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试图通过对日本学者一海知义所著《陶渊明》的主要观点、写作视角等的剖析,拓宽我们对陶渊明研究的视野,从而为研究陶渊明寻找更为丰富的视角与方法。一海知义是日本研究汉学的学者,之所以特别写他对陶渊明的研究,是想要了解一下海外学者对汉学研究的视角。尤其是作为一个格外重视师承流派、积淀深厚、做派繁复的日本学者,相对于中国学者对陶渊明的研究,应当会提出与我们不同的研究视角以及研究方法,这些研究和写作方法的异色对于  相似文献   

2.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的诗人和思想家,开创了田园诗风,被尊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为了弘扬、传承和发展陶渊明思想文化,笔者探讨了陶渊明文化研究数据库建设的可行性与原则,并从数据收集与选取、库结构搭建、纸质文献数字化、数据加工、数据发布、网络实现六个方面详细探讨了如何构建与实现一个完备的陶渊明文化研究数据库。  相似文献   

3.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的诗人和思想家,开创了田园诗风,被尊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为了弘扬、传承和发展陶渊明思想文化,笔者探讨了陶渊明文化研究数据库建设的可行性与原则,并从数据收集与选取、库结构搭建、纸质文献数字化、数据加工、数据发布、网络实现六个方面详细探讨了如何构建与实现一个完备的陶渊明文化研究数据库。  相似文献   

4.
这部手抄本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纸张又粗又黄,且破损不堪,但我一直舍不得丢掉,因为它记载着一段我少年时代的经历,每次看到它,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一个人,牛三。 论年纪牛三可以做我的爷爷了,他是个孤老头,长得身高马大,相貌堂堂。六十年代中叶时,他已年届七旬,背稍微有点驼,但看上去仍然很魁梧;长方形的脸上长着一只成猛的鹰爪鼻,一双老眼特别有神,下巴上那撮山羊胡须白得发亮,换到现在准能上广告! 牛三自称是旗人,祖上在清兵入关时立过大功。他身为豪门之后,年轻时风花雪月,走马斗鸡,很是快活过几天。  相似文献   

5.
郭芳芳 《大观周刊》2012,(37):338-338
笔者日前在为学生教授陶渊明先生的《归园田居》作总结时,告诉学生陶渊明是隐逸诗人之宗,他的诗充满了田园气息.他的名士风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文人.他的诗文成为了诗意的中国文人心灵的慰藉。就在下课之际.  相似文献   

6.
重阳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关乎人们身心健康的节日。在两千多年的流传中,人们赋予这个节日十分美好的文化内涵:登高、赏菊、饮酒、吃糕,并构筑了它诗歌艺术、戏剧艺术的表达层面。元明杂剧《东篱赏菊》,就是一部表现陶渊明与重阳节关系的剧作。此剧在正史野史和陶诗的基础上创作,描写了重阳节俗,塑造了作为重阳节日偶像的陶渊明形象,增强了重阳节的文化内涵,亦有助于对陶渊明这个人物的纪念和崇祀。重阳节是"崇高"之节:登高、吃糕(高的谐音)、崇拜高人陶渊明。  相似文献   

7.
凌廷堪《陶靖节画像赞》称颂陶渊明为"见几之哲",意思说他早已看清了刘裕篡权的阴谋,所以早早归隐。其实刘裕代晋体现了历史的进步,陶渊明也并没有看出他那种深藏不露的政治家思路。陶渊明到底是书生和隐士。  相似文献   

8.
1936年,陈寅恪在<桃花源记旁证>一文中提出,陶渊明的经典名文<桃花源记>有<搜神后记>本和<陶渊明集>本两种差异很大的文本,认为前者是"陶公草创未定之本",后者是"增修写定之本","二者俱出陶公之手".本文依据我国当代的古小说研究成果,并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充分肯定陈寅恪这一观点的正确性及其对陶渊明研究的重要意义.同时,本文还纠正了陈寅恪关于<搜神后记>本桃花源故事"渔人姓黄,名道真"的七字夹注出自陶渊明本人之手的错误观点,指出此处夹注可能出自南宋道士之手,其来源乃是刘宋元嘉时代黄闵所著地志<武陵记>.  相似文献   

9.
陶渊明文化形象与文人画艺术观念拥有共同的精神内核,即士族隐逸观。纵观文人画美学思想的正脉,呈现为这样一条主线:陶潜、王维、苏轼、倪瓒、董其昌等,这一主线的起始点是陶渊明,所标榜的审美境界基本可以概括为:平淡天真。因此,研究陶渊明文化形象这一源头活水对文人画来说意义重大。本文在结构上以陶渊明文化形象和文人画观念为两大研究对象,分别从正序(陶渊明到文人画)和反推(文人画到陶渊明)两个方向逐层剖解出陶渊明文化形象与文人画观念的渊源联系:从正序的方向来看,陶渊明超逸的人格情怀和平淡厚重的诗品境界与文人画理想若合一契;从反推的方向来看,文人画的创作群体、表现题材以及作品的内在意蕴和形式语言都与陶渊明文化形象息息相关。在时间上,文章以文人画发展历史为主线,分析其各个关键节点上的文人画家—王维、苏轼、米芾、赵孟、倪瓒、董其昌对陶渊明不同的接受角度。  相似文献   

