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李训刚 《收藏界》2013,(1):66-68
新建的江西省九江市博物馆于2012年5月正式向市民开放,并举办了“九江馆藏文化珍宝展”,从全市各博物馆遴选出的60件精品文物,让市民大饱眼福。下面介绍其中几件明清时代的精美陶瓷,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徐仁雨 《收藏》2014,(3):52-61
扬州历史上并无烧瓷窑场,却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水路交通,汇集了各历史时期众多窑场的陶瓷产品。是隋炀帝开通南北大运河后,南北经济大交融,更使扬州有机会成为国际性的贸易口岸。  相似文献   

3.
何飞 《收藏界》2014,(10):120-123
据考证,邢窑始烧于北朝,衰于五代,终于元代,烧造时间大约为九百多年。执壶,又称“注子”、“注壶”,隋代出现的酒具;执壶最初的造型是由青铜器而来,南北朝早期的青瓷已经完成了这种执壶的造型。此件白釉执壶是唐代邢窑产品,高19厘米,釉面洁白光润,胎质坚硬,达到了陆羽所谓“类雪”、“类银”乃至“白胜霜雪”的程度。壶嘴的设计对于线的运用非常娴熟,在造型上是一条向上斜挑起来的弧线,从壶身的一端向空间延伸开去,略呈抛物线形状。壶嘴的顶端和壶身保持一定距离,构成大约30。的锐角。同时顶端为圆润尖顶壶盖,增加了娟秀精致的感觉,避免了一般执壶钝重的缺点。壶身另一面的把手像一条彩结一样,滑腻而婉转地附在壶身上,同时还对称地调整了壶嘴和壶身的关系,使它左右均衡。此件藏品实为邢窑白瓷执壶的代表佳器。  相似文献   

4.
李铁军 《收藏》2016,(10):84-88
梵文称makara,汉译作摩羯、摩伽罗等,其形象来源于鲸、象、鱼、鳄等动物。摩羯于4世纪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融合了本土“鱼龙变化”的美好祝愿,流行于唐代以后的各种器物上。虽然辽的原始宗教为萨满教,但对佛教、道教采取了兼容并蓄的态度。由于摩羯纹造型在唐代非常流行,北方契丹民族又深受唐文化影响,对摩羯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传承的过程中进行了创新,使之成为契丹人世俗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纹饰,或以之为器物的造型。  相似文献   

5.
王永超 《收藏》2018,(7):80-83
李初梨(1900~1994年)原名李祚利,文学理论家、文物鉴赏家、收藏家,党和国家高级领导人。 1900年4,q4日李初梨出生在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自幼聪明好学,勤奋刻苦。1915年赴日本勤工俭学。1924年考入京都帝国大学主修文学,与田汉、成仿吾结为金兰之交。1927年学成归国,并与冯乃超、郁达夫一同加入进步文学团体“创造社”,为《文化批判》《思想》《创造》期刊撰稿,从事左翼文学运动,主张文学应该为广大劳苦人民服务,并开始接触信仰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6.
《收藏》2009,(10):160-162
一、关于本次评选活动的说明 本次评选受到藏友的热烈支持,共收到145件瓷器、43件陶器,投票达到万人次,回帖讨论达到数万人次,点击率达到数十万人次。艺超网首届十大精品评选完满结束!  相似文献   

7.
吴宏放 《收藏界》2013,(3):68-72
四川邛崃县境内的邛窑,包括十方堂、尖子山、固驿山、瓦窑山等主要窑址,在南朝时就刨烧出了青瓷产品,唐、五代时期达到鼎盛时期,直到南宋中晚期停烧,历经800余年。虽然从总体上考察,邛窑还是属于一个庞大的民窑青瓷体系,主要生产各类生活性实用青瓷器,但其中不乏烧造出了许多造型别致和釉色各异的值得文物和收藏界研究和珍视的精品。  相似文献   

8.
刘金成 《收藏》2013,(12):65-70
虽然高安博物馆所藏民国精品瓷一器有限,但也可从中窥视到当.时陶瓷艺术面貌之一斑。  相似文献   

9.
张强  秦航 《收藏》2014,(8):118-123
陕西堪称中国石刻艺术的长廊,拥有诸多国宝级珍品,比如秦代峄山刻石,西汉霍去病墓石刻,陕北画像石,碑林所藏大夏石马;唐代昭陵六骏、乾陵蹲狮、安国寺密宗造像;宋代北钟山石窟造像等,这些石刻艺术品风格独特、雕刻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在中国古代雕塑史上占据着十分霭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傅恩凤 《收藏》2011,(2):32-32
福建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在对外贸易上,中国瓷器是必不可少的贸易品,因此海上丝绸之路又被称为"陶瓷之路"。东门窑是当地烧造外销瓷的重要窑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收藏的青釉刻花夔龙双环耳瓶是该窑的代表作品。瓶高32.3厘米,口径7.4厘米,底径10.5厘米。微喇叭形瓶口,长颈,溜肩,圆鼓腹,圈足。足底露胎,施青釉不及底。  相似文献   

