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海德格尔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近年来逐渐成为显学。学术界对这个问题广泛而热烈的探讨有助于深化人们对于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的认识,但同时存在着不少问题。正视并解决这些问题,是推进海德格尔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庐隐为现代文坛奉献了一系列颇具"现代性"的小说。一方面,受"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的影响,其小说革旧鼎新,敢于批判封建思想,揭露社会弊病,具有启蒙现代性;另一方面,受到西方悲观主义哲学、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其小说反思启蒙理性,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忧郁感伤,具有审美现代性。庐隐小说的二重现代性既是她个人思想与个性矛盾、情感与理智纠葛的体现,也是现代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期复杂的精神体验和多元的思想倾向的写照,对当下未完成的现代化建设仍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现代性是一个复杂的、多层面的概念,人们对现代性的关注角度和认识程度,随社会变迁发生变化。张炜一度被认为是反现代性的,实际上他的创作正见证抑或预言了人们对现代性认识的不断深化,其作品中的某些犹疑、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正体现了现代性的张力。  相似文献   

4.
审美现代性是对现代化过程中物质文化和科学技术等种种状况的反思,是现代性精神危机在审美层面的表达。鲍勃·迪伦在作品中关注物质文明发展下人们的生存和精神状况,揭露和批判现代化进步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弊端。同时,迪伦对当时平庸同一化的审美趣味和理性至上的思维方式进行反思,寻求新奇的表达方式,回归传统与感性,是时代前进路上的反思者。  相似文献   

5.
现代性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和丰富的思想内涵。在西方艺复兴中,人们以理性为中心,提倡民主科学,以人为本,更多地关注“现代性设计中的社会制度层面,诸如国家组织、法律规范以及经济体制”,这即我们所说的启蒙现代性。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理性为中心的启蒙现代性也逐渐暴露出弊端。到十九世纪末,在反思和批判启蒙现代性的过程中,以感性为中心的审美现代性随之形成。审美现代性“所表达的是个体的感性诉求,是个人对这个变动不居的客观世界的主观感受,是一种彼岸的生存感”,更关注个体对现代社会的体验,更着重于反思现代人生存境况。  相似文献   

6.
蔡元培以其深厚的中西学术背景以及在对中国现实问题的强烈焦虑和关怀中为我们构筑了中国美育现代性的第一个思想体系。感性启蒙与道德人格的建立、个体人格的培育与民族精神的弘扬以及从“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中透露出的审美现代性与启蒙现代性的张力使得蔡元培美育现代性思想不仅凝炼了中国现代美育理论一切优秀的文化品格、学术旨趣和实践精神,而且比较全面地映射出中国美育现代性在创生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逻辑矛盾和思想症结。蔡元培美育思想成为中国美育现代性理论不可或缺的文化底本。  相似文献   

7.
海德格尔的时间性观念与现代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海德格尔在现代性问题上的功过得失,必须结合他的时间性观念,并澄清对此时问性的浅薄领会.海德格尔所说的时问性,完全突破了西方哲学史上客观时间论与主观时间论的界域,在把存在纳入时间视野的同时,也把存在的意蕴赋予了时间,进而通过从生存论到存在论的分析,把时间规定为四维的空间.海德格尔的时间性观念深刻地涉及现代性,一定程度具有解构性,但同时又有构成的作用,并能够启发我们反思,推动我们的现代性研究更切近中国现代转型的实际.  相似文献   

8.
浪漫主义是对以启蒙主义为形态的理性精神的反叛,其坚持人的"表白主义"特征和归属性以及世界的多样性;反对僵化的理性概念与规则.将浪漫主义的主要观点放在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视野中考察,可以看出其在坚持世界的流变性、语言与真理的关系以及人的创造性等方面所具有的超出启蒙主义的合理性.然而浪漫主义并没有领会到"存在"的真正展开,而是带着过度的反叛性与启蒙主义共享了同一根源并最终导致自我分裂.因而不可过分高估浪漫主义的创见,应当充分注意到它与启蒙主义之间的延续性.  相似文献   

