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倡学生积极思维,自主学习。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想、多问、多说、多做,学会总结和探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化学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真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2.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新课程标准提倡数学教学要设计成学生数学学习的活动,成为学生"做数学"的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中探索、体验、感受,从而获得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提高数学素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提倡开放、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在主动积极的心境下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课堂的主人。课堂上教师必须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要把火把点燃,照亮学生的学习之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把课堂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信息的主动摄取者,以自身的力量去主动作用于教师所教的知识,使其成为主动学习的人.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是为了不教."所以,教师要学会放手,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学习的主动权,合理利用"五放"策略,优化教学模式,把教与学有机统一.所谓"五放",就是课堂上教师放手,让学生去看、想、讲、议、练,让学生真正地、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会学习.那么,历史教师要如何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利用好"五放策略",让出课堂主动权呢?  相似文献   

4.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笔者认为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韦素珍 《考试周刊》2011,(74):92-93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课堂“发问”的主动权由教师掌握这种传统教学手段一直延续至今。课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材承载着的知识,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体验来获得,学生必须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进行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活动。把课堂设疑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6.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卞惠石(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小学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进行的双边活动,一堂成功的课与师生双边的积极配合是分不开的,而学生的配合是主动还是被动又将是影响师生配合好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认为在课堂上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  相似文献   

7.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许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都会遇到“学生插嘴”的现象.对于这一现象,我认为教师自身要跳出传统的教学观念,并不断更新思想、转变观念.事实上,课堂上的学生“插嘴”足以证明了他们已全身心地参与课堂活动,投入了积极思维,这比那些瞪着眼睛看老师,张着嘴巴等知识的学生要好得多.教师要真正把课堂上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8.
高艺 《陕西教育》2011,(6):53-53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激发内在动力、自主探究、合作互动、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9.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对此,我们要在“还”字上动真格的,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一、把“问”的权力放给学生中国的教师大多是通过问问题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如果学生把教师的问题都回答出来了,那说明学生对教师所讲的知识都掌握了,没有问题了。而美国的教师却不这样理解,他们认为:学生总是充满好奇和疑问,老师在回答他们问题的过程中,有意通过情景、疑问、破绽等激发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老师的回答使学生产生更多的问题,最后老师不得不“投…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育观认为:教学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学生的课堂有效参与程度。审视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总是扮演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学生总是处于被动位置,让老师牵着鼻子走。要改变这种局面,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自主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一、让学生想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可见,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规律的发现,均应在他们充分…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当中,学生被动学习,学什么,怎么学,做什么,都是由教师决定,学生自己很少有自主权,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全面参与,把主动权交给他们,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要将数学课堂还给学生,课堂上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充分施展自己的智慧,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新课改的重要一环。那么,如何把数学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呢?  相似文献   

12.
在推行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学模式层出不穷,无论哪种形式的教学改革,都是要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会思考,学会主动探索知识,学习能力的提高和认知能力的提高才是课堂追求的目标,培养能学以致用地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才是学校办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要体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新课改理念更要求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突出在“学中用,用中学”这一理念。我们教师要从学生的第一堂英语课开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他们,而不是说教式地强行灌输给学生知识。学生的课堂心理的波动性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体育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已为人所重视。如何发挥本学科的功能,已成为教育者研究的重点。一切教育都要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才能达到目的。传统体育教学教师只注重对学生传授知识、练习数量,而忽视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受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学生只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机械工具。新课程理念以学生的发展和学习为主题,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课堂"交给"学生,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兴趣,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教师与学生建立新型的教者与学者的合作关系。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已成为教育者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现如今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发展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课堂,充满快乐魅力四射的数学课堂能够起到及时反馈学生学习信息,改善教与学之间的关系,使课堂更具魅力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时关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要求教师既要关注学生对于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教师要想营造充满欢乐、魅力四射的课堂环境,就要做到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一来不仅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让学生真正享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让快乐充满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提出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而课堂的现状却与之背道而驰,学生大了,思维活跃了,可课堂却沉静了,这成了教师的一大心病。如何使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如何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呢?大家都在想方设法改变现状。接下来我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李艳梅 《广西教育》2011,(29):49-50
按照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只有主体作用发挥出来,主导作用才能得以体现。因此一堂课是否上得好,不是看教师开展的活动有多少,活动是否热闹,而是看学生是否依照自己的知识、经验、灵感、兴致参与认识过程,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也就是说,要看学生是否充分发挥了学习主动性。那么,教师如何才能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8.
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两个重要因素,师生关系如何影响着教育质量的高低,影响着教学成果的好坏。从教学过程看,学生是知识的获利者,是学习的主体。而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教师而言,应该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呢?  相似文献   

19.
学生学习是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自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问;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有提问的机会;要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让他们会问。  相似文献   

20.
在学业压力繁重的现代化学校里,学生上课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高效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却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因此,课堂上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让学生在多彩的课堂中充分展现自己,让思想碰撞出绚丽的火花,领略多彩的物理世界,点亮心中奇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