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793年马戛尔尼使华,客观上反映了18世纪末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改善中英关系和扩大对华贸易的迫切要求。具体说来,降低自华进口茶叶税、减少清廷对英贸易限制、改善英商在华处境、开拓新的殖民市场和争取领事裁判权是英国对华贸易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英方此次遣使访华的根本动因。而先进科学技术的传播,只是近代西方殖民扩张的附加结果,不能作为使团此次出访的动因。  相似文献   

2.
文章回顾了乔治·托马斯·斯当东(George Thomas Staunton)在英国马戛尔尼使团使华过程中的活动,重点论述了随同该使团使华对斯当东一生的影响,旨在引起史学界对这位曾在中英关系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英国中国问题专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解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及文化误读开始,试将马戛尔尼使华置于全球化大历史背景中加以考查。分析中英双方文化预设上的差别,及两者在礼品和礼仪上产生的不同误读,阐明民族文化应不断创新与变革,方能在全球化的进程中立于不败。  相似文献   

4.
马戛尔尼使华期间,中英双方存在的冲突侧映出中英双方不同的心态。清廷的闭关政策虽对外国势力的对华扩张起到了一定的阻挡作用,但对中国的损害远大于对外国造成的不便。面对马戛尔尼使团的挑战。清廷以一种保守的心态回应,没有处理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而此时英人的心态却是积极主动的,决意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并展开了咄咄逼人的攻势。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马戛尓尼使华事件的话语问题谈起,探讨了18世纪的世界形势,比较了中日印三国所走的不同路径及结果;对马戛尓尼使华事件是殖民陷阱还是历史的良机,乾隆是洞悉其奸还是维护天朝体制,前清是禁传宗教还是禁传西学等问题,文中都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1792年,英王乔治三世为了达到与中国交往、通商等目的,派遣马戛尔尼出使中国,带着代表当时欧洲先进科学技术和最新文明成果的600箱礼物。这些贵重的礼品却遭到当时中国政府的冷遇,甚至为这些礼物是"礼品"还是"贡品"引发了双方不同的理解和争执。这是两种不同文明之间的初次碰撞,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承英国政府和英东印度公司的复合使命来华,客观上反映了18世纪末英国对改善中英关系和扩大对华贸易的要求.这场特殊的外交较量,均以双方的失败而告终.但英国外交虽败,亦收获颇丰.导致使团任务失败的根本原因并非礼仪之争和领土要求,而是中英双方经济基础的不同所导致的国家利益着眼点和对外政策的迥异,以及双方在自我中心的观念下衍生出的维护朝贡体制和坚持主权外交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相似文献   

8.
在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过程中,天津始终是其关注的焦点和活动中心之一:从殚精竭虑地要在天津登岸到对天津细致入微地观察,直至不遗余力地谋求在天津开埠。对该使团与天津的不解之缘进行历史回顾和反思显然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9.
在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过程中,天津始终是其关注的焦点和活动中心之一:从殚精竭虑地要在天津登岸到对天津细致入微地观察,直至不遗余力地谋求在天津开埠.对该使团与天津的不解之缘进行历史回顾和反思显然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以二百年前英国特使马戛尔尼使华这一中西交往史中的典型案例为切入点,就中西文明、世界体系、现代化等问题所阐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人教社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提到:乾隆时,有位英国人邀请大将军福康安观看欧洲新式枪炮表演,福康安冷漠地说:“看亦可,不看亦可,谅来没有什么稀罕!”这位英国人就是马戛尔尼。他是英国第一位来华使臣。 1792年,马  相似文献   

12.
从马戛尔尼送礼看中西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792年,英国马戛尔尼勋爵出使中国,是两大国历史上第一次正式接触。中英文化的巨大差异,使中英双方摩擦不断。中英双方的分歧在于出访目的、礼品的定位和最后的礼仪之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新作文》2006,(3)
鸦片战争中,中国军民打得英勇顽强,文武官员殉国者数百人而无一投降。曾任军机大臣的王鼎.为反对割让香港,给道光帝写下“和约不可轻许,恶端不可轻开”的遗书,尸谏自杀。但是,鸦片战争为什么还是失败了呢?  相似文献   

14.
关于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一事,多种著作均称,使团是以给乾隆皇帝祝寿的名义来中国的。实际上并非如此。之所以产生祝寿说,非因英人冒借名义,实源于对英方致两广总督信件的误译。翻译的错位则是传统华夷观念的反映。  相似文献   

15.
马戛尔尼眼中的“康乾盛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大英帝国向中国派出了马戛尔尼勋爵率领的庞大使团,分乘五艘船只,经过10个月的航行,于7月底到达天津大沽口外,9月14日在承德避暑山庄觐见了乾隆皇帝。马戛尔尼是英国著名的外交官,曾先后任驻俄国公使,英国印度殖民地的马德拉斯总督。  相似文献   

16.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国政府派遣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在热河行宫晋见了乾隆皇帝.这是中英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这一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篇章.早在英政府筹备使团访华时,就对文化交往有所准备和安排,认为这是实现使团目标——与中国建立正式关系,打开中国大门,垄断对华贸易的必要和有效的手段.英政府在给马戛尔尼规定的使命中有两个与文化有关.其一,要他们在访华期间尽可能搜集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情报;其二,要采取各种方法使中国人对英国人的能力和可靠性留下深刻印象,以扩大交往,促进商业.为实现上述使命,英国务大臣邓达斯还向马戛尔尼发出了具体指示,精选“贡品”和随行人员.英国政府试图通过使团的活动,展示英国先进的科技水平,博得清朝的好感和信任,促进正式国家关系的建立和占领中国的市场.  相似文献   

17.
从利玛窦到马戛尔尼──写在英使首次访华200周年之际赵世瑜17世纪的第一年的第一个月(公元1601年三月),意大利籍耶稣会士利玛窦首次进入北京;将近200年后(公元1793年9月),英国特使马戛尔尼一行又来到清王朝的帝都。弹指之间,又是200年过去,...  相似文献   

18.
公元1792年,英国外交家马戛尔尼来中国为乾隆皇帝祝寿,想借此机会打开中国的大门,然而这次外交失败了,但通过这次祝寿他窥探了大清的实情,可以说中英两国在十九世纪中期爆发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是48年前马戛尔尼来热河觐见乾隆皇帝时埋下的导火索。  相似文献   

19.
马戛尔尼使团是鸦片战争前西方访华使团中规模最大最有影响的一个。本分析了马戛尔尼使团的使命及失败的原因。认为使团的目的在于解决中英之间不正常的外交和贸易,并兼有某种殖民因素。其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中英两国化背景与政治观念的不同,在于封建制度的封闭性、腐朽性及狭隘的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20.
运河一直是粮食、木材等传统货物的水上交通线,然而在明、清两朝各见证了一次西洋奇器的运输。利玛窦和马戛尔尼来华均试图利用西器打开中国的国门。在二人间隔的近两百年中,西方物质文明飞速发展,以西器为媒介不失为一个理想的方式。西器蕴含的先进技术,本应该引起明清统治者的警觉,然而,天朝上国观念和华夷之辨传统,使得两百年来中国对外部世界的态度却从未改变。万历帝接受了利玛窦“入贡的方物”,并允许他以“西洋陪臣”的身份留在北京,看重的是西器的玩赏性,以及利玛窦恭敬谦逊的态度。近两百年后,马戛尔尼带着代表欧洲最先进科学技术的礼物来到中国,而乾隆帝却只注重送礼的形式而轻视礼物的内容,在朝贡礼仪上锱铢必较,对其带来的先进科技产品却置若罔闻,错失参与近代化竞争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