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217年,木华黎以太师、国王身份,奉成吉思汗“太行以南,卿其勉之”的特殊使命,率领蒙古左翼军,开始全面经略中原汉地。而河洛、山东一带作为汉地腹心,无疑成为蒙古人马首所向。其间,木华黎父子,凭借武力首降东平。继而,札剌亦儿等蒙古诸部功臣留驻东平,开始徙驻中土。札剌亦儿功臣移驻中土与朝廷调整投下封邑,重新配置封地、领民及封君权益,无不影响着东平路的沿革。  相似文献   

2.
卫拉特蒙古杜尔伯特部左翼汗旗的札萨克特古斯库鲁克达赖汗是清代爵位最高的五位蒙古王公之一。由于札萨克特古斯库鲁克达赖汗、左翼中旗札萨克多罗郡王、右翼前旗札萨克和硕亲王、右翼前右旗札萨克多罗贝勒往往因病故无嗣而相互过继子孙以便承袭爵职.致使他们的世系始终纠缠在一起,特古斯库鲁克达赖汗的世系因而变得极为复杂。清代史籍和学术界现有论著对他们的世系一直存在诸多错误看法和模糊认识。混淆了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辈份,从而排列出了一份错误百出的世系图谱。《光绪朝朱批奏折》首次公开了关键性的可靠原始档案,为彻底理清特古斯库鲁克达赖汗的世系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3.
1206年,成吉思汗授封札剌亦儿部木华黎万户一职,并令其“子孙传国,世世无绝”。之后,虽然承袭“国王”者即继任万户,但其势力却日渐削弱。入元后,因战势所需,札剌亦儿部勋臣又多受任蒙古军万户,从而逐渐替代了早期万户。在授封万户的同时,于成吉思汗建国初及其季年,又编组为若干札剌亦儿千户。然而,受蒙元一代奉行不替的签军制而分戍他处或留居食邑以及几度汗位争夺,加之北元初期南北对峙、东西蒙古势力消长等因素的影响,札剌亦儿千户也随之有所变迁。  相似文献   

4.
窝阔台汗己丑年始置的汉军三万户中之萧札剌,不是萧也先之子萧查刺,而是于甲戌年投降蒙古的金中都Jiu军首领札剌儿。增立四万户的时间不在壬辰年而在甲午年。汉军三万户与七万户的设立都与蒙古忽里台大会的召开有关。甲午年增立的七万户,汉人有四:刘黑马、史天泽、严实、张柔;契丹人有三:萧札剌之子重喜、塔不已儿、石抹孛迭儿,蒙古统治设置汉军三万户或七万户的目的,是按照蒙古军制。重新编制汉军,以便于军事指挥。  相似文献   

5.
札荅札荅,蒙古语,在最早的蒙古族文献《元朝秘史》中已有载录。1201年,成吉思汗联合王罕同札木合打仗,两军相遇,会战于阔亦田地方。《元朝秘史》第143节写道:“布阵间,札木合军内不亦鲁黑罕、忽都合两人有术能致风雨,欲顺风雨击成吉思军。不意风雨逆回,天地暗晦,札木合军不能进,皆坠涧中。扎木合等共说:天不护祐,所以如此。军遂大溃。”在这段叙述中,蒙文原文三次出现“札荅”这个词,旁译分别为“能致风雨的事”、“致风雨”、“风雨”;还出现一次“札荅剌浑(?)”,旁译“致风雨的事”。“札荅剌浑”是由名词、“札荅”派生的复数形动词。在这里,“札荅”具有一种明确的词义。一些蒙古语辞典把“礼荅”释为雨天、恶劣气候、魔法、妖术等,当源于此。  相似文献   

