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2年11月13日,澳门特区政府行政长官崔世安在立法会发表题为《增进民生福祉,立足长远发展》的2013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阐述未来一年的政策方向。该报告指出:2012年,社会文化领域工作按照"推动经济适度多元,提高民生综合水平"的施政主题,以科学和务实的态度,制定各项适切的政策和措施,关注和解决各项民生大事,努力落实既定的施政目标。2013年,社会文化范畴的工作将继续以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和提高民生综合水平为目标,通过完善施政的长效机制,重点关注弱势群体,完善医疗卫生体制,提升教育素质,强化社会工作,健全社保制度,提升旅游素质,推动文化的发展,促进市民的身心健康,从社会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提供更优质的设施和更完善的服务。在教育方面,他提出将加大资源投入,加强人才培育和青少年的品德与公民意识教育,弘扬社会正气,提高社会的凝聚力和居民的归属感,努力构建一个和谐、健康的社会。本期刊登2013年施政报告中关于教育的论述中的下半部分——2013年度教育领域施政方针。  相似文献   

2.
2012年11月13日,澳门特区政府行政长官崔世安在立法会发表题为《增进民生福祉立足长远发展》的2013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阐述未来一年的政策方向。该报告指出:2012年,社会文化领域工作按照"推动经济适度多元,提高民生综合水平"的施政主题,以科学和务实的态度,制定各项适切的政策和措施,关注和解决各项民生大事,努力落实既定的施政目标。2013年,社会文化范畴的工作将继续以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和提高民生综合水平为目标,通过完善施政的长效机制,重点关注弱势群体,完善医疗卫生体制,提升教育素质,强化社会工作,健全社保制度,提升旅游素质,推动文化的发展,促进市民的身心健康,从社会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提供更优质的设施和更完善的服务。在教育方面,他提出将加大资源投入,加强人才培育和青少年的品德与公民意识教育,弘扬社会正气,提高社会的凝聚力和居民的归属感,努力构建一个和谐、健康的社会。本期刊登2013年施政报告中关于教育的论述中的上半部分——2012年度教育领域施政方针执行情况。  相似文献   

3.
2013年11月12日,澳门特区政府行政长官崔世安在特区立法会上发表了题为《增强综合实力,促进持续发展》的2014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回顾了特区过去一年经济、社会、民生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并重点阐述了未来一年的政策方向。报告指出:2013年,社会文化范畴工作秉持“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高度关注社会需求.全力以赴制定和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尤其是优先完善各项民生福利,重视人才培养。努力构建一个和谐、健康的社会。2014年。按照“增强综合实力。促进持续发展”的施政主题,社会文化范畴的工作将会继续以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和提高居民综合素质为施政目标.从社会文化范畴的各个方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在教育方面.报告提出以制度和资源的有力支撑筑起连接非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特殊教育、持续进修、终身学习等领域的全民教育网络:落实“教育兴澳”的施政理念,实现居民素质全面提高。本期刊登2014年施政报告中关于教育的论述中的第二部分——2014年度教育领域施政方针。  相似文献   

4.
2013年11月12日,澳门特区政府行政长官崔世安在特区立法会上发表了题为《增强综合实力促进持续发展》的2014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回顾了特区过去一年经济、社会、民生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并重点阐述了未来一年的政策方向。报告指出:2013年,社会文化范畴工作秉持“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高度关注社会需求,全力以赴制定和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尤其是优先完善各项民生福利,重视人才培养,努力构建一个和谐、健康的社会。2014年,按照“增强综合实力,促进持续发展”的施政主题,社会文化范畴的工作将会继续以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和提高居民综合素质为施政目标,从社会文化范畴的各个方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在教育方面,施政报告提出以制度和资源的有力支撑,筑起连接非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特殊教育、持续进修、终身学习等领域的全民教育网络。落实“教育兴澳”的施政理念,实现居民素质全面提高。本期刊登2014年施政报告中关于教育的论述中的下半部分——2014年度教育领域施政方针。  相似文献   

