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数学是人类明和智慧的结晶,无处不体现出美的因素,在教学中如何进行数学美育、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是数学教学必须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3.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应把着眼点放在发掘教材本身的研究价值、变革教学方法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将教学内容前置、开放案例:“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为了使学生获得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感性认识,我请学生们回家通过自己熟悉的途径了解建筑物面积的大小,并谈谈自己的感受。第二天,平时安静的课堂成了新闻发布会。生:我家的住房面积有90平方米。生:我家的住房面积有210平方米,还是复式房呢。生:我的卧室有15平方米,爸爸妈妈说他们小的时候,根本没有单独的卧室。生:我上网查到万佳百货春风…  相似文献   

4.
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疑,有所进取,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他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给予解惑,他们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根据课堂情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地提出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明确的问题,对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静 《教育导刊》2003,(1):18-19
数学作为一种科学语言,具有与一般学和音乐、绘画艺术所共有的美的特点,优美的公式如同诗句,严密的数学推理犹如艺术作品中合理的布局、流畅的线条和层次分明的色阶。数学教育目的之一,是让学生获得对数学美的审美能力及数学应用的能力,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增长他们的创造发明才能。  相似文献   

6.
数学的美是多方面的。数学美能够培养人们学习、研究数学的激情;数学美能启发人们探求真理的思路;在数学教学中,数学之美感能使人们达到以美启智,进而提高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的学习过程,就是让学生经历和体验数学活动的过程。可见,“体验”应该成为数学教学中的灵动音符。教学时,采用适当的方法,让学生经历体验完整的知识形成过程是数学课程的“灵魂”。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数学美”?法国数学家是这样分类的:对称美、和谐美、简洁美、奇异美.中心对称图形,外观很美,这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极好素材.但在数学课堂上,如何使学生能够感受和体验数学美,从而对数学产生由衷的兴趣,主动去运用数学呢?我们也常常给学生讲一些数学趣事、史话,提高学生的兴趣,但都是暂时的,不能产生长久的效应.只有把数学美寓于课堂教学设计中,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于是,我们选择“中心对称图形”进行了尝试,学生和老师都找到了一些感受,愉快地度过了一节课.  相似文献   

9.
在数学教学中,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还要向学生渗透数学美,让学生了解数学美,充分发挥数学美的教育功能,以唤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丰富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挖掘数学美、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是数学教学必须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教学中的“玩”即体验,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或重复经历的情景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有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2.
方亚珠 《师道》2004,(8):20-2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对数学美的寻找不仅要从数学本身美的角度考量,也要从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中去领悟。教学审美化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教学中既要准确揭示与展  相似文献   

13.
所谓补美就是当某个理论,某个问题或某个对象,无论是其思想内容,还是其形式方法,尚未完善时,遵循审美标准,依据美的规律去继续创造、发展直至完善它。数学创新教学过程,应充分暴露数学思维的过程和数学审美的过程。补美法是数学创新的一种有效方法,是数学发现的一个重要策略。补美法在数学创新教学中具有可操作性和应用的广泛性。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轴对称现象”【教学过程】一、回顾与思考1.图片回顾:  相似文献   

15.
1 问题的提出自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以计算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 (含计算机网络技术 ,以下简称多媒体技术 )迅速兴起 ,蓬勃发展。其应用已遍及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正在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特别是由于多媒体技术具有的多种特征 ,使得人们关于教育、教学传统观念受到冲击。对教育、教学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将引起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变革 ,最终导致教学理论、教育思想 ,甚至教学体制的变革。就教学模式而言 ,众所周知…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学应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陶冶学生的数学审美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上多下工夫,以达到提高学生数学审美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德育重自治,智育重自学,体育重自强,美育重自悟。”数学作为一种化,它是美的,但是数学美比较抽象。挖掘潜在的数学美,并在数学活动中渗透。可以启迪美的心灵,激发美的追求,获取美的源泉,拓展美的创造。现笔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8.
数学是有趣的、美丽的、令人兴奋的.但如此美的、重要的一门学科,却很少有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她,更谈不上去领略数学的美,为什么呢?第一,现代数学是一门较为成熟的、被公式化了的科学,它的内容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谨性往往替代了数学创造的过程,导致了数学教材的演绎特征,掩盖了数学的美丽色彩,以至失去了数学教育的美育功能;第二,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仍然是当前基础教育的一个主流,老师们只能为了高考的目标而开展教学,根本无暇在教学中向学生展示数学的美,学生也无暇感受和欣赏数学美,对他们来说,数学美似乎不存在,也因此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需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数学学习中最富建构意义的是过程。围绕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三个方面,开展定向的分析探究:关注学生的数学知识积累、探究能力发展、思考问题深度,多元化展开数学学习。  相似文献   

20.
数学美是普遍存在的,渗透和加强数学审美教育,使学生在鉴赏数学美的过程中领悟数学,才能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意识、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之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