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顾杨 《现代语文》2007,(12):45-47
在《三国演义》第八回、第九回所描写的"连环计"故事中,貂蝉作为一个智勇双全而深明大义的女子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当她在书中的第十九回再次出现时,却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劝说吕布放弃谋士良计的平庸妇人。也就是说,《三国演义》中的貂蝉形象是前后矛盾的。那么,蔚为壮观的《三国演义》为什么会在人物塑造上出现这样的问题?基于嘉靖本《演义》和毛本《演义》中貂蝉形象的对比,可知这一矛盾形成于毛宗岗对嘉靖本的修改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蔡琰、辛宪英、貂蝉、李春香是《三国演义》中仅有的四位有名有姓的女子,在七十多位女性中脱颖而出。笔者试图从历史、小说本身、著作者心理探讨三位女子在《三国演义》中留名原因。  相似文献   

3.
蔡琰、辛宪英、貂蝉、李春香是《三国演义》中仅有的四位有名有姓的女子,在七十多位女性中脱颖而出。笔者试图从历史、小说本身、著作者心理探讨三位女子在《三国演义》中留名原因。  相似文献   

4.
貂蝉是《三国演义》中最引人注目的女性形象,但在艺术描写上却前后不一,缺少艺术上的完整性和一致性,这种情况表现出罗贯中世界观、妇女观和道德观上的矛盾。与《水浒传》中的潘金莲相比,貂蝉是一个没有独立人格意识的傀儡。  相似文献   

5.
貂蝉不仅是一个容貌绝伦的女孩,还是一个聪明过人的奇女子。她答应了王允的请求,明里是她有情有义,愿意为恩人赴汤蹈火,愿意为国难舍生取义,可暗里她还要实现自己的梦想:那就是一夜娇贵,成为当时社会名流吕布的爱妾。我们从她在《三国演义》中的出场及话语中便可得出这样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在《三国演义》中,貂蝉首先是一个知恩图报、深明大义的女子,但是从小说的情节设置、从三国时代风云变换的政治军事斗争格局以及从男权语境下人物形象的设计来看,貂蝉的形象却并不丰满。作为政治斗争中的一个工具,貂蝉的形象烙印着封建男权文化的鲜明印记。  相似文献   

7.
小说《三国演义》中,对貂蝉的相貌描写是:“年方二八(16岁),色伎俱佳”、“眉黛促成游子恨,脸容初断故人肠”。对于这位传说中的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观众们寄予了很高的期待,但是当陈好一身粗布衣裙、涂着厚厚的白粉以路人的姿态出场时,着实让观众们失望不已,她的“朴素亮相”被评价为“只惊不艳”。  相似文献   

8.
驴行 《初中生学习》2011,(11):38-38
《三国演义》毕竟是历史演义,仅就其所刻画的众多人物而言,或神化(诸葛亮),或丑化(曹操),或虚构(貂蝉),与真实的历史人物多有很大的出入。其中最该喊冤叫屈的当数江淮大才子蒋干。  相似文献   

9.
《三国演义》以写男性英雄为主,女性人物中形象最丰满的当属貂蝉。邓罗和罗慕士在翻译小说中有关貂蝉的外貌描述词汇、自谦词和名字时所采用的策略不同,所建构的女性形象既与原作有一定差异,两种译作之间也有所不同。这既反映了两位译者的诗学观差异,也凸显了翻译的形象建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三国演义》是雄性的世界,展示的是波诡云谲的政治风云与军事斗争的刀光剑影,因此小说中出现的女性很少。然而罗贯中先生到底不愧是大家,在笔锋瞬乎一闪之间,也给女性勾勒出一抹难得的光辉,“连环计”中的貂蝉便是其中最出色的一位。  相似文献   

11.
千百年来,史学界对于历史上究竟有无貂蝉其人,一直探佚寻踪、争论不休。貂蝉,也许只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却能够与有稽可考的西施、王昭君和杨贵妃一起名列"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这不能不让人们惊叹经典的文学作品在中国民间的巨大魅力与影响力。《三国演义》中貂蝉的形象是罗贯中结合自己的思考,在历史和民间流传故事的基础上,经精心选择、取舍后加工而成。从貂蝉这一形象的塑造中可以清楚的看出罗贯中本人深受儒家思想人本意识、忧患意识与力行意识影响的印迹,并将这一印迹通过貂蝉这个"仁、义、礼、智、信"的综合体栩栩如生地展示在世人面前,使之成为中国人文历史中一个特定的文化符号,存在于我们的文化记忆中。  相似文献   