10.
从"陶渊明始家宜丰"研究看地方文献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介绍“陶渊明始家宜丰”研究这一社科项目入手,通过分析其对地方文献的利用情况,阐述了地方文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针对地方文献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加强横向联合,建立地方文献专题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11.
陶渊明和他的诗赋周振甫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周振甫著作别集"一共有七种,其中《陶渊明和他的诗赋》一种为首次正式出版。此书写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全国性的陶渊明大讨论时期,分为陶渊明的生平、作品评价与时代关系以及作品自身的特色三大部分。同时又在其中突出两个重点:一是陶渊明归耕后的生活,具体描述他在上京的生活、在南村的交游以及他的艰苦劳动和贫困生活;二是突出陶渊明对刘裕北伐所抱的态度和他在晋宋易代之际所发的感慨。这两  相似文献   

12.
手抄本:相见不如怀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一个什么都能复制和再生的年代。事隔30年,当手抄本以怀旧的名义再版成正规出版物,除了翻流的利润,是否还能复制当年的激动与记忆?  相似文献   

13.
葛昌璘 《兰台世界》2012,(27):72-73
苏轼在北宋中期的政治斗争中屡遭打击排挤,早有仰慕陶渊明归隐田园之意。但是苏轼否定陶渊明逃避现实、遁入虚幻的人生态度,更是在苦难的磨砺下,成就了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的人格精神力量和寓隐于仕的精神性隐逸模式。  相似文献   

14.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脱离仕途、回归田园之名作,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他逐渐由儒家思想主导向道家思想主导的转变;还能看到陶渊明由于自身、社会背景、儒道本身的可融性的原因,最终将儒道两种思想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15.
符旭 《大观周刊》2012,(21):21-21
爱尔兰诗人叶芝早期的许多作品反映了他归隐的愿望,描写了许多幻想的仙境。中国古代诗人陶渊明以田园诗著称。不少学者认为二人的诗歌颇有相似之处,实则不然。本文以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与叶芝的《茵尼斯弗利岛》为例,揭示叶芝渴望的是一种与精灵为伍的仙境.是虚幻的:而陶渊明追求的是躬耕田园。是真实的。本文探讨了二者的区别以及造成差异的根源。  相似文献   

16.
1925年6月间,周作人在给俞平伯的信中对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的说法有自己的认识。周作人说:“陶渊明说:‘读书不求  相似文献   

17.
一我一向敬佩和热爱陈毅同志,特别热爱他那忠诚、耿直、豪爽的性格,还有他那儒将风度和笔下充满革命激情的诗词。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各报刊上发表的陈毅同志的诗词,我都陆续抄录下来,并保存着。我第一次见到陈毅同志是在1963年6月13日晚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的《人民中国》杂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十分珍贵的《顺德梁崧生尚书生平事迹草稿》手抄本加以考订,据此并结合其它史料叙述其家庭身世、留美求学、回国后不受重用的早期经历。梁敦彦的家庭出身,以及所受到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熏陶和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双重影响。这些对于他一生的经历打上了不可磨灭的烙印。他是处于新旧时代剧烈变革时代较为复杂的历史人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9.
现藏于日本国会图书馆的宋末元初刘辰翁《须溪校本陶渊明诗集》三卷,文字校勘内容似乎粗疏一点,分量上也少于陶诗评价内容,但对研究刘辰翁诗歌评点特点有较大的作用和意义。现藏于日本国立公文书馆的朝鲜刻本《陶渊明集》为后世陶渊明诗文集注集评本系列中的一种,为研究该系列中相关版本衍变关系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同时通过偏重陶集知识性问题的注解倾向,有助于思考明代李梦阳的复古文学观念。这两种国内不见的陶渊明集版本,提供了未曾见过的诸多文献信息,也是研究陶渊明作品在古代朝鲜、日本传播和接受的重要载体,具有较为重要的版本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何明星 《出版广角》2014,(15):14-17
正文章以世界图书馆收藏《先秦魏晋南北朝诗》的馆藏数据为依据,梳理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大家逯钦立先生学术成就的世界影响。这种基于学术成果传播范围的学人评价为中国学术的世界影响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探索。中国古代文学大家逯钦立先生,以先秦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汉诗研究、陶渊明研究、汉乐府研究和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享有大名。尤其是他以一人之力,从1939年至1966年,历经27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