5.
2013年11月12日,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在特区立法会上发表了题为《增强综合实力,促进持续发展》的2014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回顾了特区过去一年在经济、社会、民生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并重点阐述了未来一年的政策方向。该报告指出:2013年,社会文化范畴工作秉持“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高度关注社会需求,全力以赴制定和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尤其是优先完善各项民生福利,重视人才培养,努力构建一个和谐、健康的社会:2014年,按照“增强综合实力,促进持续发展”的施政主题,社会文化范畴的工作将会继续以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和提高居民综合素质为施政目标,从社会文化范畴的各个方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在教育方面,报告提出,将以制度和资源的有力支撑筑起连接非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特殊教育、持续进修、终身学习等领域的全民教育网络:落实“教育兴澳”的施政理念,实现居民素质全面提高。本期刊登2014年施政报告中关于教育的论述的上半部分——2013年度教育领域施政方针执行情况。  相似文献   

6.
2014年1月15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在立法会上发表了题为《让有需要的得到支援,让年青的各展所长,让香港得以发挥》的施政报告.阐述未来一年香港政府在各领域的政策和措施。在教育方面,政府主张适度有为.在现行框架内精益求精,确保教育质素;致力提供15年免费教育及优质的幼稚园教育.为中学毕业生提供灵活多元的升学途径,加强支援中学的生涯规划和升学就业辅导服务,为年轻人升读优质的专上教育提供更多机会;重视职业教育及训练,为学生提供全面而均衡的学习机会,让他们可以启发潜能,为全人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本刊摘编了该施政报告中关于教育的论述.标题系本刊所加。  相似文献   

7.
2015年11月17日,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在澳门立法会发布了题为"促经济、重民生、稳发展"的2016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阐述了澳门2016年在行政、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施政重点。在教育领域,报告提出将继续贯彻"教育兴澳""人才建澳"的指导方针,加紧构建人才培养机制。同时,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还对社会文化范畴各领域的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本期刊登教育领域2016年度施政方针,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2009年以来,奥巴马共发表了6次国情咨文,每年的国情咨文均对教育改革发展情况做了系统的阐述。通过比较2013-2014年和2009-2012年奥巴马任期中国情咨文关于教育表述的变化,可看出美国教育政策的走向。奥巴马新任期教育政策主要特点有:学前教育更受重视,着力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基础教育着眼未来竞争,更加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高中阶段教育更加重视实践,提升毕业生直接就业的能力:高等教育加大资助与推进降费并行.更加关注公平: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带领美国学生进入数字时代.  相似文献   

9.
每年的联邦财政预算提案都是观察美国总统未来一年施政要点的窗口.2020年2月特朗普向国会提交了2021财年预算提案,与2020年实际预算相比,此次预算提案的教育拨款被大幅削减,在这一背景下,美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拨款的重点在补助弱势群体学生、教育选择、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准备计划等方面,这也反映出联邦政府基础教育政策的走...  相似文献   

10.
吴结 《早期教育》2003,(7):19-19
教育主宰着香港及香港每一个人的未来。基于这一认识,香港行政长官在特区政府成立之初,委托教育统筹委员会(教统会)就香港的教育制度进行整体检讨,于2000年5月发表了《教育制度检讨:改革方案》,制  相似文献   

11.
异域观点     
《世界教育信息》2013,(1):78-79
<正>美媒提出地方学区2013年十大要务美国《教育周刊》根据对全美地方学区的教育政策制定机构"学区教育委员会"成员的抽样问卷调查和采访,发表了题为《2013年学区委员会成员十大要务》的文章,为全美地方学区2013年工作重点提出参考建议。第一,设定高标准。地方学区应采用更高的知识和技能标准,为学生升学和就业作准  相似文献   

