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昆仑-阿尔金成矿带处于青藏高原北部,总体上属于特提斯古大洋北部陆缘系统,该地区自然环境十分恶劣,是中国造山带中研究程度较低的地区,该成矿带经历了复杂的地质构造演化过程,构造岩浆活动强烈,铁、铜、铅锌、金等多金属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为提高该成矿带地质背景研究程度,  相似文献   

2.
该项成果依托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西北地区矿产勘查部署与选区研究”,围绕国家战略性矿种,针对西北地区重要成矿区带的地质勘查现状,在深入分析西北地区以往地质、物化探、遥感及矿产资源远景调查、矿产勘查和科研成果资料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西北地区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对重要成矿区带进行了全面的找矿远景分析。根据西北地区阿尔泰-准噶尔成矿带、西天山-西南天山成矿带、东天山-北山地区、祁连成矿带、昆仑-阿尔金成矿带、秦岭成矿带及三江北段成矿区带等重要成矿区带的主要成矿特征、典型矿床及找矿新发现,结合多元信息综合分析,对各个成矿区带进行了资源潜力评价,划分了找矿远景和勘查选区。  相似文献   

3.
2008~2010年,全国地质资料馆联合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资料馆、青海省国土资源博物馆、新疆国土资源信息中心、中国地质图书馆等单位,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申请开展了“青藏高原地质资料开发利用与服务”项目。项目以青藏高原为试点,通过开发检索服务类、综合集成类、应急服务类和数据库类产品,开展地质资料综合研究分析,创新开发利用模式,促进服务方式转变,为资料部门开展地质资料开发利用提供示范,为政府、社会公众和青藏高原地质矿产调查与评价工作等提供利用服务。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1:25万J47C004002(都兰县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隶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2001年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项目编码:200113000062),由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辛后田副研究员主持完成,项目参加单位包括青海省地质调查院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该成果为青藏高原重大基础地质问题的深入研究和中国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提供了支撑,在重大基础地质问题解决和地球科学理论创新等方面均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辛后田副研究员也因此获得了国家国土资源系统“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先进个人”的称号,该区调图幅在2012年全国优秀区调图幅展评中获得一等奖。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2000年间,由于社会环境保护意识不足,"先开发、后治理",导致陕豫接壤的小秦岭金矿区矿业秩序混乱,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在中国地质调查"小秦岭金矿带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调查与评价"项目的基础上,系统开展了小秦岭金矿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调查及其防治技术研究,形成了多项原创性成果.查明了矿渣型泥石流地质灾害及其隐患分布与危害,研究了其成灾机理及防治模式;开展了矿区水土重金属污染及其环境效应防治技术研究.通过地质调查查明了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危害,通过科学研究、野外试验以及动态监测,深入揭示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形成机理,并据此提出防治技术.该成果是"小秦岭金矿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调查 (1212010741003)"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矿渣型泥石流起动机理与临界条件研究"(40872208)和国土资源行业科研专项"金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估及阻断研究"(200811061)的共同成果.主要完成人有:徐友宁、张江华、陈华清、乔冈、柯海玲、刘瑞平、何芳、赵阿宁、杨敏.  相似文献   

6.
“大调查重要岩心、标本筛选与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工作内容包括实物地质调查资料筛选收集、实物地质调查资料库藏管理与数字化、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研究三大方面。项目于2006年正式启动,此后的五年间,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项目团队按照任务书的总体要求,密切跟踪地质大调查项目实施,深入地质调查工作一线开展了大量的调研工作,把从两千余个地质大调查项目中选择的67个矿产资源评价项目和110个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图幅作为工作对象,通过现场考察采集了36个矿区、96个青藏高原1/25万图幅及其他项目的实物地质调查资料收入国家实物地质资料库保管;开展了“金钉子”剖面标本和中国特色古生物化石专项采集工作,总结了采集技术方法和经验;对采集的实物地质调查资料,按照《实物地质资料馆藏管理技术要求》进行了接收、整理、入库、建档、著录等工作;开展了岩心表面图像扫描、标本照相和薄片显微图像提取等实物数字化技术研究;结合实物地质调查资料管理的实践,开展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研究工作,制定了《岩矿心管理规程》、《实物地质调查资料管理办法》、《实物地质资料清理工作方案》和《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细目》;组织开展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宣传、贯彻、培训,协助有关部门进行了实物地质调查资料催交工作。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部重要经济区带基础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是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的基础调查类计划项目“资源与环境遥感综合调查”的工作项目之一。2004年至2010年,项目组调查了中国东部重要经济区带第四纪地质、海岸线、滩涂、湿地、荒漠化、城镇与交通以及重点地区的矿山开发环境的现状,得出了调查区的湿地总面积、滩涂面积、海岸线的总长度在逐年减少,人工湿地面积却逐年增加;城市扩展大幅增加,荒漠化呈减-增-减变化等规律认识,为中国东部重要经济区带经济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能源形势逐渐紧张,油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国家非常重视油气新区新领域新层位的寻找。东海陆架盆地西部坳陷带的勘探程度低,之前资料显示存在厚度较大的中生代地层,其构造特征和油气前景一直是我国海洋地质、石油地质工作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寻找东海陆架盆地油气勘探的新领域和新层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实施项目“海洋油气新区调查”中设立了工作项目“东海陆架盆地西部坳陷带含油气远景调查评价”,  相似文献   

