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自古就有大学,但是我国近代大学并不是从古代大学逐步演变而来的,而是鸦片战争之后,伴随着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进程,国人对西方大学的理念与模式的模仿和移植。本文以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形成轨迹为线索,分析了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创立初期在模仿和移植西方大学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理念与模式,并讨论了在此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归因为西方教育理念与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的碰撞与融合所致。  相似文献   

2.
齐鲁大学是近代时期外国列强在华设立的文化机构之一,是传教士移植西方教育制度和教学管理模式在山东境内创建的不同于中国传统教育体制的综合性教会大学。齐鲁大学在学校管理、师资结构、教学管理、实践活动等方面都借鉴了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办学模式,制定严格而高效的教学管理措施以保障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传播了近代西方科学知识,顺应了中国近代化运动演化的历史潮流,启迪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夏泉 《江苏高教》2004,(4):115-118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萌芽、形成与发展,缘于西方高等教育的导入,同时打上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印记。一方面传教士在澳门建立了中国最早的西式大学——澳门圣保禄学院、圣若瑟修院,另一方面又撰写了早期几部介绍西方高等教育的专著。19、20世纪之交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创建时期,清政府以西方大学为蓝本,颁布新学制,设立学部,建立了一批早期大学堂,近代教会大学也纷纷创建。西方高等教育的传播,不仅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西方大学的自治传统对办好当今之中国高等教育仍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大学教育近代化的几点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大学教育既直接采借西方近代大学教育模式,又深受中国传统书院教育荫泽,并在两者的互动关系中形成。但在继承传统和学习西方两个方面的成败得失,值得深思和反省。一方面,中国近代大学是在改造传统书院的基础上启动,却在近代化改造过程中摒弃了传统书院的许多优良传统;另一方面,中国近代大学教育是在采借西方大学模式的努力中形成,却在中国化过程中剪裁了西方大学的诸多合理成分。  相似文献   

5.
圣约翰大学在中国教会大学研究进程中一直存有争议,其原因在于学校、校长和美国差会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与中国文化之间相互不调和。因此客观评价圣约翰大学的前提必须正确地厘清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旨在梳理差会、校长和学校之间关系,从而客观看待圣约翰大学和卜舫济的历史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近代大学教育发展不均衡时期,山西的近代化进程虽然缓慢,但山西大学堂的创办为中国内陆地区创办近代大学树立了成功的样板。山西大学堂在当时不仅开创了山西高等教育的新纪元,而且推进了中国近代大学教育布局向内地的延伸,促进了内陆省份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为中国近代大学的教育草创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虽然中国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和自身比较完整的古代高等教育系统,但鸦片战争后开始形成的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却并非从传统高等教育直接演化而来。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了西方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的深刻影响。一、西方高等教育在中国的传播早在明朝末期,随着西方一些耶稣会传教士陆续来到中国传教,西方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就开始被介绍到中国来。在一些西方传教士的著作里,甚至有比较详细介绍当时西方大学情况的内容。只是并未对当时中国的教育产生直接的影响。而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人感到,西方国家的"船坚炮利"是因为有先进的文…  相似文献   

8.
卜舫济和司徒雷登分别是圣约翰大学和燕京大学校长.他们掌理校政过程中存有诸多共性,如注重实践校训理念、多方筹款自比"乞丐"、精打细算治理学校内务、倾注真情增进师生关系等.这些执掌校政之道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9.
近代大学校长和教育家对中国教育传统的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借鉴、模仿、学习西方高等教育并扎根于教育传统的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其发展注定走不同于西方大学发展之路。近代大学校长和教育家认识到教育传统不可能引导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走向现代化。但是作为民族教育之魂的教育传统,却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大学发展,完全切断传统是不可能的,也是不明智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是比较典型的“后发外生型”,即起步较晚、且由外来因素所诱发。因此 ,对西方高等教育的借鉴、模仿、融合所导致的发展模式的不断转换就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过程中一个突出的特点。本文认为 ,如果我们把一个世纪作为一个历史过程考察 ,就会发现 ,百年间 ,在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选择上似乎走了一个大圆圈。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又是在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教育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因此 ,如何处理对西方高等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移植与对传统的继承、改造和发扬的关系 ,又构成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另一个突出特点。文中深入地分析了这种移植与传统的冲突、融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