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很多人都是说着童谣、唱着儿歌长大的。童谣以其韵律、节奏的独特美感吸引着儿童,使我们在优美和谐的吟诵中得到情感的愉悦。因此,我把“新童谣”与语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与新童谣亲密接触,使新童谣融入校园,融入语文课堂,融入课外活动,通过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编童谣、传童谣、唱童谣、演童谣、用童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2.
在开展唱童谣活动中,我立足于“童谣”的“童”字,调动儿童说童谣、唱童谣、演童谣、编童谣的积极性,搜集和儿童生活结合紧密的题材,鼓励学生积极创编。在大量积累的过程中,让学生爱读、爱唱童谣的表现形式易于被儿童接受,题材接近儿  相似文献   

3.
周晓娥 《班主任》2009,(8):15-16
童谣是反映儿童生活情趣、适合儿童吟唱的歌谣,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有位作家曾说过:“没有童谣便没有童年。”好的童谣不仅具有教育性,还充满美好的童趣;不仅滋养儿童的幸福生活,还能引发成年人关于童年的美好回忆。  相似文献   

4.
童谣是小学生语文学习中的较为重要的辅助工具,绿色童谣能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知识。但是小学生中也会流传一些消极的"灰色童谣",这些"灰色童谣"会影响小学生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起到消极的作用。因此,为了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健康,小学教育要提高对小学生唱响绿色童谣的重视。本文就唱响绿色童谣丰富小学生活进行了研究,根据不同的学龄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提出了几点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5.
童谣是在儿童之间传唱的口耳相传的文学艺术,它形式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给人以轻松活泼、趣味无穷的感觉,说唱起来顺口、合拍、动听,是孩子们学习、游戏、树立高尚道德情操、促进各方面发展的有效工具。在开展《农村小学开发"绿色童谣"的实践与研究》课题中,我们将绿色童谣与低年级教学进行整合,采用课堂教学与生动形象的绿色童谣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调动了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对课堂教学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迸发出极高的学习热情,体验到了"说唱童谣,学好语文"的快乐,极大地丰富了孩子的语言。  相似文献   

6.
封面故事     
山东省威海市鲸园小学《绿色童谣我传唱》校本课程组的少先队员们,把胡锦涛爷爷的“八荣八耻”编成了童谣,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拍手游戏歌表达了心中的道德准则。童谣琅琅上口,好记易学,现在孩子们都能熟练演唱。图为《绿色童谣我传唱》校本课程组的老师在和少先队员们一起演唱“八荣八耻”道德歌谣  相似文献   

7.
童谣是在生活的土壤里培育出来的,是儿童体验生活、融于生活并从儿童心里流出的,活跃在儿童口头的纯洁无瑕的诗。这样的诗是诗化语文的一种体现,因为它将语文学习根植于人文精神的土壤里,是学生们语言栖息的快乐园地。语文的实质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高层次的文化活动。语文教育资源的开发应该是多元的、综合的。新童谣由儿童用自己的语言创作,写出儿童的感受,适合儿童的趣味,符合儿童的想象,是儿童学习语文、自主建构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一、拓展文本空间,诗化心灵小语教材中有许多童谣。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  相似文献   

8.
传统社会视儿童为“小大人”或成人的附庸,这种儿童观深刻影响了童谣与儿童的关系。童谣自诞生之日起即与政治生活缠杂不清,远离儿童。王阳明提出儿童教育当顺应“童子之情”后,童谣才见转折,开始贴近儿童和儿童生活。清末时,在“西学东渐”浪潮的冲击下,传统儿童教育踏入近代的门槛。而就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大量真正意义上的童谣集。故此,童谣发展的历史恰好清晰地反映了传统儿童观和儿童教育观变化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童谣以儿童的视角反映世界,以儿童的口吻表现丰富多彩的社会,是儿童最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我校开发“传唱童谣”校本课程,组织学生传、记、唱优秀传统童谣,创编新童谣,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传唱童谣,耕耘心田,”一儿习之,可为诸儿流布”,学生在琅琅的唱童谣、诵童谣声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品行的熏陶,发展了语言,丰富了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0.
教学缘起《月光启蒙》是新入编苏教版语文教材的一篇内涵丰富的散文。作家孙友田回忆了自己童年时,在夏夜月光的伴随下,听母亲唱童谣和讲神话故事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怀念之情,也说明了童谣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课文语言优美,其中的童谣明快、流畅、含蓄、风趣,富有文化品位,深受儿童喜爱。然而,当今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优秀的童谣正在淡出儿童的生活,已成渐渐远去的天籁之音,儿童口耳相传的却是诸如“祝你一路顺风、半路失踪……”等灰色童谣。如何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弘扬民族文化,让儿童亲…  相似文献   

