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问题解决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80年代,发轫于美国的问题解决一度成为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主流,问题解决成为众多国家数学教育追求的重要目标,成为数学课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时至今日,问题解决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拓展:问题解决是数学课程的一个目标、数学课程设计的一种模式、数学教学的一种方式。深刻认识问题解决的含义,对于促进问题解决的实施,实现数学教育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数学》"2011年版课标"把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当作数学课程整体目标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关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这些显性和隐性目标的整体实现。这是一种全新的数学教育观,是对我国小  相似文献   

3.
教师对课程目标设定的良好理解,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我国自建国以来颁布了多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了解、分析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发展演变历史,使我们认识到:数学课程目标的良好实现有赖于教师:认识课程目标理念、内容的不断发展,正确对待数学教育改革,认识改进教和学是长时间的工作,转变教师观念。  相似文献   

4.
李鹏 《教育学术月刊》2007,(12):105-106
新的数学学习策略涉及到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所包含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目标领域的内容,为了实现学生的整体与持续发展,三个目标领域相互支持和促进.数学课程标准之下的数学学习策略是一个密切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自主性是数学学习策略的本质;活动性则表现了数学学习的过程性特点;合作性是在自主基础之上的协商,体现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它们综合化、系统化地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5.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此可见,当前教学改革的目标和发展焦点,不是如何提升教学活动效能,而是如何实现学生整体能力的发展和进步。本人在借鉴汲取这些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教材的使用,为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教材教”,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新课程的思想和理念,在备课中理解教材,把握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实施“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由“听数学、看数学”转向“做数学”,真正实现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落实好《数学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我们在学习《数学课程标准》,研究教材,吸取课改实验教师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谈一谈对冀教版数学第一册的理解,仅供参考。对第一册教材的整体认识:本册教材共安排了九个单元。主要内容包括:比较、认识1…  相似文献   

7.
"整体把握小学数学课程"核心要素及其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体把握小学数学课程的核心要素有: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包括: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整体把握小学数学课程内容,还需要了解小学数学课程的内容结构.小学数学课程的内容结构包括显性的知识结构和隐性的思想方法结构.研究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从学习基础、学习困难、学习路径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8.
<正>1问题的提出我国的数学课程改革已实施了十余年,数学教材作为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现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和数学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在我国的数学课程改革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二十年来,日本数学课程进行了多次颇有成效的改革,发展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日本出版教材首先要拿给文部省审查,合格后才能出版.日本教材的共同点是比较强调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通过两国教材的比较,帮助我们客观的认识我国数学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发展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在数学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六大数学核心素养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交融,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集中体现数学课程目标,反映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10.
加强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推进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必须清楚地意识到目前在数学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仍存在误区,才能真正实现信息技术对数学课程的重构。信息化环境重构了数学课程目标、优化了数学课程内容、改变了数学教与学的方式,促进了数学教学的多元评价。  相似文献   

11.
认识新课程意义下的数学教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新课程意义下,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数学课程的基本目标就是“从数学的角度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义务教育阶段,设置数学课程的基本目标是为了让学生从学习数学的角度促进自身的发展.数学教材不再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目标.数学教材在选择与组织学习内容方面应以《标准》中相应的部分作为基本指南.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莉 《陕西教育》2004,(9):42-42
在数学课程中,如何认识并处理好数学学习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关系愈来愈成为构建21世纪数学新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在数学课程改革中,除了它的基本出发点是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外,相应地数学课程目标内容、数学学习评价目标等等,都相应地做了改革。首先在数学课程目标中强调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即数学课程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学习数学的过程应当成为积极的愉快的和富于想象的过程,教学中让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习数学的过程再不是令学生生畏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深入分析几何画板与初中数学课程的融合节点,针对节点设计技术助学目标和技术学习目标,在课程整合的基础上,充分关照不同阶段学生的技术掌握水平,整体设计几何画板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深度融合方案,在不增加负担的前提下,使学生掌握几何画板的使用方法,并用几何画板助力数学学习,实现数学素养和技术素养的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14.
数学活动经验是指在数学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实际的操作、考察和思考,从感性向理性飞跃时所积淀下来的认识.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学生提高数学素养的标志.因此,现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注重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并将其作为数学课程"四基目标"之一.数学活动经验是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积累的,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立足于数学活动,实施"五重".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是数学教育教学的崇高目标.要整体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很多.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正确理解和把握课程目标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基础,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发现等活动是提高其数学能力,锻炼其个性品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陶训玲 《教育》2022,(14):53-55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课程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相似文献   

17.
胡惠明 《教师》2013,(1):105-106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为使每个学生都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技能,而且要把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目标有机结合,整体实现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教好数学这门课程,实现新的课程标准,应该首先从理解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开始,在教学活动中贯彻新的教育理念。从数学课程、数学作用、数学学习、数学教学、数学评价及现代信息技术认识等层面就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贯彻新课改的理念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9,(3):3-4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技能,而且要把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与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目标有机结合,整体实现课程目标。"而这些目标的达成,无疑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现结合自己平时的实践教学在此撰写成文,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把学习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课改实践中我们发现,尽管广大教师已意识到教学中不能仅仅只关注知识技能目标,同时还要强化过程性目标的实现,但对如何将过程性目标落实到每堂课中缺乏认识。下面以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中的几节课为例,分析一下我们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