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招生考试通讯》2007,(7):72-74
初识庐山 医学是一门研究人的生命过程和防病治病的科学体系,承担着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的职责。概念上分为中医和西医两种。中医是直接运用哲学方法,即系统性研究方法,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方法论,以病因病机为核心,治疗疾病的法则以方剂为主。而西医则是运用物理学、化学还原性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说的是中和是世界万物存在的理想状态,人的身体也是一样,协调平衡才是健康的根本保证。医学是人的医学,不是病的医学。21世纪的医学,不应该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应以人类健康作为医学研究的主要方向。而以“致中和”为精髓的传统中医文化在这种背景下走向时代的前台。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天地》2020,(3):24-27
<正>姓名:朱阳蓬勃身份:执业中医师技能:用针灸方药缓解患者病痛我出身于中医世家,外公是家乡一所知名中医馆的创始人。小时候,我常在外公身边,看着他在平台上晒他亲自上山采摘的中草药。他还在平台上种了很多中草药标本,有清热解毒的蒲公英、疏散风热的桑叶、养阴生津的麦冬、利湿退黄的垂盆草等。那些可都是外公的宝贝,也是我眼里治病救人的百宝箱。  相似文献   

4.
三国时期,吴国有一位医生,名叫董奉,家住庐山。他常年为人治病,却不接受别人的报酬。得重病的人,他给治好了,就让病人种五棵杏树;病情不重的人,他给治好了,就让病人种一棵杏树。这样十几年以后,杏树就有十多万棵了。春天来临,董奉眺望杏林,仿佛绿色的海洋。他感到十分欣慰,就在林中修了一间草房,住在里面。待到杏子熟了的时候,他对人们说,谁要买杏子,不必告诉我,只要装一盆米倒入我的米仓,便可以装一盆杏子。董奉又把用杏子换来的米,救济贫苦的农民。后来,人们在董奉隐居处修建了杏坛、真人坛和报仙坛以纪念董奉。自此,炎黄子孙延续着这个传说,用"杏林"称颂医生,用"杏林春满""誉满杏林"等来赞扬医生的高明医术和高尚医德。中国医学界也秉承杏林之风,以妙手行医,以仁心济世。  相似文献   

5.
医者仁心     
托德·库伯曼是波士顿大学药学院的一位硕博连读生,在读博期间,库伯曼要经常去一些药物技术转换所实习,在那里,他见证了许多医药新技术转化实际药品投入到市场上销售的实践经过,这种实践让他感觉到药物的研发生产以及销售有些像厨师按照食谱做菜的感觉,其中存在着诸多如“菜未洗净就下锅”等食客不知道的不合格现象和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6.
大医仁心     
我想,你应该见过年近90拄杖而行的老人。你在乡村或城市的街头看见他们,可能会投去惊喜或羡慕的一瞥:嗬,老寿星!我猜,你可能也见过年近90仍能劳作的老人,他们或在田头薅草,或在家中做饭,你看见后会很意外:天呐,90岁了还能干活?多精神的老人!  相似文献   

7.
<正>阅读的关键在于理解,理解的关键在于学生自己去想。如何引导学生去想,是教师的本事;怎么把学生的想法引向深处,更见教师的功力。蒋老师的教学设计,通过“还原”诗歌情景,引导学生走向诗歌的深处。《石壕吏》是一首乐府诗,以新课标来审视,当属“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  相似文献   

8.
巍峨的元宝山下,秀丽的贝江河畔,有很多的乡村教师在默默地耕耘着,奉献着,来自融水苗族自治县的蒙定鲜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每天清晨,蒙定鲜必定早早出门,赶往距离县城15公里的永乐乡中心小学,那儿正有一帮喜爱她的学生盼着她来上课。  相似文献   

9.
《云南教育》2014,(3):38-39
1964年10月16日15时整,大漠中骤然闪出一道强光,一朵黄褐色的蘑菇云腾空而起,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试验场外,一个中年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50年后,96岁的他从习近平手中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证书,站在了人民大会堂大礼堂主席台中央。  相似文献   

