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知识的生产与习得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选择知识的生产与习得作为论述的主要方向。在对从知识社会学、科学社会学到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研究轨迹进行简要回顾后,本文对科学知识的成因以及教育过程中知识的习得作了社会学的分析,并试图比较建构主义思想在知识社会学领域与教育学两大领域内兴起与发展的情况,以便为两个领域中的建构主义研究寻找一个交叉点。本文希望教育界的理论研究者能更多关注诸如知识社会学等社会科学其他领域的进展,以便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在理性、科学、真理这些名词背后,科学主义课程给人的发展、教育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也造成了许多消极影响。从社会学的视角看,科学主义课程借助科学话语的霸权,反映的是经过筛选的知识、福州的是柔性的“符号暴力”、实现的是社会再生产;科学主义课程是教育场域执行社会控制职能的主要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3.
学科视域下的教育社会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揭示出作为学科的教育社会学在知识性质和知识形态上的独特性,分析了教育社会学在对弱势群体的关注、社会批判的困境,以及实践取向方面表现出的学科特质。同时对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和方法论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课程评价的社会学概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课程社会学研究,标志着西方教育社会学研究重心的转移。课程社会学从社会学的独特视角出发,将课程视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运用社会学的方法,从课程系统内部探及了知识的选择、分配、传递与评价,指出课程是一种“法定知识”,是社会对其成员加以控制的中介。①课程评价作为课程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旨在评判课程的价值,对处于社会系统中和处于师生互动系统中的课程作出价值判断②。从社会学的视角考察课程评价的社会特性,探及其社会学意义,是课程社会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不仅可以丰富课程社会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发端——一种知识社会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教育社会学学科产生于上个世纪20年代,但是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科发展有自身学术逻辑,学科的反省是必要的。从知识社会学视角来回顾这段学科发展历史,就会发现除却社会、学术的独特背景之外,参与主体的特质以及其产生的历史作用也得以突显。从教育社会学产生的运命、译介与中国化并行的研究特点、研究者群体所具有的多元知识视野与丰富教育实践的特质、教育社会学发端的开拓与奠基之功分析新生伊始的中国教育社会学,以期对当今教育学学科的发展提供反思的参照。  相似文献   

6.
科学知识社会学视野中的科学教育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知识社会学是在解构传统科学基础上产生的。它提出以强纲领摧毁科学知识的客观性,以信念研究张扬科学知识的社会性,以实验室研究揭示科学知识的境域性。科学知识社会学观照下的科学教育坚持如下基本理念:否定知识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张扬相对的科学知识观;重视全面的科学素养,追求多元的目的观;贯通科学与社会,倡导综合的课程观;摒弃简单的知识灌输,坚持建构与对话的教学观。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育社会学在学理上具有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性质。它受到知识社会学和数学社会学的交互作用和影响。科学知识社会学和数学知识社会学关于科学与数学的认识对数学教育的社会学研究都有很好的启迪。在借鉴上述两种知识社会学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作为21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数学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重点,探讨了数学教育社会学的内涵、层次和基本范畴以及对于中国数学教育实践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运用知识社会学的方法,对作为一种社会事实的学校德育进行了实证研究,对以往的学校德育模式研究追行了分析与批判,认为这样一种模式化研究反映了人类思维“简化”的陋习,以及学科化的研究取向,不利于深入揭示学校德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社会学的研究对以往的学校德育模式研究是一种方法论上的突破与创新。  相似文献   

9.
教育社会学是一门制度科学,具有科学性;教育社会学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下属学科.因而具有人文社会性;教育社会学源于社会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它又是社会学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因而具有交叉性和应用性。上述性质构成了教育社会学的独特学术品性。  相似文献   

10.
影响创新教育的教师社会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创新教育实验研究中 ,学校内部的社会学条件发挥着十分突出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学术界早就注意到宏观社会学因素与科学技术创造的关系 ,而对于教师因素这一重要的学校社会学条件则缺乏必要的研究。文章试图从学校社会学和知识社会学角度对影响创新教育的教师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4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在很多方面超越了西方传统理论。"后西方社会学"是指在全球化背景下根据各国不同的新发展经验对当代社会学的重塑。"后"不是摈弃、颠覆、反抗和解构,而是创新、发展、重构甚至超越,是试图共同建构一种超越西方和非西方二元对立的社会学知识体系。"问题导向"的当代中国社会学,将社会学研究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密切联系起来,为"中国经验"的积累提供了有力的知识支持,是"后西方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研究超越了西方"传统"和"现代"的分野,揭示了社会转型动态和连续谱式的复杂进程;产权研究摒弃西方中心主义的理念,提出了关系产权、混合产权和集体产权等概念,深入揭示产权的实际运作逻辑;"单位制"和"人力资本失灵"的研究,拓展了西方的社会成本理论,挑战了人力资本理论,丰富了转型时期的组织研究;"中等收入群体"的概念和农民工积极社会态度的发现,对于加深西方中产阶级的研究,促进国际移民的社会融合都具有重要启示;"关系"已经进入西方学术话语体系,中国关系社会学的理论体系应最大限度地容纳、修订、改造,使其成为世界的关系社会学的蓝本。  相似文献   

12.
反思性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特质。我国社会学本科教学目前存在诸多问题,社会学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批判性反思精神,做好大学新生的启蒙教育工作,编写出更多新颖生动的本土化教材,对有无学术志向的两类学生因材施教,多给学生创造社会实践机会,提高社会学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信息化教育社会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研究进入信息化教育领域的时代产物.虽然信息化教育社会学目前尚未形成体系,但我们却从众多的国内外研究文献中发现了其蓬勃的发展生机,以及其作为一门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该文首先分别阐述了信息化教育社会学的发展历史线索和三大学科要素(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然后基于释义学提出信息化教育社会学的概念,最后概述了信息化教育社会学的现实语境和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4.
Three stages in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educational sociology in the U.S.A. are identified, i.e. (1) sociology for teachers, up to the 1910s, (2) sociology for education in the 1920s, and (3) sociology of educational problems, in the 1930s. After the war educational sociology became an established sub-discipline of sociology, called sociology of education, which has roughly three approaches, namely (1) cultural anthropological, (2)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3) historical-in-stitutional. In the 1960s the crisis of education provoked by the explosion in enrolments led to the wider interest of sociologists in education. They analyzed the crisis and cooperated in planning remedies. In the 1970s a “new” critical sociology of education emerged, particularly in Britain, which opposes the functionalism and optimism of the “old” sociology of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5.
16.
17.
交通社会学是探索社会交通行为、交通现象以及交通行业良性运行和整个交通系统与社会协调发展规律的一门应用社会学,随着社会尤其是交通进步和社会学学科的发展而应时产生。它具有独立生存和发展的学科特质,有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学科功能,它与许多相关学科保持着学术互动关系。这种学术关系与社会现实一样都是交通社会学发展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8.
19.
考试社会学是个新兴学科,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研究。西方一些社会学家从社会学的视野出发考察了考试的缘起、功能等,如福柯等。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考试与社会控制、考试与社会流动与分层、考试与公平、考试与社会生活等方面。考试社会学研究还有待深入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嘉应学院学报》2015,(11):92-95
通过查询资料文献与逻辑分析研究法对开展健美操运动的社会学价值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结果表明:健美操运动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学价值,但必须对其自身所具有的运动健身的生物学基础上才能够达到对健美操运动的社会学价值的深入了解,健美操运动本身具有无形价值和有形价值,无形价值表现在教育学价值、美学价值和心理学价值,有形价值表现在生理学价值和经济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