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教育学家卢梭曾经讲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好像经常是事与愿违的.因为作为教师的我们经常会发出这样子的牢骚:课上基本上都是我一个人在讲、和学生的互动,只有几个学生是积极参与的、很怕上到下午的课,听课效率极低,很多学生一节课中是哈欠连篇的……这种情况的产生,作为教师的我们,有没有好好想想,难道全部是学生的原因吗?我们的课堂设计有没有纰漏呢?  相似文献   

2.
正一、问题的提出我们经常可以在一些公开课中发现这样的现象:在一个数学教学情境中,每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便很快地回答了出来,并且回答得很流畅,整个课堂气氛十分热烈。但是热闹过后我们重新来反思这节课,却发现并没给学生留下多少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在数学课堂上,是不是老师提出了问题,就等于设置了"问题情镜"?是不是只要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引得学生踊跃发言就算是设置了有效的情境?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3.
平时听课后,经常有教师说:某节体育课的某个环节很有"味道".究竟是怎样的课,怎样的环节使教师听起来、学生动起来感觉有味呢?本文即从这一角度来探讨小学生体育课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听到一些不一样的声音,对于这些不一样的声音,我们该怎么办呢?前不久盐城市举行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我校有一名教师参加了本次赛课——“求平均数”,作为磨课组的主要成员,我全程参与了这次磨课.但是事与愿违,由于参赛教师年纪轻、经验不足,一站在讲台上她就紧张,将一堂原本不错的课上砸了.作为参与者,我们反思:除了紧张,这位教师还缺少了什么?下面是该课的一些课堂情景.  相似文献   

5.
李黎 《湖南教育》2004,(10):28-29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是英语教学的难点。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经常碰到这样一些问题:词汇零散,不能系统地教学;教师讲得辛苦,学生遗忘得很快;教师讲词汇觉得枯燥,学生学词汇觉得乏味。这样的结果是,教师教完音、形、义就了事,学生按教师教的死记硬背,词汇课成了死记硬  相似文献   

6.
体育课本来是中学里一门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课,体育也应当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学科,但我在以前的教学中却发现不少学生对体育课产生了兴趣危机。可又想:为什么有些名教师的体育课,学生的积极性那么高呢?他们是用什么秘诀吸引学生去学习的呢?经过调查研究,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我想:作为教师,真正诱人的课堂魅力和不同凡响的教学风采在于课堂上他们为学生创设的那种入迷入痴的情境。由此,我们体育教师必须努力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情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学生的身体素质才不会下降。实践表明,创设良好  相似文献   

7.
孙丽 《中小学电教》2010,(12):23-23
<正>信息技术课上,教师们经常会有这样的疑问,学生上机是学习还是上网?这是信息技术教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学生一进入微机室,打开电脑所做的就是浏览八卦新闻、看视  相似文献   

8.
最近在几个班级巾作了一个调查:你喜欢哪门课,不喜欢哪门课?为仆么?调查结果显示:孩子们喜欢或不喜欢一门课的原因,大多缘于教师。小学生受年龄、认识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往往喜欢一门课的前提条件是喜欢这门课的任教教师。作为教师,怎样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让学生保持学爿的兴趣呢?下面我结合自己所教数学课的工作实际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状:一些老师满腹经纶,但讲起课来却语调平淡,整节课变成教师自始至终的"一言堂",而讲台下的学生却显得目光呆滞、反应迟钝,课堂气氛压抑、沉闷。笔者认为,出现  相似文献   

10.
一、课题的提出1.课题产生的背景:亲爱的老师们,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不是经常可以捕捉到这样的镜头吗?镜头一:教师讲的课成为学生的"耳旁风",请学生朗读或答题,学生张口结舌不知所指。镜头二:学生一边争先恐后高举小手,一边急切呼唤"我  相似文献   

11.
美国人林格伦在《课堂教育心理学》中指出:"师生之间深厚的感情是搞好教学的前提。一个不热爱学生的教师永远不会成为优秀的教师,一堂没有感情的课是一堂不成功的课。"在英语教学中,师生之间融洽的关系,更是学生学好英语的一个动力。因此,我们提倡在英语教学中实行情感教育,以情促学。  相似文献   

