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前,中职学生的家庭有不少属于社会"弱势群体",他们供子女上学绝非易事。然而,在中职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不懂得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不懂得感谢老师的教育之恩,不懂得感激社会,不懂得感激他人,也缺乏对大自然的感恩之心,由此也就缺少责任意识。因此,对中职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相当必要。  相似文献   

2.
短波     
《江西教育》2009,(6):42-42
新干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以庆祝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教师节等节日为契机,开展了以弘扬民族精神为宗旨.以感激社会关爱之恩、感激父母养育之恩、感激老师教诲之恩、感激同学帮助之恩等为主要内容的感恩教育,旨在全面提高全县中小学生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3.
关注学生的感恩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生在世,无时不在接受着来自各方的恩惠,父母有恩于我们,师长有恩于我们,国家有恩于我们,社会有恩于我们,大自然有恩于我们。人人都应当常怀感恩之心,感激生育你的人,感激抚养你的人,感激教育你的人,感激关怀你的人,感激帮助你的人。感恩意识是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质。现在许多青少年对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同学的友情,社会的救助等麻木不仁,熟视无睹,他们普遍缺乏感恩意识,究其原因是长期以来我国“感恩”教育的缺失。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重视青少年感恩教育意义重大。一、加强青少年感恩教育的必要性1.家庭缺乏…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职学生的家庭有不少属于社会"弱势群体",他们供子女上学绝非易事.然而,在中职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不懂得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不懂得感谢老师的教育之恩,不懂得感激社会,不懂得感激他人,也缺乏对大自然的感恩之心,由此也就缺少责任意识.因此,对中职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相当必要.笔者在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通过实践探索后建构了一套"中职学校实施感恩教育的四种途径和每种途径所含的六种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金卫东,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校长,他这样介绍学校的感恩教育:我们在微观领域不断深入推进感动教育和感恩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在感恩中活着,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诲之恩,感激同学的帮助之恩,感激社会的关爱之恩,在自我教育、相互教育中全面发展。2005年初,学校将200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和精神的学习纳入德育工作,与学校传统德育活动——“我画名人”结合起来。学生为“感动中国”的人物画像,然后将11幅优秀画像装帧,挂在宣传墙上。同时,引导学生寻找校园生活中令人感动的人和事,评选出“感动进北”的十佳人物和一个优秀…  相似文献   

6.
常远 《成才之路》2013,(17):3-I0001
当回到家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时,我们心中是否在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当师长对我们进行传道授业解惑时,我们心中是否常存教诲之恩?当遇到困难接受朋友给予时,我们是否心存感谢之恩?“乌鸦反哺亲,羊羔知跪乳”,普普通通的动物尚知感恩,何况作为万物之灵的我们?感恩,一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词语。小而言之,在我们简短的一生之中,要承接太多的恩情,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同事的相助之恩。甚至步入晚年还需要接受晚辈的赡养之恩;大而言之,每一个“个体人”都是作为“社会人”而存在的,都是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之中,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离开他人的帮助。试想,如果没有父母的养育、没有老师的教诲、  相似文献   

7.
翻开《现代汉语词典》,对感恩的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包括的内容很多,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人间之恩等等,其中最被人看重的是父母之恩。感恩教育,顾名思义,就是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使“感恩”成为一个人自觉的思维意识和习惯,从而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常怀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从个人角度讲,常怀感恩之心,会使人心胸恬淡、胸怀宽容广博,能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助于事业的成功。从社会角度而言,人人常思回报,少思索取,将使整个社会和谐、稳定,是社会整体文  相似文献   

8.
回家过年,给父母磕一个头,感激父母养育之恩。这是某高校给放假回家过年的学生,布置的一道“家庭作业”,学校表示,这是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这样的新闻,近年来已经听得很多了。各级各类学校,针  相似文献   

9.
活动目的:根据《教育大纲》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尊敬父母”的传统美德教育。1.在道德观念上,教育学生懂得父母对子女有养育之恩,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在道德情感上,教育学生对父母、对长辈要有感激之情,接受父母的教导,关心体贴父母。3.在道德行为上,教育学生在平日生活中为父母分忧解难,理解他们,并为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活动准备:1.向家长发出邀请,送上队员自制的请柬。2.搜集并表演有关歌颂父母的诗词、歌曲、小品、相声等。3.讨论制定对父母的承诺。4.为父母制作一份小礼物。5.准备录音机、队旗。活动过程:一、全…  相似文献   

