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漠狼孩》是作家郭雪波的一部生态小说力作,小说故事以内蒙古草原为背景展开,作品通过离奇而神秘的叙写向读者展示了人与狼的紧张关系,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冲突,表达了作者对文明与野蛮,人性与"狼性"的冲突与生态思考,体现了浓浓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2.
《大漠狼孩》是作家郭雪波的一部生态小说力作,小说故事以内蒙古草原为背景展开,作品通过离奇而神秘的叙写向读者展示了人与狼的紧张关系,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冲突,表达了作者对文明与野蛮,人性与"狼性"的冲突与生态思考,体现了浓浓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两个方面剖析杰克·伦敦"狗的小说".其一,作者再三在狗的身上折射出狼的意象,表明作者有一种强烈的"狼的情结",作品中,狼的意象表现为强者和自由的象征;其二,作品描绘的奇异而精美的人狗之爱,其实质是作者强烈的生命渴求之艺术表达.  相似文献   

4.
《重返狼群》是2012年李微漪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来的一部记录性小说,作品中的狼形象一改往常形象,给读者带来了全新的感觉,作品中的狼可爱、有人性、懂得感恩等等,作者在作品中根据自己的实际经历描写我们所不知道的狼的特性,是对"狼意象"写作的一种陌生化探索,本文将主要分析小说中狼意象的陌生化以及作者这样写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钧 《现代语文》2007,(12):119-120
"狼文化热"高温一如既往。既有作品表现对传统的珍现与反思,又有作品对"狼文化"的现实意义进行排演,还有科学家对"狼文化"精神内核的理性剖析。"狼文化热"有深层的精神和文化原因。"狼文化热"利于提高中国人的"精神造血"功能,益于中华民族的精神重建。  相似文献   

6.
"狼"是贾平凹作品中常见的意象.<怀念狼>更是贾平凹对商州"狼传说"和"狼故事"的全方位展示.小说在地理环境、人文传统的背景上描绘狼与商州人的关系,表现出狼意象丰富的商州文化底蕴"傅山"这个打狼英雄的出现,源自于商州人的黄土情结和英雄崇拜意识;狼与人相生相伴,相生相克,循环制胜,互为生态链条的重要环境.  相似文献   

7.
":世界作家"勒.克莱齐奥是一位具有强烈生态意识的作家,其成名作《诉讼笔录》借描写一个与文明社会格格不入的人物"亚当",表现其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激烈批判。作品中大量的隐喻昭示着人类中心主义是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源,作者对此持悲观态度。概观作者寓于作品中的整体生态观,在赞叹其高度前瞻性的同时,也必须正视其在某些方面的极端性。  相似文献   

8.
贾平凹的《怀念狼》与美国作家斯蒂芬妮·梅尔的《暮光之城》系列小说中关于"人狼变形"的广泛呈现,在有关的"变形"作品的解读中,占据了极具特殊的地位。两部作品中的"人狼变形"虽然呈现出变形特征和创作主旨的某种相似性,但也在东西方特有的文化背景中体现出了人狼变形文化和人狼变形艺术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沈石溪关于狼形象的塑造,在当代动物小说创作中占据独特的地位。他的作品既展示了狼在大自然中真实的生活状态,也找到了狼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契合点。作品通过对动物的生存法则、动物间的关系、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动物之间的情感描写,对狼形象做出了全新的诠释,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类社会状况的剖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在蒙古族舞蹈中,《狼图腾》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展现的是草原文化和游牧民族文化。狼具有着原始的和顽强的生命力,创作者和表演者在展现狼的特质的同时也为当下人心的淡薄增添着狼这一图腾精神。在舞蹈《狼图腾》中,舞者们通过极具艺术性的表现,展示了蒙古族舞蹈的豪迈与豁达,也从作品表现中倡导维护生态平衡,反对肆意猎杀狼群。  相似文献   

11.
《怀念狼》是一部内容诡异的长篇小说。本文通过分析认为 ,在小说中贾平凹借助狼与猎人的传奇性故事表现了作者“万物有灵”的思想 ,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失去对立面 ,生命失去自然界的挑战后生命力衰退的疑虑。小说的叙事方式是传统的 ,而内容则体现了贾平凹先锋性的方面 :放弃经验 ,演绎观念。  相似文献   

