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条主线。是加强“三农”报道的基础和前提 党中央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这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与要求概括为“五句话、二十个字”。我们地市报要加强“三农”报道。就要认真学习、全面领会、准确把握这“五句话、二十个字”。过去,我们有些地市报纸在“三农”报道中,往往是就农业报农业,就农村报农村,报道面很窄,报道内容较为单调,只注重于物质文明,而忽视了精神文明或政治文明。[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农村、农业、农民”历来是以农村读者为主的市报的宣传重点。随着农业升温大气候的日益形成,研究“三农”报道,搞好“三农”报道,提高“三农”报道的质量显得愈加重要和迫切。近几年,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体会到,要搞好“三农”报道,运用辩证思维方式很重要。  相似文献   

3.
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最为紧迫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随着去、今两年连续两个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各地方党报对“三农”问题的报道也越来越热起来。但是由于“三农”问题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复杂程度高,以致有不少不太熟悉农业、农村、农民实际情况的记者在有关“三农”问题的报道上,都存在着一定的报道误区。所以,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要想采写出有质量的“三农”问题报道来,就应系统认真研究“三农”问题,努力成为对“三农”问题能够独立进行深入思考的专家,准确反映“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4.
做好新时期“三农”问题报道,要选准“三农”问题关键点,调整报道思路、报道模式和报道视角,为全面推动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一、农民增收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的收入。由于农产品具有收  相似文献   

5.
当前,“三农”问题作为读者普遍关注的热点,成为各媒体改进宣传的一个突破口。笔者以为,贯彻“三贴近”原则,努力提高“三农”报道的质量,必须实现以下三个转变:一、转变观念,找准坐标,解决“三农”报道写什么的问题。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大背景下,许多媒体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建设中,“三农”问题一直备受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同时“三农”问题也是媒体报道的重点,如何讲好“三农”故事,提升“三农”报道的整体水平,这是目前新闻媒体亟需面对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在新时期,“三农”新闻报道面临的机遇,指出了目前“三农”新闻报道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做好“三农”新闻报道的四个要点,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三农”报道的新闻价值,促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如今,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仍然是这个时代的最大现实问题之一。作为一个媒体人,尤其是从事党报新闻工作的一名记者,重提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并非过时。相反,观照时下的一些轻视“三农”报道的现象,或者说,在新的形势下,不适应变化着的“三农”新现象,该如何重视与把握这一时代命题的新要求新方向,是检验新时期党报新闻工作者的重要尺码。  相似文献   

8.
杨雪 《新闻世界》2013,(10):60-61
“三衣”报道与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只有带着对“三农”的深厚感情,本着对农民负责的态度,挖掘农村中的“亮点”,多写农民关心的事情,带着感情与责任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新闻报道来。“三农”报道要当好党、政府和农民的决策参谋,“三农”新闻报道要为农民谋利益,“三农”报道要多写农民关心的事情,“三农”报道要心贴心为衣服务。  相似文献   

9.
事关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历来是党报宣传的重点,作为地市级党报就要在“三贴近”中深化“三农”报道。近年来,地处甘肃庆阳老区的《陇东报》在新闻宣传上以“三贴近”为着力点,全力深化“三农”报道,以新的办报理念、新的新闻视角、新的报道方式改进“三农”报道,摆脱了以往在“三农”报道中就农业报道农业、就农村报道农村、就农民报道农民的报道面狭窄、  相似文献   

10.
《新闻前哨》2004,(5):12-12
据《中华新闻报》报道:贵州日报今年以来明显加强了有关“三农”问题的报道。头版长期设立了“全力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扶贫开发百乡行”、“建设生态畜牧业大省”三个专栏。春节后又在头版显著位置开设专栏“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专栏。这样,贵州日报每天头版有关“三农”的报道量平均都在70%以上。此外,在“省内新闻”版、“经济新闻”版还有相当比重的“三农”报道。  相似文献   

11.
“三农”报道存在的突出问题 作为地方党报,尤其是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党报,由于受人力、物力、财力和地缘条件的制约,办报理念陈旧,宣传手段落后传统,对“三农”报道强调的多,但抓落实不力,认识不到位,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七朝古都河南省开封市地处中原,是典型的农业大市。作为开封市本地主流媒体的《汴梁晚报》,在为城市居民服务的同时,兼顾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报道,念好“三字经”,“跳”——跳出农业,放大“三农”报道;“巧”——运用技巧,写活“三农”报道;“新”——选好角度,“三农”报道出新。这样的“三农”报道城里人喜爱看,农村人觉得亲...  相似文献   

13.
段新勇 《青年记者》2009,(14):41-41
“三农”报道不容易写,更不容易写好。对一个记者来说,报道“三农”,必须经历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所谓“厚积”,可谓包罗万象,农林牧副渔、政经文教卫,都是软知识硬本钱,而在此之上的对“三农”的领悟、对“三农”的感情更是一个重要的积累。  相似文献   

14.
如何把地市党报办得更加贴近“三农”?如何更好地为“三农”服务?这是报纸编辑人员的根本职责,同时也是检验编辑人员素质高低的关键。多年的编辑生涯,笔者从中感受到不少酸甜苦辣,就因为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心中怀着那份永恒的“三农”情愫。编辑组织什么稿件,撰写什么文章,这恐怕是编辑要经常思考的事情,才能体现在为“三农”服务的主题上,也才能解决写什么为“三农”的问题。笔者认为,“三农”报道要把握住这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三农”的发展为社会所关注,然而现阶段电视媒体对农报道中“农民缺位”现象十分突出。从根本上讲,“农民缺位”是农民作为普通公民话语权的缺失。  相似文献   

16.
让“三农”报道鲜活起来,应该念好“准、深、近”这个“三字经”。首先。要力求“准”字。服务农村改革。从农民的意愿来讲,他们希望早日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但由于他们的文化层次、经济状况、思想观念等诸多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7.
所谓“三农”,基调是农业,基地是农村,核心是农民。农业兴,则百业兴;农民富,则国家富;农村稳定,则天下稳定。在国家日益重视“三农”问题并积极解决“三农”问题的形势下,三农报道也因此成为各级党报宣传工作的“重头戏”。作为新闻媒体,如何抓好“三农”报道,让“三农”问题唱主角,真实地报道新农村建设的成就,农民真实的生存状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到推动作用,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鼓与呼,这是摆在党报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三农”报道是新闻媒体关注“三农”问题的主要表达方式。但是“三农”问题的复杂性特征,常常使新闻工作者感到诸多困惑。作为媒体报道的终端表现形式,文本制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三农”报道的社会效果。在整个制作流程中,“三农”报道思维的运用、受众对象的区分以及报道结构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年关注“三农”问题,传媒聚焦“三农”问题,形成了“三农”问题中央热、地方热和媒体热的局面。但由于目前不成熟市场机制的影响,长期城乡二元结构模式的影响,使表面繁荣的“三农”问题报道透着边缘化的实质,在表现主体、所属资源、受众群体、传播效果等方面都被边缘化了。  相似文献   

20.
我国沿海相对发展较快的区域,已经历了几轮工业化的建设,近几年城市化的推进速度又呈迅猛之势,在这样的大背景和大趋势下,沿海K域的农业、农村、农民正在发生着生产结构、社会构成、人群身份、生活方式乃至区域而积等全方位的深刻变化。面对这样经济社会的全面变革,作为新闻媒体,特别是地市党报该如何适应变化唱好“三农”“四季歌”,如何任变革中进一步做好“三农”的新闻报道就混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而对“三农”报道的视觉选择和延伸就直接影响到这一适应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