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成人教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培养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培养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农村成人教育应在“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下,用新的经济规则与教育理念来加速自身的发展,为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其中新型农民培养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新型农民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而且还影响建设新农村的进程。农民教育在新农村建设具有先导性作用和基础性地位;文章以广东部分农村地区的农民教育培训需求为研究中心,初步分析了现阶段广东农民教育需求特点,并从新型农民培养的视角提出农民教育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培养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阐述新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及祭迫性,应注重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措施加强对新型农民的教育和培养,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实现农村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农民是农村建设的主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发展农村教育,是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电大教育应该发挥自身的重要作用,通过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来服务"三农",推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县级电大扎根基层,面向农村开展远程教育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便于与农村紧密联系,跨越时空,整合资源,直接培养农民,提高农村的教育水平。积极探索远程教育服务农村的新理念、内容、方法和手段,实现培养新型农民的目标,最终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向前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批准的68所高等院校实施的“现代教育工程”实验项目,主要开展的是本专科的学历教育,忽视了对农村4.8亿劳动力人口的教育。这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及“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农民战略不合拍。培养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前提,改革现代远程教育,适应新型农民的培养,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培养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任务之一。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结合新农村建设的部署和要求,民族地区应把培养新型农民作为农村教育发展的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8.
培养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而新型农民的培养得依托农村职业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然而,农村职业教育在办学目标定位、办学经费、教育能力、办学模式、科研服务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这势必影响到农村职业教育培养新型农民的能力,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党的十七大报告又强调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培养新型农民,而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培养新型的现代化农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建设新农村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其核心任务是培养新型农民,建设新型村庄,发展现代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与农村基层的经济建设关系密切而直接,是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重要渠道。其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现代农村,发展"规模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价值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三农”问题日益成为备受党和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发展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新型农民,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本课题以近年来我省开展的“一村一名大学生——农村优秀青年素质提升”项目为研究背景,从更多的研究视角证明:在提升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方面,远程开放教育因其自身的特点,使其具有了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比拟的、得天独厚的优势,远程开放教育必将在为“三农”服务的实践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型农民培育的教育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急需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培养新型农民、实现农民现代化的根本路径就是发展农村教育,建构我们的农村教育创新体系。这样才能促进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现代化的实现,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3.
临沂市“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调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提出了新的任务,临沂市农民素质的现状,决定了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培训新型农民任务的艰巨性和重要性。因此,要高度重视培养新农民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着力加强农民五种意识的培养;从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全局出发,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资源支撑的高度,抓好农村人力资本队伍的培养;整合临沂市教育培训资源,构建临沂市农村劳动力综合技能培训人才的“梯次结构”。  相似文献   

14.
基于新农村建设视角的农村教育发展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教育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本文论述了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作用,总结和分析了当前农村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从多视角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教育的一些发展策略,为推动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党和国家全面构建小康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急需培养造就大批熟练掌握农村实用技术和农业产业发展经营管理能力的现代高素质新型农民,这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最本质和最核心的内容之一,也是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全新课题。  相似文献   

16.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培养"新型"农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从人力资本的角度来诠释新型农民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农民,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眼点和突破口.关于"新型"农民的概念可以从很多方面来描述,一个比较全面而简洁的定义是"拥有较高人力资本的农民".根据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学校教育、技能培训、卫生保健、劳动力迁徙等都是形成人力资本的有效途径,其中各种类型的教育和培训是提升人力资本的关键."新型"农民应当是接受了一定的教育和具备与现代社会发展所适应的技能水平的农民.因此,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构建完善的农村教育体系,使得农民能够接受完善的教育和培训,不断吸收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人力资本",成为"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7.
宋醒 《贵州教育》2009,(18):10-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如期实现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培养高素质的农民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当前发展农村教育应该着眼于提高农民的素质,全面搞好农村教育的宏观决策,准确定位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系统确立农村教育的特色内容。  相似文献   

18.
农村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大有可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根据中国农村实际,为了实现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复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强国富民的一项重大举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给农村教育发挥作用带来了大好时机。新农村建设首要是建立一支新型的高素质的农民队伍,这支队伍必须依靠教育给予培养和培训;发展农村经济需要现代的农业科学技术,农村教育恰好可以在农业与科技之间架起桥梁和纽带,向农民传播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农村文化建设,两个文明建设,以及民主管理制度建设,都需要教育给予支持。实践证明,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教育能有所为,而且大有所…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的是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群体。农村成人教育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条件,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培养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邵艳  张云英 《考试周刊》2011,(22):214-21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实际上是以农村作为载体,积极推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农村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奠基性工程和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我们应以梁漱溟先生的乡村教育思想作为摸索的基点,创新农村教育理念,把农村教育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更新农村教育思路,把培养新型农民作为农村教育的立足点;重塑农村教育体系,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让知识分子下乡,建立健全农村教育体系;改革农村教育方式,实现乡村教育与乡村建设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