12.
《狼图腾》,既高扬“羊性”,要求人们驯服于大自然,谋求生态环境的改善;又崇拜“狼性”,提倡人们凶暴强悍。因此,作品出现了思想悖论。而且,以“羊文明”、“狼文明”分别指代中西文化,这是简单化的、非科学的。“狼图腾”的崇拜,恰恰从反面映照出了国民的信仰缺失与灵魂空虚。  相似文献   

13.
"生态逆补"是自然界生态平衡和人类文化生活调节的重要手段.作者拥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博大精神时,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生态逆补就以良性居多,反之,其所寻索的文学逆补就容易陷入"恶补"的泥淖.当代青春文学创作中"以病为美"、"以悲为美"的倾向正是这种生态"恶补"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天人和谐 生态哲学——论满都麦生态小说的哲学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都麦是针对近年来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发出保护生态、拯救人类强烈呼声的蒙古族现代作家之一。他在其《雅玛特老人》、《四耳狼与猎人》、《碧野深处》、《瑞兆之源》、《马嘶.狗吠.人泣》、《人与狼》等作品中大力渲染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的神秘、情感和生命感应;马、狗、羊、狼、鹿以及那些珍禽异兽的灵性、人性等,唯一不二地昭示了“天人和谐”的生态哲学。  相似文献   

15.
<狼图腾>通过对草原狼性的描写和狼的图腾形象的叙述,揭示了草原人民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观念.在"狼"获得文化英雄和生态英雄身份出场的同时,也在历史文化的冲突和草原生态变迁的现实中凸现了生态话语,生动地揭示了草原万物生态的内在联系,尤其是狼对整个草原和生态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野性的呼唤》是杰克·伦敦自然主义代表作之一,该小说通过从狗到狼的嬗变将人类文明对自然的摧残刻画得淋漓尽致。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来解构这部小说,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到了作者的整体生态观以及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  相似文献   

17.
迟子建素以温暖、真挚、澄澈的风格而著称,其作品量之大与品质之高同时并在,堪称当代文坛的奇迹.她发表于2019年的《炖马靴》以东北抗联为背景,讲述火头军"父亲"与一个紧追而来的日军展开了漫长的博弈,曾经得到过"父亲"照顾的瞎眼狼引领他走出了茫茫雪原,完成了狼的报恩.抗联战士的赤诚热血、敌人的垂死叹息以及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相似文献   

18.
“狼”是贾平凹作品中常见的意象。《怀念狼》更是贾平凹对商州“狼传说”和“狼故事”的全方位展示。小说在地理环境、人文传统的背景上描绘狼与商州人的关系,表现出狼意象丰富的商州文化底蕴:“傅山”这个打狼英雄的出现,源自于商州人的黄土情结和英雄崇拜意识;狼与人相生相伴,相生相克,循环制胜,互为生态链条的重要环境。  相似文献   

19.
<正>楼主:各位,我看到这样一篇年度最佳小小说,作者的想象力实在是太丰富了,我马上晒一晒,与各位大虾分享。伤害一只饥饿的狼到处觅食,听屋内一妇人在训斥孩子:"再哭把你扔出去喂狼!"孩子哭了一夜,狼痴痴地等到天亮,最后含泪长叹:"骗子,都是骗子!"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就是师生从文本中接受它所要表达的意义,与作者的心灵在对话情景中产生沟通与默契,使作品中的"原我"(作者之"我")和作品外的"自我"(读者之"我")之间构成一种情智共鸣,实现文本意义向个体认知结构和精神涵养方面的积极转化的过程。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一、读懂作者:接受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1.读背景,了解文本历史的文化现状要读懂文本意义,首先要把文本放在外部语境中去分析,看其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生活风貌、人际关系等文化现状。因为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时代是作品的土壤。茅盾认为,作品首先要表现出"时代空气",包括特定时代的社会思潮、风尚与习惯等,它是时代性必不可少的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