12.
汪宁 《文教资料》2007,(13):162-163
经常有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抱怨课堂上有学生不认真听讲或根本不听讲,也常有学生反映某老师讲的课根本听不懂或不愿听某老师的课。通常情况下,得到信息反馈的绝大多数家长和班主任老师总是很有耐心地甚至是不厌其烦地做这一部分学生的思想工作,教育或劝说这部分学生要“适应老师”。其实,作为教师,特别是常有怨言的教师,我们自己是否应该想想为什么有学生不好好听、或是不愿意听我们某些老师的课?为什么学生不欢迎自己?单纯是学生的问题吗?笔者认为,固然学生方面可能存在问题,但不应简单地归结为学生的问题而片面地要求学生来“适应老师”,也应该或更主要的是应该从我们教师自己身上来分析寻找原因。笔者以为,更主要的应该是提高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业务水平,做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进而努力成为一代“名师”。  相似文献   

13.
徐斌 《湖南教育》2005,(2):43-43
我们经常收到一些教师的来信,反映教学情境运用的苦恼。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多种方式,但在实际运用中却总是不尽人意--学生不配合,教学效果不理想。究竟怎样的教学情境学生才会感兴趣,教学效果才会好呢?下面是徐斌老师给出的建议,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学生来稿,稿子是在教师指导下写成的。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关注:如何提高学生的能力?如何展开有效的探究式教学?本文可以给我们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15.
“复习课最难上。”这是许多数学教师经常发出的感叹。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复习课担负着查缺补漏、系统整理以及巩固发展的重任。当今,探究性学习方式的优势已得到广大教师的普遍认同,那么,我们如何也让复习课充满“探究性”呢?  相似文献   

16.
朱孟通 《成才之路》2014,(16):65-65
目前,多数教师对上复习课感到头疼。特别是把复习课作为公开课时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引出复习知识点,更显得困难。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对复习课研究较少,另一方面是复习课确实很难创设情境贯穿整堂课。如何创设有效教学情境,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7.
美国教师露西在中国教大学生英写作,她的课深受学生的欢迎。然而令她烦恼的是,每当她询问学生有没有问题时,同学们都会紧张地埋下头来。露西不明白,为什么美国学生的问题多,而中国学生不爱提问?是他们全明白了吗?其实中国学生的疑惑也很多,可是他们脑海里压根就没有提问题的意识。为什么我们的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呢?这是因为我们的学生从幼儿园到大  相似文献   

18.
复习课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 ,长期以来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是教师以讲解作为教学的主要形式 ,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是学生常以记忆作为复习阶段学习的主要形式 ;三是以大量的机械操练作为知识巩固的主要手段与形式。这样的复习课教学模式使得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查阅大量参考书与收集试题上 ,学生时常感到疲惫不堪。为此 ,我们结合教学实践 ,对复习课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以供商榷。一、创设情境 ,引出课题没有问题产生条件下的学习只能是“接受式学习” ,因此数学教学首先应使学生产生…  相似文献   

19.
代超 《安徽教育》2013,(2):20-20
<正>在七年级历史教材中有一课是选用课,讲述的是《两汉经济的发展》。我在讲这一节课时虚拟设计了这样一个历史情境:"假如我们穿越时光隧道来到两汉,我们将过着怎样的生活呢?你可以是当时的农民、手工业者、商人、官吏、皇帝等。要求是必须符合两汉时期经济生活的实际。"课堂上首先让学生看教材内容,然后再分别扮演角色。以下是课堂上学生的发言摘录及教师点评。学生一:"我是两汉时期的农民,我用耕犁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教育性,一是艺术性。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向学生灌输更多的知识,常常注重教育性,忽视艺术性。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若是将语言课单纯地上成知识课,不仅不能使学生掌握有价值的英语知识,反之会降低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语言的学习需要以一定的情境为基础。因此,在组织小学英语教学活动的时候,不妨利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创设语言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自主探究英语、运用英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