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大海中永生》是一篇通讯报道,文章记叙了把邓小平同志的骨灰撒向大海的情景。歌颂了伟人的不朽功绩。说实话,文章对应该描写的情景描写得很少,或者说几乎没有.但却有“三多”:一是政治语言多,二是歌颂语言多,三是修辞手法用得多。对于这样一篇文章。我该怎么教呢?  相似文献   

2.
在《四世同堂》作品中,老舍以独特的方式描写了那段危亡岁月的同时,也深刻地讲述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现实痛苦与内心纠结。如果说爱国情怀是这部作品的主旋律,那么知识分子的士人情怀就是小说最重要且伴随始终的“和声”。文章以作品中知识分子的人性书写为研究对象,探讨老舍先生对士人精神的传承、弘扬与歌颂。  相似文献   

3.
按照语言教学文道统一的原则,教师应在讲授语文知识的同时,结合作文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明爱国之理,立爱国之志,怀报国之心,抒爱国之情。在作文教学中,我平时注意启发学生写歌颂祖国、歌颂人民、歌颂社会主义、歌颂党的文章。并  相似文献   

4.
妈祖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之一,音乐作为妈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特有的表现手法歌颂着妈祖的丰功伟绩。文章以闽台妈祖音乐为研究对象,归纳两地妈祖音乐类型,分析出促进妈祖音乐发展的主要因素,再者对两地妈祖音乐特色发展方向进行思考,以希更好发展闽台妈祖音乐。  相似文献   

5.
介词由于抽象的意义和灵活的用法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其中,"对、对于、关于"这几个词在意义和用法上既有区别,又有交叉.本文从语法意义和语法作用等方面谈谈这些词的基本用法. 一、对 (一)"对"字的语法意义 "对"用于提示对象.细分起来有两种:一种是提示直接对象;一种是指明关联对象. 先看第一种.例如:作家对人民应该歌颂. 句中的"人民"是"歌颂"的直接对象."对"字就有提示这个"直接对象"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爱莲说》是一篇咏物抒情、托莲寄意的精品散文。文章歌颂了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坚贞品格,寄托了作者高远的志趣和洁身自好的情操。  相似文献   

7.
人见了什么都想歌颂肯定是一种症状。春天了,歌颂万物复苏原野芳菲;夏天了,歌颂骄阳之下的青葱与热烈;秋天了,歌颂枝头累累硕果遍地芳华;冬天了.歌颂雪和雪覆盖的白茫茫的大地与山川。扪心自问,这么多年来,人真的都歌颂得疲惫了。可是,歌颂的激情依然在心底潜行.寂静时还会默念:  相似文献   

8.
尚延龄  尚缨 《河西学院学报》2006,22(1):63-67,73
文章论述了《时间开始了》的思想艺术特色,阐明该诗是胡风一生诗歌创作的顶峰,也是当代新诗创作特别是长篇抒情诗创作的一个顶峰,是开国的绝唱——描写、歌颂新中国成立的最优秀的诗篇。  相似文献   

9.
一些年来,不少评论文章,包括一些带权威性的评论文章,都认为鲁迅的小说《药》“批判了夏瑜”,并从而得出结论,说《药》的主题是“批判辛亥革命脱离群众”。这里实际上涉及三个重要问题,即《药》是否批判了夏瑜,《药》的主题是什么,作者写作《药》时所达到的思想高度。第一个问题又是这些问题的关键。 1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歌颂什么、暴露什么,必定是旗帜鲜明的。《药》究竟歌颂了谁,批判了谁呢?  相似文献   

10.
<正>"千古文章意为高。"可见立意很重要。它决定文章的主题、材料取舍,决定文章布局、以及表达手法等等。立意就是确定文章之中心思想。作文是文人的思想武器,是用来教育人,启发人,感染人的,好的立意是写好一篇作文的前提。首先,立意要健康向上。一定要像阳光一样洒向心灵,驱散黑暗,迎接光明。其次,态度要鲜明,说话要有分寸。文章中选择的事例要态度明确。该批判的批判,该歌颂的歌颂,不要出现那些让读者都想不透的模棱两可的情感倾向。这会  相似文献   

11.
《曹刿论战》一文主要歌颂了曹刿杰出的战略思想和卓越的军事才能,歌颂了他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热忱。这是自来为人们所称道的。但是,关于鲁庄公的形象,却往往为人们所忽视。凡是谈到鲁庄公的,则大都是非议的,将其作为一个被批判的对象。如有的说:“庄公虽将与齐战,并不曾考虑凭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还必须指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题思想和思想感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主题思想是作者写文章所要达到的目的,思想感情则是作者写文章时对描述对象抒发的自己的感受.好的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总是贯穿渗透于文章的字里行间的.有许多课文,作者巧妙地把自己的赞美、歌颂,痛恨、厌恶,向往、憧憬寓于文章的结尾部分、有的篇末点题,画龙点晴;有的呼应前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有的含蓄隽永,意味深长.在教学时,如果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不同的结尾形式,仔细体会作者在篇末表达的思想感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3.
徐志摩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在留学英国期间,康桥对他的政治观,生活 观及其思想都有重要影响。康桥激发了诗人创作的灵感孕育了诗人"单纯信仰",是诗人痴情歌颂 的对象。  相似文献   

14.
平凡赞歌     
有人歌颂伟大,有人歌颂崇高;今天呵,我要歌唱平凡,为平凡献一支心中的歌谣…… 平凡是一枚树叶,平凡是一株小草;平凡是饭菜的调料,平凡是文章的标点符号……平凡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我们处处都能见到碰到……  相似文献   

15.
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莫高窟》是教科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介绍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说明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歌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相似文献   

16.
《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文章篇幅不长,却构思精巧。从课题看,这似乎是一篇状物的文章,其实作者是通过对白杨的赞美来歌颂扎根边疆的建设者,歌颂他们无论在怎样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像白杨那样坚强、不软弱、不动摇的崇高品格。教学中要扎扎实实地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又要灵活、开放,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做到:扎实有效,灵活生动。  相似文献   

17.
语文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学科。在语文教材中,古今中外的文章精华、文学名篇,融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于一炉。这些文章歌颂了真善美,鞭挞了假恶丑,有着巨大的审美价值。审美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文中就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王明文 《语文天地》2013,(14):28-29
《海燕》是高尔基早期革命浪漫主义代表作,是高亢雄浑的乐章,是充满革命激情的战歌。《海燕》最突出的特色是巧妙运用象征手法,突出表现了所要歌颂和批判的对象,而且加强了诗章的浪漫主义色彩。通观全诗,可以  相似文献   

19.
歌颂父爱的文章很多,但本文却另辟蹊径,写出了新意。读此文,令人眼前为之一亮,心头为之一热。本文之所以感人至深、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关键在于文章语言朴实无华,多处成功运用了典型  相似文献   

20.
1994年《中学语文教学参考》8—9期的“争鸣园地”中,周冬梅、张为东二同志在一篇题为《〈一碗阳春面〉题旨异议》的文章中认为:《一碗阳春面》主题“不是对母子三人团结奋斗的歌颂,而是对于老板夫妇真善美的高尚品质的赞美”,并从“场面的设置”和“题材的典型意义”二方面分别作了阐述。我认为他们的看法值得商榷。《一碗阳春面》的主题不仅仅是对老板夫妇真善美的高尚品质的歌颂,也不仅仅是对母子三人团结奋斗的歌颂,而更是通过以上两者尤其是后者表现出了对日本人民团结奋斗、坚韧顽强、勤劳善良、热情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