11.
杜平安  王聪 《收藏界》2014,(8):83-88
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创造,因此china(瓷器)成为英文词汇里中国的代名词。公元前16世纪商代前期,是我国瓷器发展的萌芽期。这时出现了原始青瓷,它是一种与陶器截然不同,又稍逊于真正的瓷器的新器物。因与各种陶器相比,具有胎质敛密、外观华美、经久耐用,为人们所喜爱。汉晋以后,  相似文献   

12.
杨俊艳 《收藏》2014,(9):74-81
登封窑是登封市境内古瓷窑址群的总称,目前已发现上自唐代,下至宋、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的古代瓷窑址30余处。核心窑场主要包括3个:一是在北宋时期以生产珍珠地划花瓷器闻名的告成镇曲河窑;二是在唐、宋、金、元时期以生产白釉瓷器闻名的宣化镇前庄窑(亦称神前窑);三是在宋、金、元时期以生产钧釉瓷器闻名的白坪乡程窑遗址群。  相似文献   

13.
张必萱 《收藏》2013,(1):52-59
本次展览以华夏文明最灿烂的大宋(宋金)时代为历史背景,打破以窑址为布局的展陈方式,重点放在对当时的文化现象及审美差异的解读上,以瓷话史,凸显不同时空、不同生存环境的文化交错与排比。展览从瓷器的功能用途出发,将同时代的同一类器物放在同一展示平台上,以当时生活的几个片段还原历史细节,从一个侧面展现南北瓷器的地域文化差异以及...  相似文献   

14.
张必萱 《收藏》2014,(1):20-29
2013年11月,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举办了题为“蜀地遗珍”的四川遂宁金鱼村南宋窖藏瓷器精品展。来自四川宋瓷博物馆的106件(套)珍贵文物首度亮相杭城,达到该窖藏文物外展规模之最。展览共展出一级文物21件(套),二级文物61件(套),三级文物23件(套),可谓件件精品,不少孤品、珍品的展出令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15.
舒立洪 《收藏》2012,(1):180
盛世吉祥九龙宝盘,由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舒立洪先生主持创作,是迎接壬辰龙年的釉上彩陶瓷艺术精品,是龙年盛世收藏和礼尚往来的绝佳选择。盛世吉祥九龙宝盘选用上等瓷土,经过传统工艺结合现代科技精心烧制。盘面将九龙汇聚一体,每条龙刻划逼真,栩栩如生,将龙年腾飞之意表达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6.
王志军 《收藏》2013,(3):138-140
越窑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古代陶瓷发祥地,首先出现在春秋时期的越国。至东汉时期,在绍兴等地已经能烧制出釉层透光性较好、吸水率低的青釉瓷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越窑得到迅速发展,其中心窑场也从上虞逐渐转移到余姚的上林湖地区。唐代越窑瓷器胎质细腻,釉色清纯,与北方的邢窑形成了当时瓷器"南青北白"通行天下的局面,并且进入了宫廷。越窑瓷器以其美若春水的青绿釉色在当时的瓷器中独享美誉。五代至北宋时期,越窑继续为钱越和赵宋宫廷烧制秘色瓷器和民用瓷器,许多珍品还作为礼品被宋延转赠与辽国,  相似文献   

17.
高雪 《收藏》2013,(5):68-73
吉林地处中国的东北边陲,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这里的历史文化与中原古代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骨肉联系。历史上的肃慎、东胡、扶余、沃沮、鲜卑、(?)鞨、契丹、女真、蒙古和满洲等许多兄弟民族既接受了中原文化影响,又创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本文集中介绍吉林出土和馆藏的一批辽金陶瓷。  相似文献   

18.
李慧净 《收藏》2010,(8):28-34
宋代是我国陶瓷烧造异彩纷呈的时代。与赵宋政权同时,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女真族建立的金国等少数民族政权在与中央政权的对峙与战争中,各族文化也得以交融与碰撞,并在陶瓷文化上有充分表现。  相似文献   

19.
刘金成 《收藏》2013,(7):44-51
高安历代瓷器窖藏以青花、龙泉窑瓷为主,本刊今年第5期已刊出本文的上篇,介绍该窖藏出土的釉里红、卵白釉和钧窑、磁州窑系陶瓷,此次介绍馆藏瓷器中的其他代表性精品。  相似文献   

20.
王建保 《收藏》2014,(8):52-53
提及磁州窑,总会联想到泰国的宋加洛瓷器;看见宋加洛瓷器,一定会和中国瓷器联系在一起,包括著名的磁州窑。这就是磁州窑、宋加洛对古陶瓷热爱者的心结牵动。怀着这个心结,笔者近期三次造访泰国,在泰国国家博物馆、曼谷大学东南亚陶瓷博物馆、宋加洛博物馆、清迈博物馆以及山林、河畔的古瓷窑遗址上寻觅中泰两国间陶瓷文化相互牵系的蛛丝马迹。并由此撰写了《磁州窑与泰国古陶瓷的"历史公案"初解》和《潮州窑与泰国古陶瓷的关联性探讨》。现笔者不揣冒昧,就宋加洛瓷器之磁州窑风格的观察与欣赏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