6.
窝阔台汗己丑年始置的汉军三万户中之萧札刺,不是萧也先之子萧查刺,而是于甲戌年投降蒙古的金中都 军首领札刺儿,增立四万户的时间不在壬辰年而在甲午年。汉军三万户与七万户的设立都与蒙古忽里台大会的召开有关,甲午年增立的七万户,汉人有四:刘黑马、史天泽、严实、张柔;契丹人有三:萧札刺之子重喜、塔不已儿、石抹李迭儿。蒙古统治者设置汉军三万户或七万户的目的,是按照蒙古军制,重新编制汉军,以便于军事指挥。  相似文献   

7.
"伊宁",当地民族语称"固尔札",这个地名的起源,并非起于清代,并非源为准噶尔蒙古语,而是起源于唐代通行西域的商业用语,古波斯语中亚方言粟特语:"苦日则儿—金乳香",陆路香药贸易衰落后,粟特人或突厥人将其讹变为"固勒札—花园",到清代再演变为"固尔札—盘羊"和"金顶寺"。海努克的起源亦非准噶尔蒙古语,而是粟特语:"哈纳努克—银房子",准噶尔时期演变为"海努克—犏牛"和"银顶寺"。  相似文献   

8.
第二部分:蒙古人和马可·波罗一、蒙古人1.蒙古人属于游牧民族,他们生活在中国北方的蒙古地区。蒙古的气候是夏天炎热,冬天严寒;而且,这里的土地亦不甚肥沃。因此,到了13世纪时,蒙古人开始寻找更好的生活空间。2.蒙古人是非常出色的骑手。他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飞驰很远的路程。他们可以在非常恶劣的环境下生活。因此,他们不需随身携带大量的生活必需品。蒙古人还是出色  相似文献   

9.
四、关于《蒙古秘史》中的哈萨克族源及部落记载《蒙古秘史》中,有关于哈萨克族蒙元时期及更早期的大量记载。比如关于克烈(客列亦惕)、乃蛮、篾儿乞惕、札剌亦儿、钦察、弘吉剌、康里、葛禄罗等哈萨克部落。在以往的认识中,把这些哈萨克部落划归蒙古人,进而被近人认定为蒙古族。显然这是一个历史认识的误区。纵览整个北方草原民族发展史,在匈奴强盛时期,许多民族都以匈奴自称;后来突厥强盛时,许多民族又以突厥自称;之后塔塔儿人强盛,复以塔塔儿人自居,在汉文献中有时又称作鞑靼,迄今有的文献还将蒙古人混称作蒙古鞑靼。后来,由于成吉思汗的…  相似文献   

10.
1939年5月4日至9月16日,当时的日本关东军和伪满洲国军队,与苏联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军队,在中国境内的新巴尔虎左旗诺门罕布尔德地区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哈拉哈河中下游两岸,爆发了一场震惊中外的现代化立体战争。这场战争最终以日本关东军的惨败而告终,迫使日本关东军放弃了"北进"的计划,不但使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东线无战事,而且对中国的抗日战争也是一个不小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本文指出了与<宋史>中"午腊蒻山"相时应的西夏文形式,这个西夏词见于<天盛律令>和<圣立义海>,读若Oranya,意思是"黑山".作为西夏黑山威福军司驻地,"午腊荔"位于河套以北的阴山山脉,在13世纪初被蒙古攻陷,蒙古人称之为"兀刺海"城.此前有一种通行的看法认为黑山威福军司驻地在西夏西北边陲的额济纳旗,这可能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2.
清朝入关后,为了防止强悍勇猛的蒙古民族发展成威胁大清帝国封建统治的肘腋之患,除在政治上继续采取使蒙古各部都互不统属、彼此孤立的编旗设盟的政策之外,又在文化教育上利用黄教愚弄蒙古民族.竭力阻止蒙古族文化向前发展。纵观清朝一代制定的统治蒙古的《理藩院则例》,可谓事无巨细,都有详细的明文规定,但对教育一项却独付阙如,不置一词。清廷虽然在京城和地方设置了一些蒙古和八旗官学,但其目的并非想使蒙古民族均沾文化教育的雨露,而是培养为清统治者效犬马之劳的译员和官吏。在清一代,蒙古族的主要教育机构是旗札萨克衙门,但这里同样是培植替清王朝统治蒙古族人民的奴仆的地方,况且  相似文献   