11.
识字是写字、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为此语文老师们都为之付出了很大努力,但学生的识字量并没有明显提升。童谣是儿童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通过指导学生吟咏背诵童谣,能提高孩子识字的兴趣和关注度,增加识字量。  相似文献   

12.
童谣在儿童语感发展初期有着重要作用,且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可以提炼成童谣的元素,本人以二年级本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日诵童谣,增强低年级学生语感的实践研究,经研究所得借助童谣能够有效促进儿童语感发展,而且能够促使教师在处理语文低段教材时更贴近儿童的认知需求。同时指出,日诵童谣的日益推广,可使儿童的语感有切实的增强。  相似文献   

13.
“绿色课堂”是一种能激发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孩子的心灵火花.使语文学习更具生机和活力的理想课堂。“绿色课堂”创设的是情感的课堂。互动的课堂。走进绿色课堂,关注绿芽发展.我们将真正享受到语文教学的诗意与真谛!一、“绿色课堂”——情感的课堂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孩子们在课堂上度过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还是欢乐的,教师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童谣句式自由、言语朴实、声韵活泼、通俗易懂,融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小学生天真,充满幻想,如果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能充分利用童谣进行教学,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将童谣高效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本文主要介绍了校园童谣的表现形式,分析了在语文教学中科学运用童谣的意义,以及利用童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执行新课标以来 ,语文教学确立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重视人的终身发展目标 ,逐渐摒弃了以掌握知识、形成能力为主目标的解说式、训练式教学。学生在学习中愈是充分地体现自主 ,所获得的情感体验愈是丰富 ,愈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感受生命的愉悦。我们不妨把这种遵循生命成长规律、保护情感与认知的生态平衡、追求愉悦感受的语文教学称为“绿色语文”。语文教师的神圣使命就是引导和组织学生沐浴在自然、朴素、充满生命活力的“绿色语文”之中。下面以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为例谈几点策略。一、走进“绿色”阅读1.亲近文本 ,进行心灵对话…  相似文献   

16.
闽南童谣曾陪伴世世代代的闽南地区儿童健康成长.闽南地区的儿童喜欢吟唱闽南童谣,重要的原因之一是闽南童谣充满游戏精神,即自由和愉快的精神.闽南童谣的游戏、闽南童谣的想象都蕴含着游戏精神,儿童从中感受到自由和愉快.自由和愉快正是儿童本真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17.
杨登明 《教育》2013,(9):41-41
北京宣武师范学校附属第一小学结合《北京童谣》校本课程开展“唱健康童谣、做有益游戏”主题教育活动。校长杨英介绍,所谓“童真教育”就是尊重儿童自然生命状态,顺应儿童天性,把儿童当作儿童来研究,善待个性差异,关注儿童真实的发展需求。图为该校学生在学习交流。  相似文献   

18.
正童谣是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又便于儿童吟唱的短歌。童谣所描述的内容通俗易懂,,语言表达形式富有儿童的情感色彩,,能大大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小学生的审美情趣。童谣的内容虽然显得简简单单,但其中却蕴涵着丰富的教育意义,通过内容的具体化,将美好的道德文化有趣化、生动化。让低年级的学生接触更多的童谣,能够引起小学生的美感和愉悦感,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童谣更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培养想象力,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让童谣成为习惯养成的催化剂叶圣陶先生说:"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  相似文献   

19.
童谣是一种形式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朴实、内容通俗浅显、讲究韵律节奏、适合儿童娱乐传诵的儿童文学。它反映儿童的生活、思想感情和他们对现实世界的看法,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童谣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载体。儿童可以从童谣中获取新的知识和经验;吟唱好的童谣,有助于孩子调节情绪,增添愉悦因素,进行心灵沟通。从生理机制上讲,童谣也能刺激和促进孩子的神经发育。童谣还可以丰富儿童的词汇,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童谣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富有音乐性。当童谣的音乐之流与儿童的情感之流产生共鸣、融为一体时,真善美的体验和情感会如涓涓细流潺潺流入他们的心田。在听唱童谣中,孩子的性情得到陶冶。对儿童而言,道德教育更多的应采用潜移默化的方式。童谣大多蕴含着道德劝戒的内容,它能陶铸品行、美化儿童的性灵,其德育效果要比单纯的说教好得多。因此,童谣对儿童的成长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自然、大地本应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儿童亲近母语的重要途径。小学教师要让语文走向“阅读大地”,让语文重回绿色的大地。本文就如何让小学语文更具生命“元活力”提出见解,期待儿童的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