9.
为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吉林省地质调查院于2000年至2005年间先后承担完成了多巴区幅、帕度错幅、昂达尔错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完成填图总面积47176平方千米,在基础地质和矿产地质方面均取得重大地质成果,成果验收均为优秀级。其中昂达尔错幅、多巴区幅在2011年全国区域地质调查优秀图幅展评中分获一、二等奖;多巴区幅荣获2012年度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奖。同时这三个项目作为“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项目的组成部分,与其他项目一同荣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吉林省地质调查院作为主要完成单位获奖。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资源需求超常规增长,但是我国地质找矿长期处于徘徊状态,矿产资源出现了寅吃卯粮的被动局面,对外依存度逐年攀升,严重危及国家经济安全。从1999年开始实施的国家重大专项“国土资源大调查”和2002年开始实施的973计划“印度一亚洲大陆主碰撞带成矿作用(2002CB412600)”等,把青藏高原列为重点找矿目标区和地学研究区,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具体组织实施。12年来,全国上百个地勘、科研、教学单位,每年上万人次,突破生命禁区,奋战雪域高原,实现了青藏高原的找矿突破和理论创新,显著提升了资源保障能力。该项目荣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相似文献   

11.
“陕西平利一镇坪地区矿产远景调查”是中国地质调查局2006年下达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的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项目,项目调查区处于南秦岭北大巴山加里东裂谷带,区内山大沟深、森林茂密,地质工作难度极大。项目组历经三年艰苦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书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大量的地、物、化、遥、矿等实际资料及数据,圈定了一批矿致物化探异常;提交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4处、找矿靶区8个,发现矿点多处,在成矿地质背景、控矿条件、富集规律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突破,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2.
从事地质学研究就要从事大量的野外调查,而在青藏高原开展地质学研究则还要面临诸如高原缺氧、强紫外线辐射等困难,这些困难对男性地质工作者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那么会有女性愿意从事这份危险的事业吗?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董昕博士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由于其在青藏高原南部拉萨地体方面的地质学研究,她荣获了2013年“第十四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东缘主要断裂带地应力监测”是国家地质调查部门下达的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项目,隶属于计划项目“西南地区应力场综合研究”,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陈群策研究员主持完成。该项目在青藏高原东缘开展系统的地应力测量与监测,获得研究区重要构造部位现今地应力的赋存状态,构建青藏高原东缘地应力监测网络,对重点构造部位的地应力动态变化实施连续监测,从而获得这一重要构造地域地应力的时空分布规律:揭示主要活动断裂带与现今地应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耦合机制,为深入研究青藏高原东缘现今构造活动提供地球动力学依据;从内动力的角度,深化对该地区主要活动断裂的地质灾害致灾机理的认识,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防灾减灾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4.
"1:25万青岛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试点)"(国际分幅编号:J51C004001)项目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实施的国家专项"海洋地质保障工程"中基础调查计划的工作项目之一,工作项目编号:GZH200900501,由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承担.该项目开展1:25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目标任务是用现代地学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在1:25万青岛幅海域范围内开展系统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海洋沉积动力环境调查.查明区内海底地形、地貌、海底沉积物类型、地层结构及其分布规律,环境地质因素分布特征,矿产资源类型和分布状况等基础地质信息.编制满足国家需求并达到国家当代科技水平的中比例尺海洋区域地质基础图件.  相似文献   

15.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2,(3):F0002-F0002
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姜月华研究员长期从事长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部省级科研和调查项目20余项。主持完成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项目是我国在东部四大平原区开展的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的计划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青藏高原研究的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藏高原项目首席科学家孙鸿烈:青藏高原第一期(1973—1992年)的研究,是以路线调查和积累资料为主。第一期分为三个阶段,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科学考察队先后考察了西藏自治区、横断山区(川西、滇西北和藏东)、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可可西里山区(藏北、青南和新南),陆续完成了60余部涉及青藏高原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的研究报告,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系统的科学依据,并对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的若干理论问题做了初步研究。其中关于西藏自治区部分的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特等…  相似文献   

17.
一、项目背景 我国是一个矿业大国,矿产资源的开采历史悠久,开发强度大,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十分突出。采矿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底数不清,影响了政府部门对矿山环境的监督管理和决策制定。因此,在国家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统一部署下,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02年启动了以省为单元的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计划项目,这是我国首次系统和全面地对所有矿山进行地质环境问题摸底调查。  相似文献   

18.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2,(6):F0004-F0004
刘焰研究员,从事喜马拉雅和青藏高原研究近20年,在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区域地质研究、喜马拉雅高压麻粒岩岩石学研究、西藏蓝片岩岩石学研究、藏南卡达区域地质和榴辉岩研究、造山带中壳源火成碳酸岩厘定、矿物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近年来,  相似文献   

19.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藏高原野生植物资源研究所是专门从事青藏高原野生植物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的科研事业单位,承担国家、青海省及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主要研究领域涉及青藏高原野生植物资源调查、野生植物引种驯化、野生植物种质资源选择利用、野生植物化学成分研究与开发利用、野生蔬菜资源开发利用、珍稀食用菌引种栽培及野生食用菌驯化栽培研究与推广等。  相似文献   

20.
矿产资源开发活动不可避免地会对矿山地质环境产生或重或轻的影响与破坏,为了有效支撑国土资源部门矿山地质环境监管的新职能,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2001年中国地质调查局首次在全国部署了《西北地区不同类型矿产开发环境地质研究》工作,2007年下达了编制我国首份《中国矿山环境地质图(1/400万)》的项目任务书。项目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开展西北地区不同类型矿产资源开发环境地质研究,探索多矿种多问题为一体的点状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编图方法,编制《中国矿山环境地质图》,为矿山地质环境防治规划及科学研究提供依据。项目实施之前,我国没有区域性矿山地质环境综合研究及小比例尺的图件编制工作,因此项目是集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及编图方法创新、理论研究为一体的探索性工作,具有立典性和示范性。上述两个项目均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实施,主要完成人有徐友宁、何芳、张江华、刘瑞平、乔冈、陈华清。项目成果《区域性矿山环境地质研究及编图方法实践》获2014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