13.
成吉思汗有一句名言广为流传:“人类最大的幸福在胜利之中:征服你的敌人,追逐他们,夺取他们的财产,使他们的人流泪,骑他们的马,蹂躏他们的妻子和女儿。”但是,蒙古各部落男女老少加在一起不过100万人,能征善战的大概有12.5万人。以如此有限的兵力,怎能征服欧亚呢?蒙古人所有武士的日常生活其实就是一系列战斗行动的不断演习。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语文》2005,(9):20-21
1、秦国统一中国的军队他们和蒙古人一样残暴,当然他们并不是野蛮人,和屠城的蒙古人或者日本人不一样,他们屠杀的是和他们一样勇猛的战士,长平一战坑赵军40万!他们并非游牧民族,他们可能不如蒙古人嗜血,但是他们绝对渴望战争,他们听说要打仗,就顿足赤膊、急不可待,根本就无所谓生死……他们左手提着人头,右胳膊下夹着俘虏,追杀自己的对手……而且他们善骑射。  相似文献   

15.
日本关东军侵占热河省后,在分离华北的同时,开始推进“内蒙古工作”,目的是保障“满洲国边境的安全”,完成对苏联作战的准备。于是,他们在内蒙古中、西部,扶植德王,成立蒙古军傀儡政府,编练伪蒙古军,进犯绥远。  相似文献   

16.
卫国 《学习之友》2010,(4):52-52
蒙古地广人稀,近千年来,蒙古人一直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因此也就养成了他们粗犷、恬然、雷打不惊的性格。 蒙古的整体生活水平不高,可蒙古人出手却很大方。存钱对大多数蒙古人来说是根本不懂的概念,他们习惯了有多少花多少,没有了就到处举债,所以在发工资时,也常常是人们互相还债的日子。  相似文献   

17.
质子军,又名秃鲁花军。它是元代军队的一种。过去,中外学者对此已有论及,但至今仍存在某些分歧。有人把质子军与怯薛组织中的禿鲁花护卫混为一谈,有人还说,元朝时期文武官员纳质都构成质子军。笔者拙见,上述看法似有一定片面性。毋庸置疑,质子军和怯薛中的秃鲁花护卫均来自与蒙古草原贵族有主从隶属关系的那可儿(伴当)。二者在人员身份上也都有人质的寓义。故蒙古人统称之为秃鲁花。然而,质子军和怯薛秃鲁花护卫毕竟是各自独立的两个实体。质子军主要是蒙古国时期签取某些被征服区域的将校及富户子弟而组成  相似文献   

18.
有关婚姻家庭关系的立法一直是蒙古族古代法制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成吉思汗《大札撒》到《卫拉特法典》,蒙古族有关婚姻家庭关系的立法一直受到重视,并随着蒙古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和改进。同时,作为同期社会关系的缩影,蒙古族有关婚姻家庭关系的立法就像一面多棱镜,折射出了蒙古社会发展变迁的轨迹。  相似文献   

19.
《蒙古秘史》记载了蒙古高原各部落从纷争走向统一、从矛盾冲突走向和平和谐的历史进程,记录了成吉思汗家族的兴盛、衰败到再辉煌的历史,描述了蒙古族从起源到兴盛的历史过程。《蒙古秘史》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阿阑豁阿“五箭训子”是《蒙古秘史》中记载的著名的团结和谐的故事之一。  相似文献   

20.
原本生活在北方草原的蒙古族,由于战争、驻军、迁军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南迁,至今在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兴蒙蒙古族乡仍有一支蒙古人,顽强地保持了对蒙古族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与其对蒙古族身份的选择、民族政策下的利益诉求及与周边民族的互动息息相关,正是在民族政策的引导下实现了一系列的蒙古族文化再造,进而产生了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