她的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对女性的社会角色进行了冷静的思索与剖析,表达了现代女性的自尊自审意识,蕴含着丰富和深刻的人性内涵。  相似文献   

4.
龙应台是驰名海内外的台湾作家。从社会学角度来考察,龙应台写作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台湾社会环境对其写作的刺激与她特有的对美好事物追求的心理。  相似文献   

5.
24年前,《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一声怒吼,龙应台在台湾《中国时报》"人间"副刊开始了她的杂文《野火集》专栏,短短一年,就像野火般地向四面八方奔窜燃烧起来,掀起一股"龙卷风",锋芒所至,震撼了台湾岛无数读者的心灵。随后,《野火集》有了大陆版,同样震撼了大陆读者的心灵,并且使龙应台这个名字家喻户晓。作为一个著名的专栏作家,龙应台以她锐利的词锋、灵转的文字、缜密的思虑、悍然无畏地揭开社会中的种种病象的文笔,激起了社会舆论热烈的掌声与凶猛的骂声。批评她的人指责她丑化社会,赞许她的人则把她看作剖析病态社会的勇士。不管掌声还是骂声,龙应台始终走着一条属于她自己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仇小梅 《文教资料》2007,(18):70-72
龙应台是身跨欧洲、中国两岸三地文化圈的知名作家,曾游学西洋二十余年,接受了西方文化的浸润。西方文化因子诸如文艺理论批评、女权主义批评,哲学思想以及民主理念等,都反映在龙应台的创作风格、创作思维、创作方法与创作观念中。对西方文化因子的接受,并将中西文化有效地沟通融合,也使龙应台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多元文化语境下的个案。因此,对她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华文文学界,女性作家被称做先生的,当属凤毛麟角,而龙应台就是这中间的一个.20年前,随着"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的一声棒喝,龙应台在台湾<中国时报>的杂文专栏"野火集"向四面八方奔窜燃烧起来,旋即成为燎原之势,掀起一股"龙卷风"(余光中语),锋芒直指读者的心灵.随后,大量饱蕴着龙先生对文化的感喟、思探和悲怆的文字,涌入我们的视野.因此,在我们的想象中,龙应台是一位风风火火、敢说敢为的勇士型人物,一位成熟而深邃的学者型女性.  相似文献   

8.
龙应台以犀利率直的杂文批判享誉文坛,作为知名学者,她以女性主义者的视角对女性问题做出尖锐批判.小说<在海德堡坠入情网>却以不同以往的风貌,向我们展示了作者对现实生活中女性问题的思索,没有任何艰涩的理论讲述,有的只是自己内心发出的女人之声.  相似文献   

9.
龙应台是驰名海内外的中国台湾作家、思想家、评论家。作为其源流文化的中国文化的主流思想即儒家思想,对她的影响是深远的。她的救弱济贫的仁爱之心,感时忧国的忧患意识,以及敢作敢为的批判精神等,都能从儒家思想中找到相应的坐标。  相似文献   

10.
龙应台的创作具有开阔的文化视野,多向度的思维方式,阔大的气魄与知性的深刻;在传统与现代冲突中,运用现代观念,反思社会历史文化,表达了女性个体的生命体验;龙应台的创作走向大众的越力在于独立思考、坦诚直言的勇气,与读者保持亲切对话的关系及质朴、灵转而幽默的语言风格。龙应台的创作给我们以启示。  相似文献   

11.
郝云峰 《文教资料》2008,(23):35-37
自1984年登上文坛以来,龙应台多次成为文化界的焦点,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立、自由的文化态度使其总是走在时代思想的前沿,引领着社会批评的潮流.本文着重龙应台作品中的女性主义,从<野火集>、<美丽的权利>等作家文本出发,解读龙应台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2.
姚臻 《文教资料》2010,(26):22-23
龙应台的杂文作为台湾文学史上一个比较独特的个案,有着许多值得深思和研究的地方。本文正是以龙氏杂文的魅力何在作为思考点,从文风、批判的视角与视野及语言风格三个方面进行切入和思考.在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后指出,犀利的文风.独特的视角与全球化的视野,走进民众的杂文与质朴、灵转的语言风格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龙应台杂文的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13.
龙应台,台湾的一支笔,犀利的笔。对国家,她一腔热忱。对时事,她比一般人敢说敢做。在当今社会,她用文字来暖人心,用怒吼来唤醒人们沉睡的意识。 知道龙应台是在电视新闻中,听着新闻播报员口中的她,我想当然地以为这个人是个男的,没有任何怀疑。  相似文献   

14.
龙应台,这位既是教授、研究员,又是作家、记者,在欧洲、大陆和台湾三个文化圈中都具有很高知名度的女性,常常有一些惊人之举:1984年出版《龙应台评小说》,一上市即告罄,多次再版,余光中称之为“龙卷风”;1985年以来,她在台湾《中国时报》等报刊发表大  相似文献   

15.
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在欧洲、大陆、台湾文化圈中,她的文章成为一部罕见的档案。然而大陆对龙应台的研究还是非常有限的,对于这样一个敏感人物及其大胆的言论和无畏的思想,一些研究无法展开。本文不从其作品的女性主义思想出发,也不局限于男女平等这样的社会学范畴,而是纵观其近30年的写作生涯,以其作品为出发点,试图从其对边缘人的孤独体验这个崭新的角度去解读龙应台的冷眼审视,探索其对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中学教育》2005,(9):62-62
作家龙应台记述了一则让她惊叹的《国语》故事。  相似文献   

17.
《文学报》新近刊登了龙应台题为《如果没有人文》的文章,这篇文章是她做客香港大学后写的。在文中,她呼吁学校加强人文素养培  相似文献   

18.
于唯 《吉林教育》2009,(6):95-95
《孩子,你慢慢来》是龙应台写的一本关于她的两个孩子成长的散文集。龙应台被称为是“华人世界最有影响的一支笔”,她的文章一般都是万丈豪气的,然而《孩子你慢慢来》却是万丈深情。这本书,决不是作家的作秀,而是“对生命的实景写生”,更是“一个母亲,与生命的本质和起点素面相对,做最深刻的思索,做不思索的热爱”。  相似文献   

19.
在当当网上觅书,突然发现有龙应台的散文集《孩子你慢慢来》,我欣喜不已。 龙应台的大名,在我,早已如雷贯耳。年少时的我,便以仰视的姿态膜拜她的文字,对她无比敬仰,并一直以为1984年写《野火集》、写《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的一定是台湾政界或者新闻界一位铁铮铮的男子。大学时,  相似文献   

20.
有人问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如果被带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如何分辨它是否发达?"她认为一场雨足矣——最好来一场倾盆大雨,足足下它三个小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