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主席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上十分强调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 ,他指出 :“学校是知识创新 ,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 ,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我校是一所省属重点中学 ,近几年 ,我校全面实施创新教育 ,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也取得可喜的成绩。1996年 ,我校根据学校的实际、教育改革的趋势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 ,大胆提出了“创新教育”课题 ,开始了在农村中学实施创新教育的探索。首…  相似文献   

2.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三个问题出发,探讨了基于CDIO(conceive, design, implement, operate)理念的航天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方法。剖析了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特点,从创新人才培养的供给侧出发分析了我国大学教育的现状,从需求侧出发探讨了用人单位对创新人才的要求,分享了团队在建立“纳星研究生创新基地”和“天拓卫星俱乐部”过程中的成果与经验。最后,依托卫星俱乐部,提出了基于CDIO理念的航天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体系,以实现培育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航天创新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高权 《高教论坛》2022,(4):67-71
我国高校作为培养国家青年英才的主要阵地,实施拔尖计划,探索拔尖精英人才的培养之道。美国荣誉教育同样以培养社会精英为目标,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解决均质化问题专门为优等生设计的教育模式。分析比较两种教育模式,结合目前拔尖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国拔尖人才培养应当从“高地”到“平地”拓宽实施范围;从培养到培育营造自主学习环境;从大师到教师优化师资队伍;从前期到后期建立全过程跟踪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4.
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走教育创新之路,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教育改革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创造性人才的培育与造就,靠的是教育,尤其是创造性的教育;也只有创造性的教育,才有可能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因而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应该是创新人才的培养,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突出强调了教育创新的重要作用。他在讲话中第一次把“教育创新”摆到了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同样重要的位置,把教育创新提高到了关系国家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高度。作为教师,必须实践“教育创新”。实践教育创新需要批判精神,实践教育创新要有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5.
论高等院校创新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养创新型大学生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章适应时代要求,从教师全面转换角色,即从观念系统、能力系统、方法系统等全力蜕旧更新;挣脱传统教育范式的枷锁,培养“个性化”的创新人才;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几个方面,阐述了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笔者之所以提出和讨论创新教育目标的层次性问题,是因为从目前大量的新闻报道和研究材料来看,这个问题还没有得到人们的足够关注。主要表现在: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人们在设计创新教育工程时,都把“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作为自己的目标,并没有充分考虑不同阶段教育目标的特殊性和彼此之间的连续性。这样一来,就有可能使创新教育的目标变得空泛,落不到实处。创新教育目标的层次性就是指创新教育的目标应该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有不同的具体要求。一般而言,创新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之掌握一定的创新方法与技术…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现代信息技术高度发展.这就要求教育必须面向新世纪.不断培育创新型人才。为此.必须深化数学教学改革.把创新教育寓于中学数学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8.
教育创新是目前教育界讨论的热门话题,教学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基础。本文从办学观念创新、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深化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加强创新文化建设与培育创新文化氛围诸方面探讨了远程高等开放教育创新问题,旨在通过教育创新以提高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走教育创新之路,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教育改革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创造性人才的培育与造就,靠的是教育,尤其是创造性的教育:也只有创造性的教育.才有可能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因而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应该是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张涅萍  杨军 《高教研究》2005,21(3):21-25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同时还指出,“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由此,造就大批高素质创造型人才已被提到了高等教育的议事日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世界性教育现代化潮流。那么,教育怎样才能完成好这个特殊使命呢?多数学者和实际工作者都试图从素质教育中寻找答案,但笔者认为,创新教育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不仅反映了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是振兴中华,实现四化,促使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我国教育考试评价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创新型人才的培育,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迫切需要教育的创新。教育考试与评价制度的改革是创新教育的关键环节。目前的教育考试与评价制度越来越暴露出一些有待克服的问题,影响和制约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尤其需要着力深化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我国当代考试的历史嬗变就是从单一考试到多元评价,这是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的根本方向,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社会的飞速发展对未来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早在70年代,国际教科文组织就调查了40多个国家的教育,提出面向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七个方面的要求,总的来说就是:要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而当前倡导“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教育思想正是与之一脉相承.那么,中学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一、教师的创出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教师的创新意识,在培育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占有主导地位.如果教师的创新意识淡薄,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教师创新意识的强化,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1.教师的创新意识源于对传统教育观念的更新.中学教学中依然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问题,体现在有些高校大学生“高分低能”,甚至  相似文献   

13.
创新教育是近来教育界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如何把握创新教育的精髓并将其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问题。教师一方面要在理论上对创新教育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真正理解创新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另一方面又要注重创新教育的可操作性,把创新教育真正贯彻到教育活动之中,从教材改革、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及学生教育入手,培养出满足现代社会要求,经受得住知识经济考验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4.
创新教育是近来教育界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如何把握创新教育的精髓并将其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问题。教师一方面要在理论上对创新教育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真正理解创新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另一方面又要注重创新教育的可操作性,把创新教育真正贯彻到教育活动之中,从教材改革、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及学生教育入手,培养出满足现代社会要求经受得住知识经济考验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5.
曾宪一 《江苏教育》2022,(82):66-67
科创素养是创新人才需要具备的素养之一。上海市徐汇中学以科创素养培育为突破口,构建科创素养培育的“2+X”课程群,打造从分层培养到分类培养的学校教育新生态,促进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这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在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以培育创新精神、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基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创新教育正日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独特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强调“创新”,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科技创新依靠人才,人才培养依靠教育。如何把时代新人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文章基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背景,从健全创新体制、培育创新文化、坚定创新信念三个维度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客观条件,助力时代新人创新发展。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提高人才创新素养能力,是培养德才兼备创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创新人才理论初探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本文试从一般理论层面初探培养创新人才这个热门问题 ,共论及七个问题 :①关于“创新”的全面理解 ;②警防“创新”口号的孤立性和片面性 ;③如何看待和处理“创新”、“素质”、“全面发展”的关系 ;④保持不同阶段的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连续性和衔接性 ;⑤教师的创新意识及其能力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条件 ;⑥不同于传统模式的创新型教学教育体系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保证 ;⑦面向世界 ,吸取可供“创新”教育借鉴的理论与经验  相似文献   

19.
黄蕾 《农村教育》2007,(6):48-48
“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由此可见,人才的素质,其核心为创新能力。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有创造力、身心健康的人才,  相似文献   

20.
邓远 《成才之路》2009,(25):22-22
法国教育家朗格说得好:“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知识经济的核心在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迎接知识经济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造就大批创新型人才,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