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有过许多关于她的定义与颂词。但是,如果只是把她当作一门学科或是艺术来提,总觉得是亏了她的。因为,语文本来就是一个普通而又独特的生命。语文生命的构成,没有生物学上的有机物与水,但是她的肌体却拥有宋代哲学家朱熹提到过的源头活水和文学家高尔基感恩过的生活——这位母亲的乳汁。语文,尤其是汉语言文学的组成是多个细胞的有机物。语文生命也拥  相似文献   

2.
巴丹在《阅读改变人生》一书中说:“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其一生都会有重要的影响。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需要很认真地思考:怎样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让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充满阅读的喜悦呢?  相似文献   

3.
陈文魁 《陕西教育》2005,(12):30-30
必答题——语文课堂,生命必须鲜活综观当今的语文教学,课堂已悄然改变,学生自主思考着,细细地品味语言,咀嚼文字,寻找语文的诗意,感受语文的魅力;学生合作探究着,一起走向语言,一起走近文字,一起追寻语文的本源,一起享受学习的乐趣……但是,课堂中师生的“快乐指数”如何?繁华的课堂表面是否也具有丰厚的内涵?这样的课堂能否经得起细细推敲?走进语文课堂,我们还是能够发现一些与新课改不太和谐的音符:文本的生命化还很粗糙,教学更多关注的是文本表面的意义,对于其与社会、与生活有机交融仍较少;教学的生命力仍不强,课堂较多的是在语言文字上的打转转,表面理解感悟多,联通生活体验少……是什么造成了诸多问题的存在,在这些问题的背后到底有  相似文献   

4.
陈赣 《现代教学》2007,(12):22-22
很大程度上,语文就是生命,生命就是语文,语文教学就是教师、学生和语文三者生命之间的对话。正是三者生命与生命之间的相互碰撞,才能达到生命教育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5.
胡正莲 《现代语文》2011,(10):118-119
阅读教学,不应是简单的“说文解字”,作为一种独立的语文能力培养,应从源头探寻。“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所以学会解读文章,需追本溯源。语文阅读是一种站立的生命体验。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提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情趣的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发挥;阅读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生命体验积淀;阅读教学要引导和鼓励学生构建阅读的广阔背景。  相似文献   

6.
分析近年来的高考试卷,不难发现:古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以及作文越来越人性化、生活化。高考命题者正试图通过对试题的解读去评判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反观一下我们的语文教学,恰恰缺少生命的激情。在一些公开课上,我们或许会感受过激情课堂的热烈气氛,但我们常态教学不行,这一点相信一线的教师都清楚。我们不妨反思一下,每学期有几节课投入了我们的真感情。我们在为应付考试进行反反复复的训练,在为赶进度而一路奔波,什么  相似文献   

7.
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叶澜教授也曾强调:“教师和学生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的确,只有充满生命感悟的语文课堂,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笔者就这几年与新课程磨合的经历,谈谈在语文教学生命化探索之路上的几点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如何调动学生的浓厚兴趣,让其陶醉于语文阅读中呢? 优化课堂教学的内容。语文课应把不具有“语文味”的东西滤出语文课堂,给语文腾出空间。语文教师要准确地把握与处理教材内容,“选文本身是不会给出批示的,得由教它或者学它的人摸索着取舍、摸索着定夺”。用语文教材最忌眉毛胡子一把抓。笔者以为处理教材,一般只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整体领悟”就好,然后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课文最精彩的地方”,从语文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研读,揣摩语言、潜心感悟……就一些重点问题组织交流,在交流中碰撞思维,受到启发,学会学习。总之,教师若能“简化头绪,突出重点”,不仅缩减时间,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引导学生进行有个性的、创造性的探究阅读活动,让阅读更加充盈着生命的个性与张力,是初中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和价值的最根本体现。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地运用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无疑为学生打开了个性化阅读之门,给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活力。  相似文献   

10.
于瑞生 《快乐阅读》2011,(17):22-23
现代阅读观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在阅读教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形态。语言是生命的基本存在和表现形式,人是通过语言来唤醒他的生命意识的,通过言说来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可以说语言决定和创造了人。把语文教学提高到生命层次,也就是超越认识论(物质的、工具的)、上升到存在论(人的、意义的、)的高度,哲学的高度,这样,才能彰显语文的厚度与深度。生命不可永恒,而意义方可永恒。人人都有着言语的表现欲与创造欲的"原欲",这种欲望一般潜伏在意识的底层,需要我们去唤醒。语文教学就是把学生生命里头的言语欲望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先生曾说:"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最大的效果."(1919年新教育)"让学生喜欢你的语文课,让学生喜欢语文学科,让学生有终生学习语文的意识."语文老师不必追求热闹繁华的语文课堂,也不必追求异彩纷呈的语文课堂,更不必追求标新立异的课堂,那样的课堂固然一时让人迷醉,但更让人迷惑,而课堂的真正主人--学生只会茫然失措.  相似文献   

13.
孟凡正 《教育》2015,(6):34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笔者有如下感悟:要让学生喜欢阅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阅读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阅读课堂已在“无非是例子”中逐步深入,形成了真正的语文课堂,但仍有许多人认为“有效阅读课堂”即是同归“分析”的老路。其实,真正的有效阅读课堂始终都是以学生为主体,从不同的文体,  相似文献   

15.
有些教师在语文教学这,过多灌注高深的理论知识,过多关注作品的“内容”,习惯于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主题。应该说这是必要的,若片面这样,会迫使学生埋首于字、词、句、篇的所谓“基本训练”,导致语言平淡,原因是缺乏从鉴赏的角度去解读文章,忽视了语文阅读时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6.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语文教学中,要以读为本,这是有识之士在新课程实践中提出并经实践验证的有效课程理念。阅读是学生学习语言,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形成和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阅读还能够使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性情,发展个性,丰富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7.
如今可读的东西是越来越多,而中学生因课业繁重,读书的时间是越来越少,绝大多数语文教师虽深知阅读的重要,但顶着升学率的压力,又苦于语文素养的提高非一日之功,也只好望“读”兴叹。因此,不少初中时自认为语文成绩尚好的学生升人高中后面对语文试卷顿感迷茫,为什么我们学过的不考,考的全是课外的知识?高中教学中存在的弊病愈发使学生产生“教考分离”的错觉,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课堂总是伴随着相应的情感与生命体验,师生对语言文字"感知—体悟—应用"的过程中,个体生命得到前所未有的释放。小学语文课堂是灵动的,欢悦的,有生命的,学生在美的时空与和谐的氛围中情感得到共鸣,思维得以飞翔,梦想获得展望。面对小学语文课堂"绚烂"、"迷人"的风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正确认识生命化课堂呢?笔者粗浅地谈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张嵘 《天津教育》2012,(5):34-37
天津市实验小学教师刘军满腔热情地探寻教育本真,把握教育规律,以涓涓知识清泉滋润学生心田,教滋养学生生命的语文。他的情趣态作文教学所追求的课堂是生命关怀的课堂、润泽和谐的课堂、体验穿越的课堂。  相似文献   

20.
仿佛一条奔腾的河流,当我们的生活日渐忙碌,那些于不经意间激起的教育的浪花和智慧的水珠,又如何去细细欣赏,并且——采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