10.
登高骋目,总以晴好的天气为宜。遗憾的是.此刻我登滕王阁,周遭是一片淅淅沥沥的雨声。五月下旬,江南开始进入梅雨季节,站在滕王阁的七层之上,但见槛外浩茫的赣江,罩在蒙蒙的烟雨之中,虽然胭脂色的波浪显得湿润,但江的对面已是模糊一片;而飞阁之下车水马龙的十里长街,除了喇叭声的清脆,一切,也都幻化为浮动的剪影。  相似文献   

11.
仁心的力量     
一介书生,何以面对锋利的刀剑能够谈笑自如,因为在他心中有远比强悍的武力更厉害的东西,那就是一个人的仁爱之心。用高尚的品行影响他人,用仁义的思想感化他人,袁涣的勇气,其实是一种仁心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2013,(21):26-26
正其实每家医院都有一个"贾立群",他是专家是大师,是所有医者和病患的信仰。我想起了曾经随学院去湖南沅陵下乡义诊途中听闻的另一个故事,老前辈的名字依然模糊,  相似文献   

13.
杏林流芳     
三国时吴国有个叫董奉的乡医,他的房前屋后种满了杏树,延绵百里.董奉以行医为生,为何种植了如此多的杏树?原来他不仅医道高明,而且心地善良,治病救人之余,还常为付不起钱的百姓施舍药物.病家如要酬谢,他只让其栽几株杏树.数年后,杏树便漫山遍野繁茂起来.每年夏季红杏累累,董奉便用这些杏换粮食接济贫民百姓.为此,"杏林"美名远扬,后世也以杏林代指良医.  相似文献   

14.
杏林春满     
据《神仙传》记载:三国时期,有位名医叫吴董奉。他医术非常高明,给人治病,药到病除,却从不收取任何治疗费和药费,只要求求医的人在家门前种些  相似文献   

15.
杏林春满     
传说三国时候,有一位名医叫董奉,他住在庐山,整天为穷人治病,却不接受病人的报酬,但他有一条规定:凡轻病治愈者种上1棵杏树,而重病治愈者种5棵杏树。就这样几年以后,杏树已有10万棵了,当地人叫它“董  相似文献   

16.
杏林流芳     
三国时吴国有个叫董奉的乡医,他的房前屋后种满了杏树,延绵百里.董奉以行医为生,为何种植了如此多的杏树?原来他不仅医道高明,而且心地善良,治病救人之余,还常为付不起钱的百姓施舍药物.病家如要酬谢,他只让其栽几株杏树.数年后,杏树便漫山遍野繁茂起来.每年夏季红杏累累,董奉便用这些杏换粮食接济贫民百姓.为此,"杏林"美名远扬,后世也以杏林代指良医.  相似文献   

17.
仁心的力量     
三国时,吕布与刘备交恶,便用武力赶跑了刘备。这还不能令他解气,他想找个文笔好的人,写信辱骂这个织席贩履之徒,以出出他胸中的一口恶气。想来想去,他想到了袁涣。袁涣是当时有名的才子,原在袁术手下干事,在阜陵之战时为吕布所擒。吕布认为现在给他这件差事,等于是给他一个立功赎罪的机会,他一定求之不得。令吕布始料未及的是,未等他把要求说完,袁涣连眼都没眨一下  相似文献   

18.
储明 《班主任》2012,(9):16-19
“与其说这是一篇又一篇的文字,不如说这是生命连着生命的爱恋。这本书,某种程度上和《傅雷家书》差不多,所不同的是,它没有父爱的严厉,只有母爱的仁慈,虽然她只是孩子们的班主任。”  相似文献   

19.
北宋名相范仲淹曾说:“不为良相,愿为良医。”很多同学一心报考医药院校,只为毕业后能投身医药行业。然而在才市上,医学类毕业生欲入大城市名医院似乎困难重重。尽管医学类毕业生求职不易,药学类毕业生却八方有需求。皆云医药不分家,为何“医”“药”类毕业生就业却冰火两重天?  相似文献   

20.
<正>要提高学生的古诗欣赏品位,必须通过诵读来实现。而在诵读中,教师必须从古诗凝练的关键词语入手,注重学生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才能切实提高学生对古诗的欣赏水平。这里包含三层路径:一是利用注释或工具书"积累"一些文言字词的认知,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二是通过"感悟"古诗的关键词句,深入理解其中内蕴;三是"运用"关键词进行解读或提炼,将古诗转化为丰富的创作资源,个性化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