12.
《三国演义》是一本男人的书。金戈铁马,兵法权谋,似乎自问世起,就是男人的天下。但是,在这样雄壮刚强的世界里,也会点缀出女性纤细的身影。就像从战场的鲜血里,悄然绽开的寂寞无主的小花。一貂蝉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  相似文献   

13.
《三国演义》的孤独者形象及其审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孤独是一种老少无依的堪怜身世 ,更指一种缺乏共鸣的心境。《三国演义》成功地塑造了貂蝉、徐庶、陈宫、诸葛亮等一系列孤独者形象。他们或身世孤苦 ,或处境孤立 ,或精神孤独 ,富有崇高的悲剧美和动人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程明社 《运城学院学报》2011,29(3):25-27,41
貂蝉形象的形成过程以《三国志》为背景,《三国志平话》为出发点,《三国志演义》为归结点。《三国志》尚无貂蝉其人,故事粗具梗概;《三国志平话》中已有貂蝉、有了美人计;《三国志演义》中貂蝉形象更加饱满、美人计更加缜密。貂蝉形象的形成过程反映了人们的价值选择:美人计日益缜密说明从晋代到宋代再到明代,人们崇礼与尚智兼重但更为尚智;貂蝉逐步被人们认可和接受,证明女性价值逐步得到凸显;借助貂蝉,人们还阐释了对关羽这样英雄的理解,即英雄当不好女色。  相似文献   

15.
《亚瑟王之死》中的兰斯洛特对桂乃芬王后的爱情与《三国演义》中的吕布对貂蝉的爱情都是一种反伦理的"禁爱"。然而,古今中外的一些小说名著往往离不开对这种反伦理的爱情故事的描写,而且,这些故事片断甚至会成为某一部小说作品中的重要内容或著名章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这种故事在展开的过程中特具叙事张力。  相似文献   

16.
作家张艳茜的长篇小说《貂蝉》以她特有的散文叙事方式讲述了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貂蝉艰难坎坷的人生传奇故事。小说故事结构完整,叙事风格鲜明。透过故事中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我们仿佛进行了一次时空穿越,看到了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战乱频仍、人民流离失所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7.
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是不容否定的。在“四大奇书”之中,《三国演义》总的成就虽然远不及《红楼梦》,但它仍不失为我国古典长篇历史小说的杰出代表。这部小说不仅集中了古代“讲史”小说的优长,而且把虚(虚构)实(历史)相兼的历史小说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8.
漫笔点丹青     
正《貂蝉拜月》貂蝉拜月,是传统工笔人物绘画经常表现的题材。刘丽画友的此幅《貂蝉拜月》,画面安排稳妥,人物形象充实,背景简洁。可以看出作者认真的创作态度,对经营画面经过了深思熟虑。此作,能使观赏者从貂蝉清雅而又犹疑的神情中体会历史人物的命运,引发思古之幽情,又能从人物形象面部、手部  相似文献   

19.
花溪逸士黄岩的《岭南逸史》是一部与众不同的才子佳人小说。它没有一般才子佳人花前月下,诗赋传情,及第团圆的惯常描写,而是把他们置身于兵戈战阵之中,在刀光剑影的沙场演绎他们传奇的浪漫故事。书中所叙大多于史有征,在情节、人物、战争等描写上模仿《三国演义》的痕迹十分明显,因此可以说《岭南逸史》是一部《三国演义》化的才子佳人小说。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自古就是一个讲计谋的国度,我们的民族历来就是一个足智多谋的民族。远古时代的《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历来是兵家之宝典。《三国演义》中董卓横行宫里,大臣们痛恨得咬牙切齿,但无计可施。司徒王允就是用"美人计"让貂蝉周旋于董卓、吕布父子之间,让董卓与义子吕布大闹凤仪亭,从而父子反目,最后董卓死于吕布的方天画戟之下。《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一回中,司马懿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