10.
《华章》2007,(9)
我们所说的感恩,它包括感激父母之恩、自然之恩、社会之恩及祖国之恩等。感恩,是一种责任意识、是自立及自尊意识,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追求。感恩,不仅仅是一种美德的要求,更是生命的一个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1.
说孝顺     
生我者,父母;养我者,父母;疼我者,父母;爱我者,父母。父母之情,浓如酽茶;父母之恩,重如泰山。 子女长大了,父母的腰弯了,背驼了:子女出息了,父母的面容苍老了,皱纹加深了。父母对子女永远是伟大的奉献,无偿的给予!父母啊,我只能用子女的孝顺来偿还您们给我的一切。除此之外,我别无选择。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 态度情感:体会家庭亲情,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和父母的养育之恩,懂得感激父母。 知识能力:学会理解和关心父母,以恰当的方式孝敬父母。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疼爱,懂得感谢父母。  相似文献   

13.
李祥宇 《小读者》2012,(3):25-25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父母养育子女,为子女的成长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劳动,做子女的理应孝敬父母,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这不仅是子女的道德义务,也是子女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4.
常远 《下一代》2014,(1):10
正当回到家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时,我们心中是否在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当师长对我们进行传道授业解惑时,我们心中是否常存教诲之恩?当遇到困难接受朋友给予时,我们是否心存感谢之恩?乌鸦反哺亲,羊羔知跪乳,普普通通的动物尚知感恩,何况作为万物之灵的我们?感恩,一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词语。小而言之,在我们简短的一生之中,要承接太多的恩情,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同事的相助之恩,甚至步入晚年还需要接受晚辈的赡养之恩;大而言之,每一个"个体人"  相似文献   

15.
“母亲节”虽然早已过去了,但烟台市祥和中学在“母亲节”期间倡导学生开展的“在家讲孝敬,慰问母亲”活动却“余音嘹亮尚飘空”,使人回味无穷。母亲孕育了生命,把孩子培养成人,其间,含辛茹苦、呕心沥血,殊为不易。但许多孩子却体会不到母亲的辛苦、恩情,没有心存感激。不知父母养育之恩,不对父母心存感激的孩子,是不可能成为父母所期望的好孩子的。祥和中学为唤起学生对母亲感激的“觉悟”,积极倡导学生走进家庭,开展“在家讲孝敬,慰问母亲”的活动,做一个理解父母、关心父母、孝敬父母的人。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们热烈响应,踊跃行动,或为母亲献花,或为母亲送祝福卡片,或为母亲分担家务,或写诗作文歌颂母亲……发自内心地表达对母亲的尊敬、感激之情。面对孩子的爱心行动,母亲欣喜不已,高兴地笑了,笑得那样开心,那样甜蜜,那样迷人。为了使读者朋友们共同分享孩子们的爱心,分享母亲的喜悦,我们特意编发了几篇在孩子慰问母亲活动期间写的笔记,请朋友们用心读一读。  相似文献   

16.
刘艳春 《辅导员》2011,(36):39-40
社会越来越进步,生活越来越美好,但孩子们内心深处对亲情、师生情、友情的感觉却越来越淡漠,一些学生不懂得对身边的人感恩。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开展了感恩教育,让学生体会父母的不易,对父母常怀感恩之心,并引导学生把感恩父母的情感升华为爱他人、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崇高境界,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做法一:感激父母养育之恩。父母养育之恩如涓涓细流,滋养孩子。孩子们  相似文献   

17.
我爱你们     
张倩倩 《新读写》2011,(3):26-27
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我初中时读过的《傅雷家书》,只是变成了一个女儿写给自己父母的一封家书。文章用朴实无华的语句,抒发了作者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也让读者对其家庭的团结和睦心生羡慕。  相似文献   

18.
投桃报李     
<正>感恩自古就存在于我们的血脉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感念母亲的养育之恩;“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我们感谢朋友的相知之恩;“曾为大梁客,不忘信陵恩”,我们感激贵人的知遇之恩……此外,我们常说的“投桃报李”“结草衔环”都是讲感恩的,而且我们认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相似文献   

19.
《增广贤文》中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跪乳、反哺体现的就是感恩之心。教师应有一颗感恩之心,做到常念跪乳之恩,勿忘反哺之义。第一,感恩父母。"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母含辛茹苦地抚养子女长大,子女没有理由不感恩父母。作为为人师表的教师,更应感恩父母,因为教师感恩父母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第二,感恩学生...  相似文献   

20.
那天,教学的课文是《父母的疼爱》,我让学生结合课前采访,畅谈父母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亲情。许多同学都自豪地讲了父母如何疼爱自己,自己又是如何感激父母、热爱父母。可轮到沈燕冰同学的时候,她却一脸严肃地说:“妈妈说我是个呆婆。”我忙开导说:“你妈妈可能是跟你开玩笑的,你怎么可能不是妈妈的宝贝呢?”可想不到这孩子哭了,她提高声音说:“我第二次问妈妈的时候,妈妈还是这样说的。真的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