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外科技活动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不受学时数限制且运行方式灵活的特点。通过对课外科技活动的现状进行分析,以现有的活动形式所设立的目标为出发点,从"大学生网管员"和"科技创新活动小组"两个方面入手,对大连海洋大学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进行了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固定的运作模式。经过四年的运行和实践,这些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完善大学生科技活动体系 推进创新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实施创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加强大学生科技社团的建设,合理利用学校科研资源,加强创新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拓展大学生科技活动领域,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大学生科研指导教师队伍,引领正确的活动导向,是加强创新素质培养力度的有效手段;要进一步加强指导协调机构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和完善科技活动的硬件、软件的建设,加强科技活动激励机制,完善大学生科技活动体系,强化创新素质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3.
高等院校是为社会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文章指出构建工作室模式,将教师的科研项目、学科竞赛以及学生的自主选题与教学融为一体,是为大学生创造一个促进其个性和潜力全面发展的教育生态环境,是为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专业综合素养搭建了一个较好的平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普及推广性。  相似文献   

4.
独立学院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既要参照母体院校的相关做法,又要结合自身情况和学生特点,制定适合独立学院学生发展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在课外科技活动中成立兴趣小组,理清目标和任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施"1+1+1"互动模式,有利于推动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5.
6.
当代高校素质教育强调宽口径、厚基础,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培养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大学生课外创新科技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了独立学院大学生课外创新科技活动现状,提出构建合理课外创新科技活动体系,促进学校教学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和平时期的重要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同时在高校引导大学生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实践表明,只有把高校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才能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回顾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含义,对其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在关联进行了分析,审视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8.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高等学校的一项根本任务。本文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现状分析入手,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使命。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提高其科技创新能力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文章首先分析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现状,然后结合专业特性介绍了深化理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和方法,经实践证明:这些举措对培养和开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科技创新活动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它对全人类的发展起着无以替代的作用。当今时代,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自身的发展都与科技创新活动休戚相关。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现代化传播媒介把我们带进了"微时代"。"微时代"信息数量之大,传播速度之快、受众面之广,给我们的生活和交流带来了深刻和巨大的变革。"微时代"同样也给大学生党员教育实践活动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兴传播媒介,探索"微时代"大学生党员教育实践活动的新机制,是摆在大学基层党务工作者面前需要迫切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也对"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党员教育实践活动机制创新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2.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院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重大。根据几年来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经验,结合我院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探索了切合我院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运作模式: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加强个别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丰富校园心理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的就业环境越来越严峻,创新创业能力成为一个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提高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成为一个学生的主要教育需求。而高校是培养学生的各种综合能力的主要阵地,同时高校也是一个人才聚集区,许多导师掌握者优良的项目资源,非常期待学生的加入,有了学生的力量,就能大大推动这些项目的研究进度。现讨论在项目驱动模式下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将会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对策,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为国家提供充分的人才储备,促进国家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高校教育不仅要做好大学生科学文化的传授,更要加强其思想政治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发现当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更重要的是能够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赋予了中国高校体育教育更新的任务,作为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基本途径之一的课余体育活动,其教育模式应从观念、结构、内容、体制等方面取“西欧模式”之所长,走向多维、多元、多层次、多功能的有中国当代特色的“素质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一村多名大学生"的培养计划属于新型学历教育形式,主要是为了培养用得上、留得住、能致富、素质高、能力强的农民大学生。该项目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和特殊性,为顺利开展"一村多名大学生"的教育工作,与职业学院加强合作,完善教育基础条件,采取合理的策略开展实践教学,将教学模式不断优化,由此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最终通过人才促进农村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培养大学生生态科技道德观需要高校正确引导。近年来,我校在生态科技道德教育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从生态文明的视野出发,提出了大学生科技道德实践养成的生态构建模式:良好的社会生态科技道德环境是重要支撑点;高校进行系统的生态科技道德课程体系设置是先导;大学生个体在实践中接受生态科技道德教育是关键。  相似文献   

18.
从科学发展观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一个国家和民族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靠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强弱、创新能力的高低,对国家未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强调以人的发展为起点,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点。要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就必须提高全民族尤其是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高校加强了对于大学生科学知识的教育,但是却忽略了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充分体现了现代高等教育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理念,它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落实。对于理工科大学生而言,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是大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0.
随着飞速发展的信息产业对创新型IT人才需求的剧增,加速培养与前沿科技发展、国际化进程、产业大环境紧密结合的高水平IT人才迫在眉捷。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源作为知识经济的两大支柱与高等教育紧密相关,为此坚持"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理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学科特色,利用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科研创新成果,集"创新性、行业性、协同性"于一体的资源优势,促进科研与教学的有机融合,有利于拓展和创新基于科技创新体系的IT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的建设与实践,提高"专业化、国际化、特色化"的IT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科学稳定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实施与发展,实现科技创新工作与高水平IT人才培养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