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笑掉小牙     
马哈哈教他的鹦鹉说话:“我会走路。”“我会走路。”鹦鹉跟着说。马哈哈接着说:“我会说话。”“我会说话。”鹦鹉学得惟妙惟肖。  相似文献   

2.
判断课堂上,老师出了一道判断题要求同学们判断正误。老师:小明,请你判断一下。小明:我认为答案应该是“错误”。老师:为什么呢?小明:因为前面小燕回答说是“正确”,但您没有让她坐下。吹牛小刚教鹦鹉说话。“跟我说,‘我会走路’。”“我会走路。”鹦鹉说。“我会说话。”“我  相似文献   

3.
开心万花筒     
~~本期“开心万花筒”答案“组字图案”:面目全非。“组字画”:浪花。“出其不意”:货主得意地说:“怎么不会说话?如果刚才不是它向你挑战,我会赚那么多钱吗?”原来是鹦鹉在跟他抬价。开心万花筒@陈引  相似文献   

4.
脏话先生说话不注意文明礼貌,一开口就脏话连篇,没有一个人愿意和他说话。没有人说话,那可太难受了。脏话先生买了一只鹦鹉,想和鹦鹉说说话儿,解解闷。脏话先生对鹦鹉说:“你好,小鹦鹉。”鹦鹉说:“你好,小鹦鹉。”脏话先生告诉它:“我不是鹦鹉。”鹦鹉也说:“我不是鹦鹉。”脏话先生乐了,一乐,他的脏话就出来了:“小东西,你蛮有趣的嘛!”鹦鹉也回敬他一句:“小东西,你蛮有趣的嘛!”脏话先生一听,鹦鹉竟然骂他“小东西”,就暴跳如雷了:“你……你不是东西!”鹦鹉也扇着翅膀跳着脚:“你……你不是东西!”脏话先生气得半天说不出话来。脏话先…  相似文献   

5.
第三章喝茶的时候,小狗吉普进来了,鹦鹉对医生说:“瞧,它正在对你讲话呢。”“对我来说,它好像正在挠它的耳朵,”医生说。“但动物并不总是用它们的嘴说话。”鹦鹉抬起它的眉毛,高声说道。“它们有时用它们的耳朵说话,有时用它们的脚说话,有时用它们的尾巴说话——甚至能够用每  相似文献   

6.
万事开头难。当我初接一个六年级班,提到“三分钟”说话这个课题时,多数学生面露难色。我就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具,让同学们带来两只小鹦鹉。让他们仔细观察鹦鹉的外形特点,并用条理清楚的语言来描述。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同学们说得那样流畅,特点抓得那么准确。我告诉他们,这就叫“三分钟”说话,只要你将一件事围绕一个中心说出来就行。同学们茅塞顿开,消除了对“三分钟”说话的畏惧感。  相似文献   

7.
空中之冠最会“说话”的鸟是非洲的灰鹦鹉。英国有一只名叫“普鲁德莱”的雌性灰鹦鹉,它能够说800个单词。它在1965年至1976年间举行的 12次比赛中连续夺冠。不幸的是,它于1994年7月13日死亡,死亡的前两天,它仍在叽叽喳喳地“说”个不  相似文献   

8.
幽默类四只小鸟吹牛,麻雀:我是老鹰里吸毒的;乌鸦:我是孔雀里烧锅炉的;烤鸭:我是练邪功走火入魔自焚的;笼中的鹦鹉说:你们都不算啥,我是得“非典”被隔离的。  相似文献   

9.
习惯成自然     
叶圣陶 《新读写》2014,(7):71-71
“习惯成自然”,这句老话很有意思。 我们走路为什么总是左脚往前,右脚往前,两只胳膊跟着动荡,保持身体的均衡,不会跌倒在地上?我们说话,为什么总是依照心里的意思,先一句,后一句,一直连贯下来,把要说的都说明了?因为我们从小习惯了走路,习惯了说话,而且“成自然”了。什么叫做“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像那样子的意思。  相似文献   

10.
习惯成自然     
“习惯成自然”,这句老话很有意思。我们走路为什么总是左脚往前,右脚往后,两只胳膊跟着动荡,保持身体的均衡,不会跌倒在地上?我们说话,为什么总是依照心里的意思,先一句,后一句,一直连贯下来,把要说的都说明了?因为我们从小习惯了走路,习惯了说话,而且“成自然”了。什么叫做“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像那样子的意思。  相似文献   

11.
[审题]这个题目由两部分组成,前部分“会说话”点明说明重点。鹦鹉的特点很多,外形美丽,行动乖巧,反应灵敏,但本题就写它一个“会说话”的特点,余者不予涉及,或仅稍带一笔;后部分“鹦鹉”点明介绍对象,它是一种小合乌,有家养,有野放,根据本题前半部分可知,是说明家庭驯养成的鹦鹉,这枝缩小了事物特点和说明范围。文章的中。心,应是介绍鹦鹉会说话的特点,重点是“会”说话,而别的鸟雀却不会说话,这就突出了它的独特之处,但它的说话又与人类的说话有明显不同,这就要写出它既会说话又与人类说话不同的特点。思路之一:通过…  相似文献   

