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黎明 《下一代》2012,(1):84-86
2011年8月5日,儿童公益电影《怪兽通缉令》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的开机仪式,著名电影艺术家,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首任厂长于蓝,不顾年事已高也来到现场,对儿童电影表示支持。很多人看着满头银发的于蓝无不惑慨地说:“她虽然已经90高龄,但依然关心着中国儿童电影,只要有益于祖国下一代的事她都积极参加!”  相似文献   

2.
传媒文化的负面效应威胁着儿童的身心健康,而服务于儿童的中国儿童电影在市场中遭遇冷落。本文以中国儿童电影的历史为参照,探讨了中国儿童电影的"教育性"及出路。提出榜样是中国儿童电影教育的母题,但教育性的过度追求影响了中国儿童电影的艺术生命力,"教育性"与"娱乐性"的完美结合才是中国儿童电影努力的方向,中国儿童电影呼唤艺术大师的关怀。  相似文献   

3.
当媒体用中国电影吹响"集结号"来形容2007年中国电影带来的喜悦时,儿童电影也在本年度迎来新一轮创作热潮.儿童电影产量再创新高、佳作涌现赢得口碑、儿童电影营销策略的突围等利好表现,凝聚成一股合力提升我们对中国儿童电影未来发展的信心.对中国儿童电影来说,2007年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年头.  相似文献   

4.
宋玲 《儿童音乐》2014,(5):62-67
正连年战乱的结束,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为新中国儿童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紧密结合的电影艺术在选材上同建国前相比,也发生了重要的转折。中国儿童电影歌曲在建国后十七年的时间内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发展出一次高潮,同建国前相比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了飞跃。建国前的中国儿童电影歌曲以表现孤儿的凄惨生活为主要内容,无论是聂耳创作的《牧羊女》,还是任光创作的《月光光歌》及冼星海创作的《小孤女》,都用  相似文献   

5.
陈婷 《文教资料》2007,(7):152-154
伊朗儿童电影以其平实的电影语言,极尽写实的纪录风格,让我们在儿童纯真心灵、简单目光中回归到生活本身,找寻到逝去的童年自我。在世风喧嚣浮躁的今天,伊朗电影没有用灰色的眼睛去否定世界,而是返璞归真,以清新质朴、恬淡温暖又充满哲理的影像风格,通过对童真、友谊、宽容与爱的向往与获得中重新得到心灵的平衡与慰藉。  相似文献   

6.
7.
伊朗儿童电影以别样的姿态展现于世界影坛。伊朗儿童电影生存于一个独特而又复杂的现实语境和文化语境之中,质朴的电影形态、淡化故事情节是其鲜明的特点。从文化比较的视野来考察,伊朗儿童电影流露了伊朗导演的家国情怀,对体制的一种复杂的心理以及面对西方文化的一种矛盾心态。  相似文献   

8.
石欣洋 《文教资料》2020,(1):92-93,19
在中国庞大的电影消费市场中,儿童电影往往是不为电影人看重的类型。面对全国3.67亿少年儿童,中国儿童电影为何不受观众待见呢?本文尝试剖析此类电影之现状,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努力提出切近实际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下一代》2012,(Z1):24-25
2011年10月12日下午,在延安精神研究会、延安儿女联谊会协办下,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铁人王进喜》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首映式。13日下午,延安精神研究会主持召开座  相似文献   

10.
从儿童受众的角度出发分析,电影《女巫》改编中的美学策略确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对游戏精神的稀释、恐怖艺术的失范和家园主题的淡化。这些不当的改编减少了原著的魅力,也对儿童观众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因此,儿童文学作品在电影改编时必须得当地应用美学策略,考虑其观众的特殊性,把握好游戏精神的精髓和恐怖的“度”以避免负面创伤的产生。而作品若能涉及有关人性、人生思考的主题,则更利于引导儿童精神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电影》,是朱洁副教授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扩充而成的专著,该书从文艺美学的角度,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电影创作进行了梳理与整合。全书共八章,第一章:"全球化"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电影。第二章:"主旋律电影":世纪之交的变奏与交响。第三章:商业电影:引领本土电影时尚潮流。第四章:艺术电影(上):别开生面的个人电影。第五章:艺术电影(中):新主流电影的独特景观。第六章:艺术电影(下):新生代电影创作举隅。第七章:不老的神话:张艺谋的电影创作。第八章: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重审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李陀等人提出的"电影语言现代化"论题,可以发现这其实是一场中国现代主义艺术运动。中国电影现代主义的核心是审美批判,但其批判的目标不是西方现代主义的科学与资本理性,而是为市场化改革开辟道路。因此,当市场化改革成为中国社会共识之后,现代主义也就随之落潮,通过1990年代的市场化进程,进入新世纪,"电影语言现代化"的审美批判命题已被消费主义的"电影语言奇观化"的论题所替代。  相似文献   

13.
赵春兰 《四川教育》2012,(11):43-45
《看上去很美》由王朔的原著改编,张元导演。本片在第三届欧亚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导演奖;在威尼斯电影节上,张元获得了罗伯特布莱森大奖;在柏林电影节获得杰出艺术创新奖;意大利阿巴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第四届亚太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第十三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美国《新闻周刊》评价本片为一部勇敢的、表达自由的电影。BBC电影评论道:尽管张元走到了地上,但《看上去很美》仿佛并没失去直面现实的勇气,以异常独到的视角探讨了孤独与自由的问题。王朔称《看上去很美》这部电影"光芒四射",直逼十年前他本人作品改编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相似文献   

14.
为了贯彻党中央十八届四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好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及重要指示,促进我国青少年文化事业的发展,推动我国少年儿童艺术教育和美育教育事业的发展,繁荣少年儿童歌曲的艺术创作与与出版发行工作,首届2016"美丽中国·天籁童音"中国少年儿童歌曲大赛由《黄河之声》杂志社、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音乐工作委员会、艺海兄弟(北京)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并启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