12.
<正>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于2016年1月13日发表任内第四份施政报告,兑现此前有关15年免费教育的承诺,将从2017/2018学年起,落实免费优质幼稚园教育政策,预计届时香港最高八成的半日制幼稚园学位将会免费,13万学童受益。梁振英表示,特区政府将从2017/2018学年起,向香港本地符合资格的非牟利幼稚园提供基本资助,让幼稚园为所有符合资格儿童提供3年半日制服务,预计届时约七至八成的半日制幼稚园学位将会免费。同时,符合资格的全日制及长全日制幼稚园也将获得额外资助,并逐步向社会提供更多全日  相似文献   

13.
台湾澳之窗     
台湾澳之窗香港推广公民教育及加强变通话教育面对1997年的过渡,香港政府大大加强了过渡期的准备工作。其中比较明显的是在今年的《施政报告》教育政策大纲部分,特别开辟了一项“为过渡期的准备”。政府的重点放在了在学校推广公民教育及加强校内普通话教育,并决定...  相似文献   

14.
“投资教育”是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上任以来的施政重点,备受教育界人士的支持及赞誉。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会长杨耀忠在予以“肯定”之余,寄望董建华“连任”后,要因应知识型经济发展的需要,有方向地深化教改。  相似文献   

15.
香港1999年12月号《现代教育通讯》是以“新世纪热门课题——环保教学”为专题的一期刊物。该刊反映了香港特区政府和学校关注环境保护教育的情况。香港特区政府1999年施政报告中的重要一项是以“环保”为主题,勾画出未来改善香港环境保护的积极行动。然而,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根源往往是来自市民的生活习惯。该刊指出,没有“环保心灵”的市民,没有环保的生活,尽管政府大力推行各项环保工作,亦属徒然。并强调,真正的环保工作必须由教育开始,虽然现在的中小学课程中,涉及环保教育的课题为数不多,但仍可透过专题设计和渗透课程学习,让学生吸…  相似文献   

16.
正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统筹委员会于1999年开展了一个全面的教育制度检讨,并于2000年9月向政府提交了一份《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议》,得到行政长官的接纳,揭开了香港教育制度改革的序幕。在香港教育改革的工作蓝图中,校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被列为七项工作重点之一(其余六项分别为课程改革、语文教育、支持学校、专业发展、收生机制、评核机制和增加专业教育机会),充分显示了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对教师专业的角色定位以及如何推动教师专业化,将对教育改革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先为教  相似文献   

17.
<正>美基础教育著名刊物《教育周刊》(Education Week)经过对全美5万学区教育政策制定机构——"学区教育委员会"成员的抽样问卷调查和采访,发表了题为《2013年学区委员会成员十大要务》(10 Things chool Board Members Should Do in 2013)的文章,为地方学区2013年工作重点提出参考建议,其中将提高课程标准,改进学习方式、提升教育质量作为优先改进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教学研究》2006,(4):56-56
香港小学学生辅导专业人员协会和香港教育政策关注社于2005年11月至12月期间。联合进行了学生情绪指数调查。以问卷方式成功调查20所学校1200名小四至小六的高小学生。  相似文献   

19.
《生活教育》2014,(1):7-8
正2013年,改革成为教育的关键词。其实教育一直在稳中求变,有关教育改革的行政命令和法规每年都有出台。2013年教育部颁布了十大"禁令",内容涉及升学、考试、课堂、招生、就业等方面,方便学校、学生更好地了解教育政策,避免走入盲区和规定禁区。同时我们也在反思:教育问题不少,而教育禁令如何真正发挥作用?小升初不准用各种证书当敲门砖: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2013年12月8日在长春说,教育  相似文献   

20.
自2006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政策目标提出至今,中国的教育政策开始通过公共舆情来密切关注民意所体现的对教育的满意程度。然而,现实中民众对教育议题的回应往往与政府的关注重点存在显著的差异甚至冲突,公共舆情正是彰显了政府与民众对教育议题与现实教育影响认识之间的共融与张力。本文以教育舆情为切入点,将2012年两份十大教育新闻榜单作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一类典型民意呈现,应用话语研究中对证据的语词化分析与內容分析,勾勒出以新闻榜单为代表的民意与政府对教育政策的议题关注差异和背后的价值表达,展现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教育政策目标在公共舆情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