12.
吹牛(快板)     
有个小孩本姓刘,爱说大话爱吹牛。见事净往大里说,吹破牛皮像气球。口若悬河飞唾沫,比比划划像个猴。瞪着眼睛净胡吹,唠唠叨叨说不休。问他为啥这么吹,马上理由一大堆。“免得别人瞧不起,吹好了处处比人高一头,吹牛能显我厉害,看上去才华出众高八斗,反正吹牛不上税,把大伙吹得转向又晕头!”(旁白)没安好心啊!“再说吹牛也遗传,我爷爷吹来我爹学,你说我咋能不跟着吹?可惜没人喜欢我,小朋友见我就开溜。”(旁白)招人烦了吧?“吹牛有时也挺好,锻炼身体练舌头,今天现场来一段,吹得不好别拍手。去年我到印度洋吹一把,海啸一来倒多少大高楼!到越南…  相似文献   

13.
《小读者》2012,(4):55-55
北京市南沙滩小学三(1)班李跃来信说:这只从不说话的鹦鹉突然用东北二人转的方式唱起来:“正月里来是新年儿啊,大年初一头一天几啊……”把蘑菇头吓了一大跳,原来这只澳洲鹦鹉祖籍黑龙江,蘑菇头欲哭无泪。  相似文献   

14.
动物能像人一样说话吗?能“鹦鹉学舌”是人所共知的,美国鸟类学家杰纳就驯养了一只“鹦鹉语言专家”,这只绝顶聪明的鹦鹉会用汉语说“热烈话却鲜为人知。德国爱尔福特有一个名叫阿恩施泰的居民,他饲养着一只雄鹅,而鹅常与主人为伴,随主人外出散步。  相似文献   

15.
有人做过这样的调查:孩子在哪个成长阶段进步最大.结果发现是孩子说话走路的那个阶段。每一对父母教育孩子说话走路时.总是用最欣赏的眼光关注自己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即使孩子学说话.说得再差、再迟。我们会说“贵人迟语”,父母从不会抱怨.只会不断鼓励、表扬自己的孩子,最后小孩全部都学会了走路、说话。  相似文献   

16.
玩你没商量     
约翰是个窃贼。那天,他悄悄摸进一户住宅,刚关上房门,就听到一声清脆的问候:“上午好,先生。”约翰差点没吓昏过去,等他定神一瞧,才发现在客厅中央吊着一根银管,上面站着一只漂亮的七色鹦鹉。那个小家伙神气活现地说:“我猜您一定是个窃贼吧。”约翰眼珠一瞪:“你敢吓唬我!信不信我掐死你?”那只七色鹦鹉说:“请您放过我吧,窃贼先生。我会告诉你存折、现金、珠宝放置的地方。”约翰有些将信将疑。鹦鹉开口说:“存折在卧室的床头柜夹层里,一共是四张。”约翰一翻,果然找到了四张数额巨大的存折。鹦鹉接着说:“现金都在卫生间的纸篓里。”约翰…  相似文献   

17.
鹦鹉学话     
人物毛军、艾呜、鹦鹉(由人扮演)。地点菜动物园飞禽馆一角。场景台左架上是鹦鹉,台右竖块小牌子,上写“本馆最新展出:会说话的鹦鹉”。台中有小门。幕启,毛军兴冲冲地上。毛:(读广告牌)会说话的鹦鹉……(跑到鹦鹉前)会说话? 鹦:会说话,会说话……毛:(高兴地对内)奶奶,快来看,鹦鹉说话啦。(回身向小门跑去) (艾鸣跑上,恰与毛军在门口碰着。(两人先一齐向左让,再一齐向  相似文献   

18.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说谁吹牛,是说这人说话不靠谱,要么言过其实,要么捕风捉影。但殊不知吹牛吹到巧处,也是一种艺术。  相似文献   

19.
《小学时代》2009,(6):18-18
鹦鹉说话.宠物主人该是最高兴的吧,里面少不了主人辛辛苦苦地教导。不过,美国马里兰州的布篆恩威尔森作为一对鹦鹉的主人,实实在在地享受了鹦鹉说人话的好处——已经14年不能说话的布莱恩在鹦鹉的唠叨下竟然开口讲话啦!  相似文献   

20.
方局长家有只特讨人喜欢的鹦鹉,原因是它长得漂亮,很会说话,而且吐字清晰,声音悦耳。这不,方局长的儿子小明刚说了一句:“咱家怎么这么多好玩儿的东西啊,放都没处放。”这鹦鹉一昂头,马上说道:“因为咱是局长啊!”那样子,跟方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