9.
海德格尔认为西方形而上学从根本上遗忘了存在和存在的意义问题,忽视了存在与存在者的区别.西方形而上学的历史作为存在遗忘的历史,为技术统治铺平了道路.技术时代里,技术被理解为揭示存在者的一种方式.现代技术的"座架"本质成为理解一切存在着的东西的基本框架,更使一切存在者都成为"持存物".  相似文献   

10.
审美主义是现代社会思想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日益严重和普遍的过高估价审美和艺术的价值和功能的思想和倾向。近年来,中外学者在现代性视野中从各个角度对审美主义问题做了批判性审理。包括从现代生活质态、审美现代性、意识形态、现代自我等各个角度对现代审美主义的批判性反思。  相似文献   

11.
审美现代性是一个有多重内涵的理论范畴,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借此思想场域阐释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现实,发掘在化艺术领域进行政治抵抗的思想资源。政治化与审美化的共谋与张力,形成西方马克思主义审美现代性的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12.
审美现代性作为现代性精神危机的表达,作为现代社会中现代审美关系的反映、产物,它首先是一个历史范畴。从主客体结构关系来看,审美古典性是客体理性观的文艺,审美近代性是工具理性观的文艺,审美现代性是生命理性观的文艺,审美当代性是生态理性观的文艺。综观人类历史上的审美形态或审美主潮,它由为自然、为社会转而指向现代性社会中人类生存困境,关注人类感性生存的可能性,关注人类主体审美化生存的可能性。至此,可以说,精神价值层是审美现代性的深层存在方式,它的一个最具本原性的含义,就是一种建立在现代性之中的与时俱进的时代审美精神以及人的个体生成和审美化生存的进步性诉求。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 ,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 ,意味着一种更具包容性新文学史范畴的形成。审美现代性在文学现代转型这场大的文艺学超越中的意义过去是被忽视的 ,但正如巴赫金用“众声哗然”所表现的那样 ,审美现代性这种文学观在 2 0世纪“文学革命”和“文学现代转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中周作人是吸收、运用和发展这种文学观的先驱之一。理解和研究审美现代性在其作品中呈现出运用角度的多样性、阐述和诠释的深刻性以及目的效果定位的实践性的三大特点 ,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区别总的来说只有两个字。即“反叛”。在艺术范畴内部的“现代性”是自觉地与古典艺术理性知识主义、社会道德主义与和谐秩序主义的传统范式相对抗.企图超越既有的艺术传统,转向感性、非理性、非秩序与艺术独立自律,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艺术价值观念;同时,在西方社会现代化的“现代性”实现过程中,现代艺术也是对其中暴露出来的危机一面的反映。艺术家们不满于社会现代性带来的诗意丧失、人性失衡与价值失落,渴望用审美的维度来拯救现代人.从而转向感性个体的审美。  相似文献   

15.
审美现代性对人自身生存状况的反思给生活于庸常状态的人更多的启示,在现代性的理论话语和人的现世生存中揭示审美现代性与人之生存的关系,有助于透视其理论自身的矛盾与问题。  相似文献   

16.
当下社会转型期的大众审美文化是异彩纷呈的,也映射出当代大众审美价值观的蜕变。从审美现代性批判的视角,当代的大众审美文化可谓喜忧参半。厘清当代大众审美文化的两面性与复杂性,有利于文学艺术在当代社会中的"审美救赎",对大众审美价值观的塑造、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现代性"是当今人文学科研究领域一个重要的学术概念,在此视野下去重新审视沈从文的创作,有助于更好地去认识其创作与思想。沈从文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浪漫主义作家。  相似文献   

18.
康德在对传统的批判过程中,彰显了现代性的基本观念与原则。其关于“审美无功利性”与“自由美”的命题涵盖了艺术的自律性诉求,成为审美现代性的一个重要特征。康德在强调审美主体自由自觉的基础上,其审美理想的二律背反定律与“依存美”的的概念触及到审美观代性中人道主义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带给了人类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同时人的主体性却受到极大的挑战,人日益与自身分离,进入了"牢笼"状态,现代性的困境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审美现代性试图以艺术的自律为前提来完成对人类的"救赎",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大众文化结合,以感性的张扬来抑制工具理性的膨胀。但是二者能否达到感性和理性的和谐,能否完成现代性困境的突围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